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明
换位思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黄建明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未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与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本文试图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组织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换位思考;参与;积极性
《现代汉语汉语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我们的理解“有效教学”就是高效能的教学。现代的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师生互动过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未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学习过程,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断层,导致降低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换位思考,提高教学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记得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学原理还原成一句话的话,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只有教师的教真正建立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否则,教师就难以发现、捕捉学生的认知盲点,造成教学脱节。例如:在教学“数位顺序表”时有些学生喜欢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教师反复强调、纠正,但仍有一些学生改不过来。我认为是学生上课不专心的缘故。但在课后对学生的访谈中,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学生说:“我们看书,写字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做的。”“我们读写数时,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原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从左往右”的生活经验,正是这一生活经验的负向迁移,对学生学习“数位顺序表,从右边往左数起”产生干扰,以至于难以纠错、改正形成教学内耗。
因此,备课不仅要重视研究教材,更要重视研究学生,要通过调查,访谈、测试等方式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才能构建出富有针对性的数学活动。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演示。”国际著名的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却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实践。”强调的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的效应转为运动的效应。
因此一些概念性的课,一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课等等,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学生通过一定量的操作,经历他该经历的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在自然而然中领会、推理,以达到自己小结的地步。例如,在学习“认识面积”中,学生通过摸桌面、椅子面、铅笔盒的六个面、书本的六个面、橘子的外面……感受并理解了什么是物体的表面。再通过让学生动手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及图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领会并构建面积的概念。又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中,学生通过活动角明白: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知识过程融会贯通,相关的知识平台也就自然成功构建。
一节课40分钟,假如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多了些,那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呼声相对就弱了些。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信息的反馈与调整的过程。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仅关注课前精心备好学生是不够的。因为教师毕竟不是学生,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同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无法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全面而准确的预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延迟评价,让学生积极暴露思维活动过程,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碰到这样一道题:小明3分钟打300个字,一篇文章1200个字,小明要打几分钟?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算的:300÷3=100(个),1200÷100=12(分)。老师在小结归一应用题的特点时,有个学生认为,这道题也可以看作倍数应用题。话音一落,学生们议论纷纷。学生们认为这两种应用题没什么联系。作为老师的我也深有同感。但我没作任何评价,只是让他接着讲。他认为这道题还可以这样算:1200÷300=3,算出这篇文章的字数是300字的4倍,所用的时间也应该是3分的4倍,所以3×4=12(分)。我不禁庆幸,庆幸自己延迟评价,没有因为自己的定向思维而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学生的反思意识很弱。在数学学习中,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路、方法进行检验;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学生学会反思。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还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有效地对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进行反思。
如在计算教学时,我们常常鼓励学生“自己编题目,争做小老师”。例如,在“整理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就鼓励学生收集平时自己常做错的题目,自己编改错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内交换意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反思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计算方面的错误或计算方法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我们的另一做法是鼓励并指导学生办数学小报。数学小报内容丰富多样:“针锋相对”版面主要是一些易混淆题的比较、失误题的点拨;“我为数学狂”版面主要是收集一些好的做法、创新的想法;“整理运动”版面主要是对一个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网络图;“轻松一刻”版面主要收集由于计算失误或思路错误造成的笑话;“问题银行”版面主要是一些有待解决的题目。实践证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达到高效率、轻负担、高质量的效果。
养成反思的习惯是一个长期、协同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不断总结并付诸实践,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总之,要转变我们原有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理念,经常换位思考。其次要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平等、对话、合作、探讨、沟通、共享的活动。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福建省永春县湖洋中心小学 3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