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投文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把心安放在恰当的形式之中
——也谈曾思艺的诗歌创作
吴投文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对曾思艺教授来说,写诗是一种业余的快乐,却具有专业的品位。他的诗总体上倾向于一种清新健美的风格,一般并不显得晦涩,而是在明快晓畅中倾诉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富有哲理性的一面,在他的字里行间流动着音乐般的节奏,自然而力避做作,使读者趋向一种宁静的境界。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体认都基于这一风格的表达而显得从容自在,显示出一种别致的基调。新近出版的《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曾思艺诗选》是曾思艺教授带有阶段性总结的一部诗集,具有学人之诗的明显特征,值得关注。
关键词:曾思艺; 《飞满金翅雀的下午》; 学人之诗; 精神特征
对曾思艺教授来说,写诗是一种业余的快乐,却具有专业的品位。他的本业是做学问,搞翻译,传道授业,答疑解惑,这在目前的大学体制里是很正经的事业,他实际上做得非常成功。根据我所掌握的并不完整的资料,他已出版学术著作《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丘特切夫诗歌美学》《俄苏文学与翻译研究》《丘特切夫诗歌研究》《俄国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美的沉醉与生的执着——中国文学研究》等十部;出版译著《罪与罚》《俄罗斯抒情诗选》《尼基塔的童年》《屠格涅夫散文精选》《费特抒情诗选》《迈科夫抒情诗选》《地下室手记》等八部;独立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多次获湖南省、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专业领域内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这是一份很光彩的履历,是很让人羡慕的。我与思艺先生相交多年,他每有著作问世,必快寄于我,我也必先读为快,受益良多。他扎实厚重的学术功底使我心向往之,惜乎像我这样的愚钝之人,总不能真正分享他成功的秘诀。我想,在天资过人之外,他的秘诀还在于执着和勤奋,在学问上安身立命。
可喜的是,思艺先生的一颗诗心也始终没有停歇,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诗和发表诗歌,是非常活跃的校园诗人。毕业后,他长期在大学执教,一直忠实于缪斯之神的珍贵馈赠,已出版抒情诗选《黑夜·星星》、叙事诗及诗剧选《公子和王子》《从城里到乡下的孩子——曾思艺散文小说选》等多部文学作品集。毫不夸张地说,学术研究与诗歌创作互补,是思艺先生工作与生活的常态行为。在我有限的视野里,一位学者兼擅翻译与创作,且同时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创作上均有不菲的成果,这在学术界似乎并不多见。思艺先生在学术上起步很早,可以称得上是少年得志,有这样一份底气,他的文学创作也颇具学人的气质,有自己的创作特色。大致而言,他的文学创作是一位学者把自己的才情辐射到研究领域之外的结果,既有学人的渊博底蕴,又有作家的感性敏锐,在人生感悟的表达上,有难得的率性真诚,也有凝练的艺术形式感。这实际上是并不容易的,学者的工作性质与文学创作的自由表达难免有冲突的一面,有时会妨碍一个学者对感性形式的敏锐把握,但在思艺先生的性格中有天性率真的一面,因此,在他的创作中,文采飞扬与克制谨严、理性思辨与感性经验是交融为一体的,处于和谐的共振之中。我想,这是思艺先生在创作上的潜心追求,也是他艺术功力的一个表现。
在思艺先生的文学创作中,我最看好的还是他的诗歌创作,这也是他用力最多的一个方面。最近,他的诗集《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曾思艺诗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尤其为他感到高兴。这份高兴的心情既包含着友情的成分,更多的还是作为一名读者出自内心的敬意。进入新世纪以来,诗歌似乎处于持续的升温之中,读者也有回流的迹象,但说到诗集的出版,却还是颇不容易,此时他再一次推出自己的诗集,这恰恰是一位诗人难以抑制的热忱。我为这份热忱感动,感动于一位诗人把自己的心安放在恰当的形式之中。诗人的普遍境遇并不乐观,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份热忱来安慰自己,这大概就是一位诗人对于现实的抵触,而这种抵触本身是对于灵魂的凝炼,同时也是灵魂的解放。这样看来,思艺先生是在学术之外,寻找另一种自我释放的方式,同时也是自我实现的方式。我想,思艺先生作为一位知名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大概在他的气质上,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那些诗人有着声息相通的一面。思艺先生对白银时代众多诗人的研究和翻译,是他学术上的一个亮点,他长期浸淫其中,所受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他对这些诗人的研究和翻译大概也包含着与自我进行对照的一面,如对阿赫玛托娃组诗《安魂曲》的翻译他已经修改过无数次,仍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至今尚未最后定稿。如果只是一种惯性的职业翻译,他是大可不必如此的。在他的字斟句酌里,在他不厌其烦的修改中,既有专业精神的内在约束,主要的恐怕还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之光的映照。我想,这里面包含着他对一个异域诗人的独特理解,反过来,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并不完全是趣味性的,不是对于趣味的完全包容,而是在创作中体验一个更完整的自我。他把自己的生命经历转化为纸上的一个个字符,这些字符都带着温度和情感,那是他的记忆和生命的痕迹。他的诗歌的感人之处大概也在这里。
