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2016-04-13 18:36:31陈娜娜张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感情情感

⌾陈娜娜 张璇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陈娜娜 张璇

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并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更应着眼于学生内在心理结构的构建。而现在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我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增强新课导入的开放性,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和外显性,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充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愿望。它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性的一环。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小巷深处》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那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的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们一片光明。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给我们一方晴空。这世上,还有谁比妈妈更让人牵挂?弯弯山路口,那一声声叮咛;脉脉斜晖中,那一声声呼唤……你们听到了吗,那殷切的呼唤正从小巷深处传来……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林莉一起走进《小巷深处》,聆听一段关于母爱的动人故事……在教《生命的意义》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这样一段文字,它字字句句都闪耀着灿烂夺目的思想光辉,多少年来,曾经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终身!”接着我饱含激情地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名言。这样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激烈的求知欲和新鲜感,更使学生的情感为之振奋。

二、拓宽教材文本信息,纯化学生的情感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课堂“情绪激昂”“寂静无声”“兴高采烈”“悲凉凄苦”,以此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进而陶冶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血和泪凝集而来的,是感情的海洋。冰心说过:“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关于散文》)在水一般清澈的冰心的散文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火一样炽热的感情波涛吗?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极富感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历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叩开他们的情感之门。在教学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一课时,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深化教学语言感染力,陶冶学生情智

语文作为语言文学课,它始于情终于情,因而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绘声绘色,绘情绘景,生动而形象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语情”中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情趣,这时,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再把语文课只看作是教师满堂灌,而是一种享受。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也最有利于学生口头能力的提高和书面表达能力迁移。因此,教师应尽量用新颖、优美、恰当、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结合自己的语言,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洗练,既有情有味,又有艺术性。这样,学生就爱学乐学,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自觉地溶入到语文教学情景之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进行《春》的朗读教学时,教师要运用舒缓、欣喜地语调,再现出坚韧的春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艳丽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既感受到生意盎然美好春光,又充满奋发向上的情怀。《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情谱成,用鲜血书就的文章。全文冷竣如铁,热情如火,那悲壮、激昂的感情充满字里行间。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我深沉、悲愤、饱含感情朗读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一个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巨人形象巍然屹立于学生心目中。可见,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要进行周密的构思和精心的加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于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语言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并得到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很大的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用真诚引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山东安丘市东埠中学 26210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感情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感情强烈的叹号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