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廷莲
【摘要】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反抗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大规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在艰苦卓绝的征程中,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曾先后经历了七次重大的会师。这七次重大会师的队伍分别是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关键词】红军长征 七次 重大会师 历史意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突破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在这艰苦卓绝的征程中,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曾先后经历了七次重大的会师。即红六与红二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红一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永平镇会师;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吴起镇会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红一与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红一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而每一次重大的会师,对于艰苦跋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来说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长征简介
1931年 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当政者蒋介石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反而集中力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
1932年至1934年间,国民党调动数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面临国民党军的“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军民团结一心,并发挥红军善于山地作战的优势,运用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战术,成功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
但是,自1933年初,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特别是李德进入苏区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军事顾问以来,博古和李德一味地执行“左倾”错误路线,反对毛泽东等人正确的战略战术,面对国民党第五次更大规模的“围剿”,李德、博古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仍然照搬苏联模式,采用“以堡垒对堡垒”、“阵地防御”、“短兵突击”的战术,苦战一年,仍然无法突破敌人的围攻,让红军蒙受了巨大损失,致使苏区大片根据地丧失。
至1934年秋,中央苏区被迫压缩到只剩下的7个县,此时的中央苏区可以说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被迫选择突围,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转移,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最远,约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两年的时间里,各路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直至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三大方面军在陕甘宁根据地会师,长征以红军的胜利而结束。
二、长征中红军七次重要会师
(一)红二、红六军贵州木黄会师
早在1934年7月,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组织50万大军对我江西苏区举行第五次“围剿”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开始作出退出根据地的准备。7月23日,中央命令红六军团退出湘赣根据地向湘南转移,作为一方面军长征先遣队。8月7日,红六军团共9758人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开始突围,从湖南经广西北部一路突破敌人封锁线进入贵州,于10月24日,到达贵州印江县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后恢复为红二军)会师。此后,这两支部队从未分开过,一直到达陕北与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二)红一、红四方面军四川懋功会师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从瑞金等地区出发,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当中央红军开始踏上长征路后,国民党蒋介石判定红军将进入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于是在红军前进的方向设置了四道封锁线,调集了国民党中央军、粤军、湘军、桂军数十万大军,千方百计进行围堵,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而踏上征途的中央红军,在“左倾”错误路线的指挥下,采用搬家式的戰略转移。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从离开中央苏区开始,红军一直采用两个军团在左(红1、9军团),两个军团在右(红3、8军团),军委两个纵队居中,一个军团殿后(红5军团)的行军列队。还将许多笨重的机器抬上了行军的路程,因此每天行军仅为20公里,这极大地限制了红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致使红军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伤亡惨重,尤其是湘江战斗之后,部队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只剩下了3万余人。
而主持中央工作的“左倾”错误领导者不顾敌情的变化,不顾红军的具体情况,仍然坚持到湘西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而国民党已在去往湘西的路上重兵布置了一个大口袋,等着红军往里钻,中央红军又一次面临着生死抉择。在这危急时刻,1934年12月12日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力争下,中央红军决定转兵进入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从此,中央红军踏上了贵州这块土地,并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指导下,红军一举突破乌江天险,直捣遵义,四渡赤水,在绝境中求得了生存。然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跳出了国民党的重兵包围。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懋功会师。6月25日在距离懋功以北七十公里的两河口举行会师大会。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与自己的部队会师,两军相会,大家欢欣鼓舞,士气大增。
(三)红二十五军、陕北红军永平镇会师
红二十五军原属于红四方面军的建制。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主力被迫向西转移,留下红二十五军军部和第75师、红九军第27师及部分地方部队在鄂豫皖地区战斗。时年11月底红二十五军重新成立,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下辖第74、75师,约有七千人。
随着国民党军的“围剿”,二十五军的处境极为困难,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示二十五军,在情况严重,不能继续在指定地区活动时,可进行战略转移。因此,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一个月后,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了长达10个月的长征。经过艰苦转战,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甘根据地永平镇,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永平镇胜利会师。红二十五军也是长征中最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红军。