从思艺先生的整体创作来看,他的诗一般并不显得晦涩,而是在明快晓畅中倾诉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富有哲理性的一面,在他的字里行间流动着音乐般的节奏,自然而力避做作,使读者趋向一种宁静的境界。比如,他的一些诗有着童话的底色,他所歌咏的是自然之美、心灵之美,也在对人文景观的抒怀中吐露某种幽深的心曲。他的一些诗中也流露出不妥协于现实的愤怒,但他更尊重一首诗在形式层面的诗性选择,不为愤怒和悲伤扭曲诗意的修辞之美,因此,他的诗总体上倾向于一种清新健美的风格。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体认都基于这一风格的表达而显得从容自在,显示出一种别致的基调。
在我看来,《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曾思艺诗选》是思艺先生带有阶段性总结特点的一部诗集,从中可以比较全面地发现他的创作追求。我注意到,题材和主题的多样性在这部诗集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诗人的创作视野是相当开阔的,他的思考和沉思都表现在这里面。如果进行大致的分类,这部诗集的题材和主题可谓精彩纷呈,有歌咏自然事物的诗,如《野葡萄》《木芙蓉花》《兰草》《向日葵》《菱角》《红蜻蜓》《牵牛花》《桃花》《栀子花》等。这类题材的诗歌在诗集中确实不少,却并不给人重复之感,关键在于诗人没有拘泥于写实性的描摹,而是发掘在花草树木后面的人性和人生内涵,自然之物与诗人的心境往往有着某种奇妙的对应,诗人用天真的眼睛看待自然万物,因此,自然之物是带着某种象征内涵的,自然之物的“物性”在诗人的笔下是鲜活而灵动的,实际上是诗人心灵中的“意动”。这种从“物性”到“意动”的转化恰恰是诗意的生成和凝聚,显得清新、自然、优美。比如《牵牛花》中写道:“嫉妒的造物主/得意于一切都是自己的精心算计/要是有一棵罕见的高树/接通天庭永恒的蓝晶”,诗人赋形于牵牛花的是自然之形与自在之意的结合,而从形到意的转化,既要贴着牵牛花的自然性状,又要适度展开对人生的某种醒悟,以此表明理想不易实现,却又要有“仰望蓝天”的自信。
诗集中有一些歌咏爱情的诗,如《初恋的狡猾》《玛甘泪》《战争,在爱情中继续》《雾起——给妻》《爱——给妻》等。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尤其在诗歌中是一个被放大和强化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是对诗人的挑战,要写出新意不易,要写得动人更加不易。思艺先生是用情至深之人,他的爱情诗写得舒放自如,如他性情深处流出来的甘泉。诗人在《玛甘泪》中这样写道:“爱情是宿命的幸福/也可能是宿命的灾难/我们的一见钟情是慢性毒药/使纯真恬静的你杀母丧兄溺子/最终在疯狂中毙命”,此诗中的玛甘泪是歌德《浮士德》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是一个为爱情而陷入疯狂、毁灭自我的美神和圣女,最后她进入天堂,成为赎罪天使,把浮士德死后的灵魂接引到天堂。在思艺先生的笔下,玛甘泪是爱情的化身,指向爱情中两种极端的感情,爱情中的爱恨悲欢、幸福与灾难何其复杂,但正如歌德在《浮士德》结尾留下的名句:“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思艺先生借玛甘泪所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崇高的爱情美学,也可能代表诗人对世俗爱情的某种抵触。
诗集中有不少咏古和咏史的诗,如《石头记》《吴刚伐桂》《菊花(陶渊明)》《白蛇传》《黔阳芙蓉楼怀王昌龄》《康德》《历史》《乾陵无字碑》《姑射仙人》《霍去病墓前有感》《卡吕普索》《沈园》《西夏王陵三号墓》《塞壬女妖》《历山舜王坪》等。咏古和咏史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传统,向来为文人雅士所趋奉,在新诗中此类题材也不少见。不过,咏古和咏史恐怕总是要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否则就会显得言而不实,言不由衷,给人作伪的感觉,因此,咏古和咏史诗实为寄怀之作。从咏古和咏史诗中,总是能看到诗人自己的面孔和身影,看到历史人物在诗人性情上的某种投射,看到诗人托怀于历史古迹或自然景观之上的内心情境。思艺先生在踏访名山古迹时,多有诗篇留下,记录他其时其地的所思所感,这大概是他作为一位诗人很难得的一种直觉。比如,2013年11月他造访山西的历山舜王坪,在《历山舜王坪》一诗中这样写道:“神话绽放成七彩绚丽的晚霞/远古的气息却早已如草丛中的零星白雪/我的全身散发出庄稼的芳香/渴望让神州日益萎缩的田土丰收”,诗人激情满怀,思绪飞腾,他的所思所感都不是从书本上、从资料里衍生出来的,而是实地踏访的结果。思艺先生的这类诗可能带有即时写作的痕迹,身临其地,有感而发,因而情境非常真切,有着非常鲜活的历史“现场感”。我觉得,在这种情形下,写诗于思艺先生,是一种恰当的与历史晤谈的方式,他似乎压根儿就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把自身的身心完全融于历史的鲜活皱褶之中,在其中感应历史隐秘的信息,而形之于诗,则是自己的一个化身。
