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之途径

2016-04-13 18:36:31李国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校园文化语文

⌾李国芳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之途径

⌾李国芳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运用性的重要,而运用要依靠实践活动这一支撑点。新课程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实践能力。

中学语文;实践能力;途径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语文与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等其他学科及实际生活相联系,打破语文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隔离层,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氛围里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语文能力。 同时,新课标亦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问题进行阐述。

一、改革教法激活课堂,激起喜欢实践兴趣

语文的学习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世界,扩宽了学生的眼界与思维,从而使精神领域得以提升。这就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朗读及书写,侧重点在于词汇的积累,主要偏向语文的工具性。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积累词汇而不断朗读和书写。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生气,束缚了学生对词汇的深度感知。如此,就算词汇积累了,学生在词汇的运用上也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状态。

1.建立“以思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方法是:示范——教方法;点拨——解疑难;比较——找规律;多思——练能力。教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设分析讨论课,允许学生争论,各抒己见,激起参与实践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语文的主人。比如,布置学生写《假如我是语文老师》等作文,学生兴致很浓,提出了许多改进语文教与学的方法或设想。指导学生互批作文,写作文后记,做自我评析。对此,学生感到新鲜,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3.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利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让学生轮流读报,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诱发学生辩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催开参与实践花蕾

1.根据活动课以实践为主的特点,要求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如学完《岳阳楼记》一文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学到的有关岳阳楼的知识,在课外对岳阳楼这一景点进行资料搜集,当一回岳阳楼的小导游,向大伙作景点演说,在演说过程中可用自己的方式来使游客喜欢这里。当多媒体上出现岳阳楼周围雄伟而优美的画面时,学生一个个像模像样把学到的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认识,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展示了他们的表演才能,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2.指导学生办报,每人一份,刊名自定,要有插图,讲究美观大方。鼓励学生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大胆实践。

3.经常举行各种比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实践能力。

三、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构筑积极实践平台

学生只有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进行自我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品格,又能够让学生大量实践,可谓一举两得。

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语词运用能力,就必须构筑积极实践平台,采取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空领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词运用能力。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读书感悟”、“文学创作”、“我真行”评比栏,鼓励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给学校的景点命名;选择适当且易让人接受、印象深刻的警示语标牌;为方便学生或校外人员,可以设置路标和指示牌。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做,然后把学生的标语集中,争取学生意见,选择优秀作品,给予一定奖励。如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人易于接受而又印象深刻,并且有效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促进实践能力发展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件,在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实践。

一方面,教师可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中学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指导学生采访,进行调查访问,如对学校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分组分工对校内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走访学生、教师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渠道,利用电脑查询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小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加以宣传推广,学生在实践中明确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自己肩上的责任。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材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比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寻找、纠正错别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有意识的将试卷上的纠错任务放到实践中,改变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翻阅书报杂志,考辩大街小巷及种种媒体上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并汇总分类,交给教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增长了基础知识,还发展了实践能力。

综上,强调开放自由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代表语文教学就要摒弃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切做法。对于传统语文教学里的精华,我们应该继续保留。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科的交流、实际生活的联系、传统节日里的对话都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词汇及句子,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与形式的教学,全面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实践,让实践能力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从而使语文教学因学生的实践而更充实、更精彩。

[1]樊丽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J].文科教学探索,2007(5):32-33.[2]李丽.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J].教学实践,2007(7):57-58.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33800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校园文化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