两军会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代表团和陕甘晋省委的主持下,合编为红15军团。整编后的红15军团,合计三个师(第75、第78、第81师)九个团,共七千余人。
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大会师的前奏。而红15军团的建立,对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和主力红军北上,推动革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红一、红十五军团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两军会合后的兵力达10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当地人口少,且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扩大红军很困难,东面成都盆地附近又集中了国民党川军和中央军的主力,想要发展实属不易。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北上甘肃,然后向陕西发展,建立川陕甘苏区。而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迅速、坚决地攻占松潘,打开北进通道。中央高度重视松潘战役,决心全力打好两军会合后的第一仗,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起草作战计划。可是红四方军主要负责人张国焘却极力反对北上,而且态度反反复复,致使红军在此徘徊了一个多月,失去了作战时机,全军不得不走进茫茫的大草原,踏上北上的征程。北上时,红一、红四两个方面军是混合编组的,分为左右两路军。朱德、张国焘率领总司令部随左路军前进,下辖红五、九、三十一、三十三军;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随右路军前行,下辖红一、三、四、三十军。8月下旬,左右两路军经过7天艰难跋涉,通过了草地。然而,张国焘此时又生变挂,突然率领左路军南下,并要求右路军也南下。万般无奈之下,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只好带领了红一、红三军团等共8000余人继续北上。历经艰险,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省吴起镇,结束了长征。11月6日,中央红军在甘泉的象鼻子塆,同红十五军团举行了胜利大会师。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虽然当时的陕北依然很贫穷,但是,这是红军的根据地,红军伤病员有了安置的地方,中央机关也有了住所,全军还发了棉衣,漂泊一年多的中央终于可以安家落脚了。
(五)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自1934年10月红二、红六两军在贵州木黄会师后,在王震、萧克等的领导下,建立了湘鄂川黔苏区。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转入川康,在长江以南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湘鄂川黔苏区就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故集中了130多个团、20余万兵力准备向这块根据地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当时的在这块根据地上的红二、六军团只有1.7万人,情况万分危急,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踏上慢慢长征路。历经几个月的艰苦跋涉,于1936年7月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此时还有1.4万人。
(六)红一、红二方面军将台堡会师
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根据中央的命令,红二、六军团与原在四方面军的第三十二军(原一方面军的九军团)合编成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二方面军成立后,其领导人对张国焘进行耐心的说服和适当的斗争,促成了红二、四方面军实现了并肩北上。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从甘孜北进,通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的拦截,于9月初进入甘南,控制了8座县城,此时,又遇上国民党军的包围,经过指战员们的奋勇拼杀,在损失2000多人后,终于冲过西(安)兰(州)公路,1936年10月下旬,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七)红一、红四方面甘肃会宁会师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全军振奋,兵力强大,会师后两军共有10万人。中央决议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担任四方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不同意,执意带着左路军在渡过草地之后又回头南下,目标是“打到成都去吃大米”。但是由于国民党川军主力和入川的中央军大举进攻,红四方面军经过四个多月的苦战仍然难以立足。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被迫向西转移进入藏族聚居的甘孜及附近地区,部队由南下时的8万余人减少至4万余人。北上的胜利和南下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央的劝导和督促,朱德、刘伯承等以及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张国焘方同意北上,7月,紅二、红四方面军一同离开甘孜,进行北上。对于错误地坚持南下的张国焘,中共中央始终没有放弃,极力在说服、劝导、督促、帮助,红一方面军在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派兵西征甘南,迎接红四方面军北上,终于 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至此,历经磨难的各路长征红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结束了长达两年之久的远征。
三、红军长征中七次重大会师的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在慢慢的长征路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会师有很多次,每一次会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最为重大的、影响最为深远这七次,对于艰苦跋涉的中共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来说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壮大了力量、增强了战斗力。
五指并拢,紧握的拳头才有力量。因此,无论是哪两支红军的会合,也无论是在怎样疲惫不堪的情况下会合于何处,只要两军会合在一起,都会使得红军上下欢欣鼓舞,士气大增,战斗力呈几何级倍增,为长征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令国民党最为担心的和惶恐的事。比如: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后,两军融为一体,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战斗力变得更加强大,在万分艰难的条件下,还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大大牵制了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在川黔的战斗,为中央红军北上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尽管两军会师后也出现过一些分歧,比如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曾出现了北上南下的意见分歧,但经过彼此了解和相互督促,以及广大指战员的认真思考和积极努力,最终还是把全党全军的思想统一在了一起。因此,通过各军会合后的实践和总结,总的来看全党全军的思想还是实现了统一的。比如: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不但强大了力量,而且还促成了红四方面军北上与中央红军的胜利会师。
(三)促进了党和红军的成长和成熟。
这七次重要的会师,虽曾出现过意见分歧,但大多是非常愉快的合作。无论是统一、还是分歧,都促进了我们党和红军的成长和成熟,使红军日渐成长为一直强大的队伍;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想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建立打下了实践基础。
总之,在慢慢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历经了无数的磨难,牺牲了无数生命,实现了一次次的会师,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