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娟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龚文娟
反思性教学主要表现为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在当今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思维意识的发展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教学的实施往往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和思考问题。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疏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改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本文探讨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应用的现状进行反思,从教学观念的培养、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计划等方面对语文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此来促进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什么是教学反思呢?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学反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仍有现象表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忽视教学反思 首先,许多教师忽视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作为初中众多科目当中的主科,初中语文教学相对而言教学任务较重,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备课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备课准备充足的资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检测及时帮助学生弥补学习上的漏洞,对于教学中各个环节的问题也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使得教师往往错过了最有效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
2.教学反思缺乏整体性 某些教师在教学中会进行一些教学反思,但这种教学反思只是处于一种应付工作式的形式,并不具有实际作用。教师只是将自己近期的教学情况进行简单回顾,在教学回顾中提出一些问题,但并没有在教学反思中思考接下来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教学反思只是浮于表面,徒于形式而已,缺乏整体性和真实性。
3.教学反思对象定位不准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都要选择一定的反思对象,是对自己近期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知识点进行反思,还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等,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反思中总结出的教学资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能够运用这些经验指导教学。
4.缺乏交流性反思 闭门造车,不如与人交流,不少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缺乏交流性反思,只是单独反思自己的教学状况,而不与他人交流。其实,作为教学这一项特殊的人类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教师吸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能够使自己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的得到妥善解决,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交流性学习活动。
基于教学反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在总结一些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下措施,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1.树立教学反思意识 初中语文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首先应当树立教学反思的意识,勤于反思,敢于反思,把教学反思当做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任务。尤其是对于刚入职的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树立勤于反思的意识,有助于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每天工作结束之余,对今天的教学情况进行简单总结,用简单地几十个字记录今天的教学反思情况;在一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再系统地从各个方面将这一周的教学反思情况记录下来,逐步树立教学反思意识,培养教学反思的习惯。
2.全面统筹教学反思对象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定要做到全面具体,不仅要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进行教学反思,还要从学生学习效果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不仅要从主观方面进行反思,还要从客观方面进行反思。从各个方面寻找原因,才能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文言文诗词中遇到问题时,教师既要寻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也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所在,还要尽可能寻求家长的配合,综合多方面的原因来进行教学反思。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 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是不少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顿悟的时刻,这时教师头脑中闪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往往是比较有效的内容,但有时这样的想法一闪而过,原本想等待几天再进行总结,当提起笔时,早已忘记当时所想。因此,这启示教师应当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将教学中的顿悟写下来,定期进行总结,总结成系统性的教学经验,不遗漏在教学中的任何一次有效的反思和顿悟。
4.采用交流性教学反思 教师之间的交流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教师个人的反思相结合,采用交流性反思,是提高教学反思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现有的语文教研组的基础之上,定期安排教研活动,让教师之间交流其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年轻教师可以在交流中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经验;老教师也能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获得启发与顿悟,改进教学。
反思想教学在新的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能够帮助老师提高专业化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学生能够充分地接触现实生活,老师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不断丰富自己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适应语文教学不断改变的教学需求。 并达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40-41.
[2]龙小平,尹平彪.反思性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2008,(01):50-51.
江西省樟树市特殊教育学校 33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