⌾陈娟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自主能力
⌾陈娟
新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中提到,高中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也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锻练意志、开放思维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策略;特点;策略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学习个体与学习群体的学习活动相互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以致激活创新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知。以教学单元的话题为轴心,衍生、辐射到书本之外知识,让书本外的知识反过来促进英语学科的课内知识的学习,做到两者相关相连,互补互动。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将带给课堂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将带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学习精神和清新愉悦的学习心态,使之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而这一原则正是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来决定的。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等方面都应重视这一原则,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她们主动的要求学习,使学生从内心对学习感到一种渴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让她们在实践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
2.加强实践性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以实践为手段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教师应该根据理论知识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寻找、确定研究主题,再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去进行搜集资料等实践工作。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收获英语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体验探究问题全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和热情。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在把这种社会实践应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时,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搜集材料、整理信息、归纳理论知识,然后,将在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再次应用到理论知识中去。
3.发挥学生个性的原则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且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是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的。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学以致用,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互联网已经逐渐普及,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除了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独特的特色。
1.探索性 课堂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其实所有的知识内容无需都在课堂上解决。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是选好确定的题目,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不同话题的讨论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2.合作性 在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英语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境。在研究型课堂中,教师需要模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交流场景,这对学生语言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使学生发挥所长、拓展思维、各尽其能,还可以使在课堂上胆怯的学生大胆地表达,增强他们的胆量,而且对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3.延展性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课堂学习的基础之上,对所学的课题进行拓展、补充说明,使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一个升华。
1.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其中“提问”教学法是深受广大人民教师喜爱和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师在利用此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实际的课文内容,落实知识点并针对此设计出相关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充分激发他们源源不断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参与授课环节的积极程度,还要加强对课堂中进行有效互动的关注程度,同时,打破学生被动接受英语知识的传统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英语课堂的形式取而代之,以期能达到活跃、融洽、平等授课的目的。另外,学生在自觉的英语学习中,会感受到探究的成果并产生自豪感。
2.注意研究性学习的渠道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渠道,一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首先,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并不矛盾,许多学科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来掌握,从而培训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其次,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的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补充、丰富、拓展和延伸学科内容等形式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普遍渗透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保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弥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不足。
3.灵活地组织教学,推动实施研究性学习 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是教师,为此,在有效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应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应当根据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比如,要求学生观看英文影片和表演话剧等,给学生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启发学生对学习语言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其次,教师应当注重情景的导入,启发学生借助英语来沟通以及培养学生处理英语信息和获取英语信息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将良性的竞争机制引入研究性学习中,也就是激励学生团结协作,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并且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实现教学课堂的优化,切实统一学生的口、脑、手,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是一种有效且快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给与学生很强的实践性,帮助学生从实际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育部将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到高中英语课堂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老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并且对于高中英语知识的传授起到了推动作用。
贵州省赫章县第一中学 5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