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早期革新思想初探

2016-04-13 20:40欧阳恩涛
关键词:历史意义

欧阳恩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0720)

魏源早期革新思想初探

欧阳恩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720)

摘要:魏源是我国近代史发端时期进步思想家的代表和改革家,他毕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和富国强兵之道的探索。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的形势下,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家,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力主改革国内实政方面的各项弊政。他以清朝的“四大计”漕运、盐政、河工、兵制为改革重点,就如何增加财政收入、节约支出、选人用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除弊兴利; 背景与原则; 弊政改革; 历史意义

魏源是我国近代史发端时期进步思想家的代表,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著名的改革家,他毕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和富国强兵之道的探索。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的形势下,魏源作为一位地主阶级改革派人士,在鸦片战争前就怀有强烈的社会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他忧怀国事,关心民瘼,呼吁改革。他认为只有及时变革,才能拯救社会危机,推动社会进步。他在鸦片战争前早期的改革主张集中于国内实政方面,他以清的“四大计”漕、河、盐、兵为改革重点,消除弊端,疏通经济秩序,就如何增加财政收入、节约支出、选人用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他不但主张适时变革,而且主张大变速变,“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在《明代食兵二政录叙》等文中,他强调“法制因革损益”和改革用人制度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认为“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病漕、病鹾、病吏之患,前代未之闻”,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强调“善治民者不泥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法要因“时”、因“势”而改,因“人情所群便”而“变”,以“期于利民”。

一、早期革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革新原则

魏源生活的嘉庆、道光年间,正是清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统治阶级已经丧尽开国前的朝气,社会经济中发生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吏治腐败,人才萎靡,兵制冗弱,财政支绌,水利失修,漕运、盐务、钱币中也出现了许多社会弊端,再加上帝国主义的鸦片掠夺,国蹙民贫,社会矛盾激化,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安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如陶澍、林则徐、龚自珍、包世臣、魏源等,或试行了某些新政,或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魏源。

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大智大勇者,亲眼目睹了清王朝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衰落、国力的日趋贫弱。这时,“有救时君子欲矫其弊还其利,势必不得不出于变革”。魏源知道,改革可能遇到矛盾,但处于大变将临之世,魏源讲求因宜适变以“经世致用”。首先强调世事以变为恒。“天下无数百年不敝之法,亦无穷极不变之法,亦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意思是说,旧的制度已经落后了,所以要变法更制;变化规律必须掌握,所以法必须易简,方能宜民;变通须勇,方能易简。魏源的一切实务上的主张,如复黄河由大清河入海的古道、各籍旗兵各还本地、改铜币为银、化私盐为官盐、以海运代漕运、以师夷制夷等,都是这个基本信念的表现。

魏源革新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出了进行革新的基本原则,即顺民情、乘时势、实事求是、策略灵活。魏源认为,在社会变革中,“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即变革愈彻底,对人民愈有利。为此,魏源认为进行社会革新一方面要对社会弊端要尽情揭露,坚决革除;另一方面改革要有利于民,他在《默觚·治篇》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只要坚持利国利民的改革原则,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便是魏源革新“顺民情”的基本原则。“乘时势”,即要善于把握改革的时机,魏源说:“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德未熟而急得名,名必辱。”时机未到,改革是不会成功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只有人民群众已经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然后乘势而起,改革才会成功。“实事求是”就是改革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弄清楚改革的原因,其次要深入调查。“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能产生正确意见,同时改革也必须“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以祛“虚患”。最后,魏源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者必须要注意改革斗争的“策略灵活”。“不难于祛百载之积患,而难于祛人心之积利”,魏源认为,推行改革要树立坚定的改革决心,改革者也要像庖丁那样,掌握改革的规律,讲究熟练的技巧、灵活的策略,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改革。

二、早期革新集中于国内实政弊政,以漕、盐、河、兵为改革重点

魏源既洞悉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弊政,也认识到中国之外世界的宏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国内弊政、师从外国长技的主张。纵观魏源早期的革新思想,面对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他以经世实学为旗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当时的漕、盐、兵、河等具体大政方面,指出“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试图通过兴利除弊的改革,挽救封建王朝的危亡局面。