在《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曾思艺诗选》中,有一些怀人忆友之作也值得注意,如《流星》《青松——献给陈耀球老师》《漫步,在冬日雨夜的街头——致庆仁兄》《哈尔滨中央大街——怀念张铁夫老师》等。从这些诗中,能看见思艺先生的某些人生经历,这些经历和他的一些师友联系在一起。那是一些值得记忆的珍贵瞬间,远方的挚友、尊敬的导师、早逝的同学等等,都在他的笔下一个个浮现,而他恍然于人生的变幻,有说不清的思念、怀念和怅惘,这都是些平常的人生情境,却具有珍贵的人生价值。诗集中还有一些抒发人生感叹之作,如《失眠夜》《白发》《中年》《偶感》《旅行》《梦与人生》《自言自语》《镜框中的生命》《人生》《历史·现在·未来》《驯虎绝技三招》《踩疼影子》《挑水者之思》《生活》《野蜂的心事》等。这些诗歌都不是无来由的慨叹,而是诗人人生的某种记录,多写诗人自己的心境,有的也写对时间和历史的感悟,却往往布成一片,里面似乎有一种更深的惆怅。诗集中也有一些咏艺术的诗,如《蒙娜·丽莎》《贝亚特丽齐》《听钢琴神童缪茵钢琴演奏》《虚浮》《月夜》《轻松愉快的美的天堂——观柯罗画有感》《飞满金翅雀的下午》《茵梦湖》《梁祝梁祝》《湖州赵孟頫松雪斋》《聊斋志异》等;还有不少纪游之作,如《江南》《独乐寺》《车过宣城有感》《车过洛阳,驰向西安》《普救寺》《日月潭》《走进喀纳斯》《随州市博物馆》《观看黄河壶口瀑布的两种角度》等。这些诗歌也都是诗人自己生活的某种烙印,连缀起来,大概就是一部生动的画册。自然,在这部画册中,诗人的每一个脚印,深深浅浅地都藏着诗人生命中的某些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诗集中还有一些对现代性的反思之作,如《无奈》《地球村事》《世界:我和你》《突围的池中鱼——致困境中求解脱的现代人》等。现代性实际上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理论界有很多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学艺术对现代性的反思可能有更直观和感性的一面,可能也会更深刻地触及现代性的某些层面,带给读者更震撼的唤醒效果。思艺先生显然对现代性的后果,对人类在现代性覆盖下的生存困境,也怀着很深的忧虑,有他自己的某些思考。他在《突围的池中鱼——致困境中求解脱的现代人》一诗中写道:“池中鱼的脑中却无休止地狂风大作/白日的憧憬和夜间的梦都已被焦虑煎沸/它们在池中逃离煎熬般拼命狂游乱窜/永恒的禁锢却铜墙铁壁般牢狱着”,诗中呈现的这个图景正是人类在现代性围困下的心灵挣扎。此外,诗集中还有几首别致的回文诗和图像诗,如《滴水岩瀑布》,诗句的排列宛如飞流而下的瀑布,也是处心积虑之作。思艺先生一直对回文诗和图像诗很感兴趣,他用心搜集到的回文诗和图像诗资料还颇不少,因此,他尝试回文诗和图像诗的写作,我并不感到意外,倒是觉得新奇。当然,在严肃的诗歌写作中,这只是聊备一格而已,不刻意放大其形式上的美学意义。
可以说,从题材和主题的丰富性来看,思艺先生是一位生活的热烈的歌者,他对生活的热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美与爱的趋奉,不管是对于真善美的歌颂,还是对假丑恶的批判,他都是以一种极其真诚的态度参与到生活的建设上面来,因此,他的诗中有一种执着的爱的热烈。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是一位诗人的责任感的体现,读者从中看到的是一位诗人热烈的文化情怀。《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曾思艺诗选》和思艺先生作为一位学者的生活是颇为相近的,诗人的所记之事、所抒之情都无一不是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似乎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作者自身的影子游动在其中。同时,这个影子却有不同的侧面,每一个侧面有着不同的主题指向,因此,这部诗集对思艺先生来说,既是他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的结果,又是他性情深处流露出来的结晶。
通读《飞满金翅雀的下午——曾思艺诗选》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平素和思艺先生虽接触颇多,也读过他的一些作品,对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才情颇为钦佩,但现在通过对他诗歌的系统阅读,我看到的是他的另一面,觉得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流露的气质比他的本色要更生动一些。作为一位朋友,他的谦虚使我感动,他把自己的许多诗歌长期保存在抽屉里,并不刻意张扬他的创作。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这么厚重的一本,我多少有些吃惊,我没有想到他在学术之外,还有如此的热情去投入诗歌的创作。他的长篇叙事诗《公子和王子》长达两千余行,不是轻易可以完成的一个项目,需要极大的耐力和高度的专注,由此可见他在创作上所付出的心血。这部长诗是从一个古老的传说中提炼出来的,“优雅的人物,忠诚的友谊,漂亮的龙女,幸福的爱情,美不胜收的故事场景,流线型的情节发展,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诗人自己的加工和创造既包含着极难得的对于传统文学资源的领悟,又包含着对现代艺术情境的深度触发和转化,虽然长诗所采用的是一个类似童话的叙述框架,但并没有淹没诗人自己的人格投射,而是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与哲理。
