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立凤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战立凤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育改革政策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广大教师开始反思和改变一些教育理念,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力求让教学适合新课标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如何才能将现教学改革落地实处呢?以下是本人在多年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探索到的几点经验之谈。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各个方面教改的落实。教师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能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好的教师,需要专业的技能,懂得怎样去教书。但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和身心健康,而我们现在仍未全部摆脱过于功力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当成学校竞争、教师竞争、学生竞争的工具,因此教育出现严重的异化。在严重的异化过程中,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理想追求。首先,教师对教育失去了爱。教师越来越冷漠,被各种各样的考核和行政评估压迫,没有自己的教学空间和真正能实现自我的教学平台,渐渐失去了对教育理念探索的追求。其次,教师沦为竞争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工具。在现在的评价体系下,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分数和名次,从整体看,教育队伍更多的是关注怎么对学生进行功利的教育。对应这样的社会状态,教师要自觉地去思考。很多教师知道不应该这样对待学生,但是现实对他们要求分数,制造分数,最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享受各种各样的待遇。因此,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理想的回归。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理想存在,并不断推动这样的改革。
传统的考评机制就是分数,分数成了学校升学率的体现,成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会让学生做大量的试卷进行强化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整天忙着做试卷、批改试卷,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教师也劳累。大量的考试让学生感到枯燥,产生厌学情绪,时间久了,甚至产生了“抗体”,教学也不见成效。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发布了相关的教育政策,明确地规范学校考试的次数,要逐步完善考评机制。基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考评机制上进行创新,要更加多元化,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下,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教育应该更灵活一些,只有创新教学形式、考评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对科学全面的考评机制进行探索,以新颖的形式、标准对学生进行更加综合、全面地评价考量。
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同时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比较专制,仍然以自我为中心,让学生按照自己划定的条条框框进行学习,不能越轨,否则就是不听话的学生,就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用成人的口气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情感无从谈起,更提不上关注学生的发展了。
总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感悟。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启发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知识。
洪毓廷.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师提问行为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5.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李哥庄小学 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