(一)倡行海运

道光四年,洪湖高堰溃堤,导致京杭大运河浅涸,无法行船。江南的大米无法运抵京城,漕运改革迫在眉睫。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征求幕僚魏源的意见,魏源认为,漕运一直是朝廷的一大弊政。漕粮从征收、交兑、入库、装运,需要大批官吏和人员经营,而其中又有不少贪官污吏从中渔利,他们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利,挖空心思,向农民、漕运人员敲诈勒索。当时有数据统计,每运一石粮食,大约需要十两银子,而粮食每石不过一两银子左右,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漕运应当改革。因此,漕运要想进行彻底的改革,首先要去掉“人心之积利”,则“百废可举”。其次是改变运道和运输的方法。于是,魏源向陶澍提出了改河运为海运、改官运为商运的漕运改革主张。陶澍非常赞赏魏源的改革方案,于是,他写了奏折上奏朝廷,请求皇帝御准试行海运。试行海运的奏折传到北京后,得到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等朝中大臣的支持。道光五年秋,漕运改革方案得到道光皇帝的御准。道光六年正月正式实施,道光六年二月,漕运船队从吴淞口出海,十余日到达天津,几天后运抵京城。这次海运由于筹划得当、措施严密,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据史料记载,共运米一百六十三万石,不仅米色优于河运数倍,而且无一人一船受损,其全部费用仅为河运的一半。道光皇帝龙颜大悦,亲笔题写“安澜利远”四个大字,盛赞海运的成功,并颁诏嘉奖所有任事官员。虽然这次海运的组织和指使者是两江总督陶澍,但具体的改革方案和大量的实际工作却是魏源做的。在倡行海运期间,魏源写下了《筹漕篇》(上下)、《海运全案序》、《道光丙戍海运记》、《复魏制府询海运书》等文章,为试行海运做了坚实的理论准备和总结工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海运经验和精神财富。实践证明,他提出的改革思路不仅对当时的海运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海运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对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行票盐

清朝的盐政,沿袭明朝的盐法,实行纲盐法。《纲盐法》是明万历三十六年颁布的一种盐政制度。《盐纲法》规定,凡列入纲册中的盐商才有运输食盐的权利,纲商成为政府特许的食盐专卖商人——商官。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封建垄断性,由于除了按照规定税额缴纳盐税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捐派,而且数额巨大,漫无节制,于是纲商就通过不断增加盐价作为补偿。道光二十年,魏源应两江总督陶澍的延请为其策划改革盐法的大计,针对盐政存在的弊端,他向陶澍提出了变法、裁费、轻本、减价、敌私的改革思路。首先提出了“只问盐课之有无,不问商贾之南北”的新思路,提出实行“票盐制”。所谓“票盐制”,简单地说,就是在盐场设局收税,只要照章纳税,谁都可以领票采盐贩卖,无票之盐以偷税漏税的私盐论处。“票盐制”实行后,清政府在淮北大量溢销盐引,并从中获取巨额税收。商人按规定从盐商场照章购盐纳税,不到四个月,共领销食盐三十余万引(每引四百斤),以前滞销堆积的盐场被购买一空。盐价下降至原来的一半,真正达到了抵制私盐、增加国家税收、减轻人民负担一举三得的成效。票盐制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清沿明制的纲盐法,这在中国盐政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筹措兵饷、改革兵制

嘉庆、道光年间,社会矛盾激化,军费大大增加,经济困难、国库空虚,兵饷的来源成为朝野关注的大政之一。为此,魏源提出了筹措兵饷、兴利除弊的四法:一是除弊,即革除漕运、盐运之弊,使中饱私囊者无机可乘;二是节用,即减少庆典,裁减兵额;三是塞患,即严禁鸦片,防止因白银外流而造成银贵钱贱、财政军费困难;四是开源,即以屯垦开食源,以采金和更币开货源。与此同时,到嘉道年间,清朝军队的战斗力日益下降,军队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魏源大胆提出改革八旗制度,指出要精兵简政、训练有法、调度得人,兵在精而不在多,各籍旗兵各还本地。同时,他还强调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为了国家富强,魏源力主破格选拔真才,培养和提拔有实践经验的本国技术力量。他建议在福建、广东增设水师考试:“有营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凡是水师将官,必须由船厂火器局出身,否则由舵工水手炮手出身,一旦学得长技,中外“力均技等而以客攻主,以主待客则主胜”。魏源这些选拔人才的建议,对于尽快掌握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加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重视河工、水利建设

