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王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劳、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德育规程》中也说:要把各学科蕴涵的德育资源充分地开发出来,把各学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语文课程对渗透德育教育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现结合自己短短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深究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第一类,介绍祖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古代的灿烂文化和现代社会建设的突出成就;第二类,介绍革命先辈,先进人物的优良品德,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及乐观主义精神;第三类,介绍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教育内容;第四类,介绍名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祖国自然风光,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看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初步领略壮丽的景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看后的感受,再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走进课文,有更深地了解?这样,学生在领略过壮丽景观后,又会带着好奇心走进课文来学习新知识。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体现的是忧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学习这篇课文时,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等语句,让学生细心品词赏句,用心灵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激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故事情节中升华他们的英雄主义。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例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讨论做人的道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落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渗透德育,例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我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并配上柔美的音乐,来牵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再揭题。我先指导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看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要求学生划出有关语句。随着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全融汇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当他们对美丽的颐和园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后,我又进一步问学生:你们喜欢颐和园吗?为什么?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此刻已经产生对颐和园精致的向往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才能的热爱。
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揣摩与品味”的方法,强化语感训练,挖掘语句的含义,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品味及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提高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学《种子的力》一文,这篇文章由于时代不同,作者不能直接从语句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采取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然后紧紧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品味,发掘句子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老师再因势利导,借小草和种子的力量鼓励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教育学生不要被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吓倒,要像小草那样勇敢、坚强、有韧性,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坚强作风。这样,德育就非常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学生在不经意中欣然接受了。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古诗和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视,作为教师应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也要评价渗透德育、激发写作。学生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会触发种种思想感情,对所写的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责任。
仅仅停留在口头说教上,教育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广泛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利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加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坚定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场,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又如,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他人,热爱集体,更好地成长。活动期间,可播放影片《雷锋》,办板报宣传雷锋的事迹,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心灵受到震颤。然后鼓励学生多做好事,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也可以在班级里举行“寻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活动,激励全班同学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以便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德育渗透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多种不同的形式,这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高尚情操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角度引导他们阅读与自身相符合的书目,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且不断扩大自我视野,保证其精神世界得到丰富、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也引领着学生如何正确做人。所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独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科特点,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心小学 74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