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瑶(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浅析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性与相似性
肖瑶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使用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这既与特定社会文化相关,又是对特定社会文化的反应。由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英汉两种委婉语在国民心理、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家庭等级制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由于修辞特征的一致性,英汉委婉语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其间接性和含蓄性、普遍性以及时代性等特征上。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差异性;相似性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婉语则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没有委婉语,语言便不能恰当运用。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日常交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运用圆滑委婉的英汉表述来替代令人不快的禁忌语或敏感话题,不仅传达了交流的意图,而且展现了语言的艺术,最终使人际交往能够顺利愉快地进行。
(一)国民心理的差异。英汉委婉语的形成基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推崇中庸之道与和谐统一思想,而西方国家则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崇尚个人主义。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历史、社会结构以及国民心理影响深远。中国人强调社会交往中的礼貌与和谐,委婉语圆滑婉转的表达方式促进了交流的顺利进行。以汉语中的古代俗语为例,“礼之用,和为贵”“仁者爱人,有理者敬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无不表现出汉语委婉语受到儒家思想以及独特国民心理的影响。
然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文化则占据主导地位。基督教从社会、政治以及教育各个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为西方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准则。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基督教文化强调“爱”,其道德核心是“人本主义”,推崇个人价值与意义,因此,英语中随处可见反映这种价值取向和国民心理的表述,例如,有句谚语叫“love your neighbor”,意思是关爱你身边的人,甚至包括你的仇敌,可见“love”在文化价值以及语言文字中的重要地位。除了”love”,基督教文化还强调“equality”、“freedom”以及“individualism”等,这些教义影响着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日常行为以及语言运用,英语委婉语正是基于这种特定文化而产生并发展的。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委婉语源自语言中的禁忌语,不同的宗教信仰必然导致不同的语言禁忌语,从而产生各具特色的委婉语。因此,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性同样来源于不同的东西方宗教信仰。
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没有哪一个宗教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中国人信奉道教、佛教以及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其中道教和佛教在中国更具影响力。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人们常说道教重视人生和生命,它寻求人类肉体的长生不老。例如,“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都是出自道教。在道教文化中,世上万物并无根本区别,因此“生”和“死”之间也非迥然不同,用于“死亡”的委婉语诸如“仙逝”“化鹤”“驾鹤西游”“物化”“羽化”等都表现出道教对人们生死观的影响。佛教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在隋唐时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佛教中描述“死亡”的委婉语有“归西”“圆寂”“坐化”。道教和佛教对汉语委婉语的影响也具有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用“归真”作为“死亡”的委婉语。
在西方国家,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徒敬畏上帝,尊上帝为唯一真神,虔诚地信奉上帝,因此,他们在言语上多用委婉语来指代上帝以示尊敬,例如,“the maker”“the supreme”“Lord of lords”“Golly”“Gosh”“the Almighty”“the Eternal”“the Light ofthe World”“Our Father”等都是用来指代“God”的委婉语。宗教信仰的差异使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也迥然不同。西方人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虽然残酷但是无法逃避。在英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大多源自圣经故事,例如,上帝用土创造人类,因此死亡便是“toreturn todust”;又如,基督教认为人类生而有罪,因此死亡又叫做“topaythe debt of nature”。对西方人来说,死亡不仅是肉体生命的完结,还意味着其灵魂有可能升入天堂,因此,人们常用“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to be sent to their accounts”,“go to Heaven/Paradise”以及“to yield up the ghost”等委婉语暗指死亡。
(三)家庭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差异。
1.称谓的差异。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社会等级制度,在家庭中,晚辈不能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而要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称呼来替代。在社会中,中国人喜欢在姓氏后面加上某人的社会职位,例如,“王局长”“李总”“周经理”“张老师”等等。另外,人们常用汉语中的自谦语来降低自己的身份,而用敬语来抬高对方的地位以示尊敬,例如,汉语中的“家父”“令尊”“寒舍”“敝人”等,这些称谓词都属于委婉语的范畴,用来显示自己的谦卑以及对别人的尊敬。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人观念,并不刻意强调家庭和社会的等级分化。西方人平等意识十分强烈,与人交往中往往直呼其名,无论是陌生人、同事、上级、下级,甚至父母孩子之间,直接用各自名字相称,以示平等。有时在正式场合,人们会在名字前加上“Mr./Mrs./Ms./Miss”,例如,西方人介绍自己的上级时会说“This is Mr. Wang, our dean”(这是王先生,他是我们的主任。)“主任”这个身份只是对王先生的补充说明,但是,换做汉语介绍就变成“这是王主任。”“主任”就变成和姓氏同样重要的身份认证。
2.对待“年老”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尊敬老年人,在汉语里“年老”意味着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相关的委婉语如“老谋深算”“老马识途”“老当益壮”“老成持重”等都是夸赞老年人的褒义词。汉语中的“老”是资格、尊严和权威的象征,人们常将“老”加在对方姓氏后面,如“张老”“李老”等,来称呼德高望重的老人或长者。
然而,在英语的某些语境下,“年老”则属于禁忌语,因为在西方文化中“old”意味着反应迟钝、老眼昏花、固执己见等。当人们步入老年也就意味着接近死亡,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因此,英语中避免将“old”等词汇用在称谓中,而是采用“well- preserved”、“golden ages”以及“senior citizens”等委婉语来暗指老年人。
(一)间接性和含蓄性。委婉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间接性和含蓄性。它通常采用一种婉转的方式表达,根据语境,人们可以推测出隐含意义和话外之音。例如,如果某人病了,英语会用“He is under the weather.”来代替“He is ill”;再如,汉语会用“残疾的,残障的”来代替“瘸腿的,跛脚的”。可见,英汉委婉语都会用婉转含蓄的方式来代替直截了当的生硬表达。
(二)普遍性。人们常常会用委婉语指代众所周知的事情,因为其隐含意义显而易见。同时,为了替代某些话题中的禁忌语,英汉委婉语在表达上具有相似性,例如,有关死亡的禁忌语,英语会用“pass away”或者“loss one’s life”来代替“die”,同样,汉语会用“长眠”“安息”或者“与世长辞”等来代替“死”。
(三)时代性。语言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委婉语的变化是一个持续过程,因此它具有显著的时代特性。例如,在英语中“Shehasababy.”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委婉表述,20世纪50年代人们会说“She is expecting.”或者“She is pregnant.”但是80年代就变为“She is in an interesting state.”或者“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tion.”在汉语中,古人常用“身怀六甲”或者“梦熊有兆”代指怀孕,而现在人们思想更加开放,因此不会对这种话题过于避讳,反而更加直接地谈论,甚至不需要委婉语的间接表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委婉语更是反应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委婉语,二者既有显著差异,又有重合相似。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错误,实现和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Allan,K., Burridge, K. Forbidden Word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Fromkin,Rodman&Hymas. An Introductionto Language, 7thedition[M].Boston:Thomson/Heinle,2003.
[4] Leee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5] Southland, Ronald. Language in Social Context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7.
[责任编辑靳开宇]
中图分类号:H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0438(2016)05- 0068- 02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简介:肖瑶(1990-),女,山东青岛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