魏源是一位研究水利问题的专家,对于治理河患、兴修水利极为重视:他二十七岁时考察过长江水系;四十七岁考察过主持疏浚江苏境内的徒阳河,在这前后,考察过黄河水系;五十二岁从固安渡永定河,考察河北境内的水系;五十六岁奉两江总督陆建瀛之命,考察运河堤岸。他在考察中详细研究了各条河流的为害情况和历代治理的情况,并向群众了解情况,学习治河经验。当时的清朝官员知道防河,不知治河;只知道堵塞决口,不知根治本源。因此,年年有河工年年有河患,治河费用不断增加,却看不到治河的效益。针对上述弊端,魏源根据各水的具体情况,提出各不相同的治理方案,如:治理永定河,他主张使河水南流,顺其所向,由固安、霸州而玉带河,以旧河为北岸,于新河别筑堤以限之;治理江苏水患,他提出的原则是:“天下事皆先本后末,惟治水则以末为本。”“未可紊其节次,劳七工程,舍尾闾而先肠胃。”在治理长江过程中,他提出对那些畏劳畏怨之州县、循俗苟安之幕友、行贿舞弊之胥役、垄断罔利之豪右,要加以打击惩治。他总结说:“欲兴水利,先除利弊。除弊如何?曰:除其夺水夺利之人而已。”魏源这种治理长江的主张,在当时是十分中肯的,就是在今天也有借鉴的意义。对于黄河,魏源认为:“但言防河,不言治河,故河成今日之患。”认为黄河之害,不仅由于治河办法有问题,河道也应该改变,如果能顺应水势,恢复大清河古道,就可以减少许多河患。后来在咸丰五年(1856)的一次黄河决口中,它果然从古道入海,这时人们才佩服他的远见。

三、改革币制,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平衡

清朝道光年间,由于鸦片大量输入,白银不断外流。据魏源好友黄爵滋在道光十八年(1838)上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说:“自道光三年(1823)至十一年(1831),岁漏银一千七八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1834),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魏源反对鸦片输入,认为鸦片输入是造成“银币日穷,银价益贵”、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于是有议变行楮币者”。在众多的议论中,以吴县诸生王鎏的纸币论甚为人所附和。他的主要论点是发行纸币不要以金银为保障,“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则无尽。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见王鎏《钞币刍言》),即通过国家的命令强制发行。

魏源坚决反对这种没有实物作保障的空头货币,他说:“抑钱而钱壅于货,抑银而银尽归夷,有十不便而无一便矣。”魏源认为,清代的货币制度应该改革,根据当时各国的币制和外国币流入国内的情况及从保护商民的利益出发,他主张改革的最好办法是使用银币。他说:“货币者,圣人之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而时为之制。夫岂无法以驭之?曰仿铸西洋之银钱……”从以上观点出发,魏源坚持以银为币的观点,严厉地驳斥了王鎏等人的无限发行不兑现纸币的“废银行钞”论,他认为发行不兑现纸币是“罔民”,不兑现纸币在流通中必然会日益贬值,终至变成“不堪覆瓿”的废纸。

国家要使用银币,就要寻找铸造银元的原料,就要开采矿产。魏源认为,国家不宜垄断开矿,应让民间自由开采,尤其作为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的贵金属货币更是如此。“但官不禁民之采,则荷锸云趋,裹粮鹜赴。官特置局税其什之一二,而不立定额,将见银之出不可思议,税之入不可胜用,沛乎若泉源,浩乎如江河,何必官为开采,致防得不偿失,财不足用乎?”但在当时还难以实现,因为这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是极其危险的事。

四、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力主破格选拔真才

当时的清王朝国势沉沦,外侮日亟,有志之士莫不忧愤在胸,百感交集。魏源对于当时清朝政治的腐朽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了明确的政治主张。他说:“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令不行海外,国非赢,令不行于境内之谓赢。”这句话的前半部分用通俗地话说:财政不宽裕,并不能说明这个国家贫穷,有能力的人不能发挥他的才能,国家就显得穷了。这真是一语中的,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用人需要恰当。我们知道,在魏源所处的那个时代,清王朝正好犯了人才不能用、号令不能行的弊病。那时在朝廷中掌握实权的大官僚都是些昏庸无能之辈,这些人对于世界形势茫然无知,糊里糊涂地以为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大清王朝。他们这些大小官僚的特点是: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弄虚作假,能蒙混的就蒙混过去,能欺骗的就欺骗过去,最重要的是博得皇帝的欢心,求得升官发财的机会,至于其他则一概丢弃脑后不管,甚至认为,只要自己的官职能保住,即使国家亡了也无所谓,对黎民百姓却采取压榨与恐吓的手段。

对于这样腐朽的封建统治,魏源认为已经到了亟需改革的时候。他提出“变古愈尽,变民愈甚”的改革原则,而改革的办法是必须从改革人心做起:“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人心的积患是什么呢?魏源认为就是那条臭气熏天、反动透顶的卖国投降路线。执行这条路线的清王朝,媚敌求和、镇压人民、打击抗战派——这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最本质的原因。据此,魏源严肃的提出:面对现实,讲求实效,任用坚持抗战的人才,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际功夫,这样“人心之寐患”和“人材之虚幻”去掉了,才能“天日昌”“风雷行”,打败外国侵略者。