思艺先生的诗讲究结构的完整性,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张力,意象往往凝聚饱满的情感却不显得甜腻,既有传统艺术因素的摄入,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尺幅规约,往往有他个人性情上的流露。这些都是思艺先生的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在某种程度上说,思艺先生的诗属于学人之诗,“学人之诗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人所创作的,用以表达其情感、思想、灵魂、血肉等的诗歌”。显而易见,他的诗显示出一位学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艺术素养乃至价值观念等,具有知识分子写作的明显特征。这在目前的诗歌写作中,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可以为新诗文化的普及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照。我觉得学院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中文系和文学院的教授、博士身体力行地写一点诗,应该也算是一种“本职工作”,不仅有益于教学和研究,而且也是学者文化情怀的诗性体现,实际上也是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可以激发文学艺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也可以使学术的面孔变得更生动和灿烂一些。思艺先生的诗得之于业余的凝神默想,我想也是接通学术创新的一条内在途径,诗歌与学术汇通于一种综合性的人文视野中。这大概就是学人之诗的价值所在。思艺先生嘱我作序,对我实在是一个难题,却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的机会。我在这里交出的,是一份并不满意的答卷。我想,从读者的感受中,更能反映出这部诗集的价值。这部诗集只是思艺先生一个阶段性创作的呈现,他的诗歌创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倪正芳.耕耘在交叉小径的中国新诗园——曾思艺教授叙事诗、诗剧初论[J].邵阳学院学报,2010,(4):75-78.
[2]谢克强,李遇春等.当代“学人之诗”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世界文学评论,2013,(3):7-17.
A Scholar’s Poetic Heart in Proper Forms ——On Zeng Si-yi’s Poetry Creation
WU Tou-wen
(School of Humanities,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Abstract:For Professor Zeng Si-yi, writing poems is not just an avocation for fun, but also professional taste. Generally, the style of his poems tends to be fresh and graceful with emotions expressed in concise, vivid and philosophic language. The rhythm in his poems flows naturally like harmonious music that leads readers to a peaceful realm. Based on such poetry style, his understandings of society and life show a unique tone. The newly published collection The Afternoon full of Goldfinches—Selected Poems of Zeng Si-yi is a periodic summary of Zeng’s poetry creation. As a scholar, professor Zeng infuses intellectual commitment into poetry creation which is noteworthy.
Key words:Zeng Si-yi; The Afternoon full of Goldfinches (Selected Poems of Zeng Si-yi); scholar’s poetry; spiritual features
收稿日期:2016-02-25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诗文化的多维透视与实践意义”(13YBA151)
作者简介:吴投文(1968—),男,湖南郴州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6)02—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