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4-13 18:36:31郭天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思维

⌾郭天虎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郭天虎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入手,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因此,语文学科也毫无例外地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入手,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创新奠定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能够自发地、强烈地去探求事理真相,达到能寻根究底地问到底学习的那种程度,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有希望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引起学生的关注,用充满好奇的疑问、提问将学生带进探索的欲望之中,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催促他们勇往直前去发现前方的美景,千方百计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创新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学生有了兴趣爱好,更需一种发散性、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初中语文课本集中了古今中外众多名篇,内容包括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现在的初中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生活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还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甚至课文以外。例如,在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愚公精神。各小组经过讨论,分别从愚公有毅力、坚忍不拔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中有一个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愚公太傻了,愚公精神也不值得提倡,没有效率。既然在山里居住不便,为什么不搬家呢?那岂不是更方便?效率也更高?”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些学生顺着着思路干脆提出“愚公精神就意味着没有效率,根本不值得学习”。意见发生分歧后,马上引导学生就此问题继续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真正做到了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另一方面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课文中的不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找答案,给学生的创新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1.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语文课堂,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思维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于学生共同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正确的回答教师加以肯定和表扬,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思维。

2.以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所提问题目的性要明确,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一定思维难度,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发散、创新思维,疑难要兴趣盎然,但也要有度。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够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而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经过思维后可以理解,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使学生变得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掌握一定知识,为创新打好基础 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纵观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的,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创新勇气就越好,学生也更容易形成创新。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语文教学要为创新教育注入活力,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 733000)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思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