魏源反复强调必须改革用人的制度。他说:“国家之有人材,犹山川之有草木……不以高危自处,而以谦卑育物为心,人人得而亲近之……故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在《海国图志·筹海篇》反复指出,“器利不如人和”“得入者昌”,要富国强民、搞好海防战胜侵略者,“在得人而已,在得人而已!”魏源还用诗句表达了这个观点:“筹饷筹兵贵用材。”他说,如果做官的人都有真才实学、爱国爱民,这样的国家里,奸邪无法容声、贪污舞弊绝迹;紧急的时候,要物力有物力、要人力有人力,无论什么样的外国侵略者也不可怕了。同时,要革除人民的昏庸无知、因循敷衍的恶习。改革了这些,别的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他曾上书皇帝,在选拔官吏的标准上,强调要干“实事”、程“实功”,注重通过实践培养造就人才;在延揽人才的方法上,要有爱才、求才的热忱;要善于广开言路,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有知人善任的胆识,鼓励人才竞争,反对世袭用人制度。

五、结语

鸦片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们的改革思想开始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出现了若干资本主义倾向。魏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提出了著名的改革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又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梁启超的这些评语,实乃公正持平之论,促进了中国近代改革思想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上述早期的革新主张和革新思想,主要是针对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困绌、军事羸弱、百孔千疮的局面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尽管当时支持者少,却深得后来爱国者的肯定,反映了爱国人士振兴中华的良好愿望,是当时最有远见卓识的爱国救国主张,显现了时代的光辉,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新风尚。从此西方的科学技术、各种社会政治学说相继传入中国,对推进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此,在魏源的倡导下,人们的视线纷纷由国内转向国外、转向广阔的世界大地。同时,魏源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和我国当前推行的改革开放——重视人才、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竟是这样地吻合,竟能这样深刻地给人以启迪!魏源和其他历史上伟大的先哲一样,虽然也毫无例外地受到时代的制约,但他的进步思想所放出来的奇光异彩,却透过世纪的烟云,照射未来,这是不能不使人惊叹的。

参考文献:

[1]魏源.魏源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黄丽镛.魏源年谱[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3]李汉武.魏源传[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4]夏剑钦.魏源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

[5]熊焰编著.魏源年谱新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6]清史稿(卷四八六)[G].上海:中华书局,1977.

[7]魏源.魏源集[M].上海:中华书局,1976.

[8]夏剑钦编.魏源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李瑚.魏源研究[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8.

[10]易孟醇,易伦.魏源评传[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刘泱泱等编. 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C]//94邵阳纪念魏源200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2]李素平.魏源思想探析[M].成都:巴蜀书社,2005.

[13]彭大成,韩秀珍.魏源与东学西渐: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魏寅.魏源传略[M].北京:光华出版社,1990.

[15]杨慎之,黄丽镛.魏源论人材[J].求索,1983,(5):94—100.

[16]张立荣.魏源人才学思想管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120—124.

[17]杨慎之,黄丽镛.魏源论改革[J].求索,1983,(5):100—105.

[18]刘泱泱.魏源的变革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101—105.

[19]陈鹏鸣.魏源社会改革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56—60.

[20]吴雁南.魏源的改革观与心力决定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40—46.

[21]徐光仁.试论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兼论其思想的阶级的属性[J].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2):94—101.

[22]吕良海.魏源向西方学习问题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1980,(2):239—255.

[23]黄民文.近代湘中人才群体特征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6):22.

A Look at Wei Yuan’s Early Reform Thought

OUYANG En-tao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20, China)

Abstract:As a reformer and representative progressive thinker at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Wei Yuan dedicated his life to research of social revolution and methods to enrich country and strengthen the army. As class division and ethnic tension deepened, Wei Yuan, a patriotic thinker, advocated reforming all kinds of bad policies long before the Opium War. Focusing on Four Plans in Qing Dynasty, namely, canal transportation, salt administration, river work and military system, he proposed practical suggestions in increasing fiscal revenue, curtailing expenditures,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etc.

Key words:promote the beneficial and abolish the harmful; background and principal; reforming bad policy;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收稿日期:2016-04-10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魏源的法学思想研究”(2015CSSP0128)

作者简介:欧阳恩涛(1989—),男,湖南隆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6)03—0031—06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
唐德宗财税改革为何困难重重
浅析红军长征中七次重大会师的历史意义
略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及历史意义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