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以声传情

2016-04-13 20:31:18
视听 2016年8期
关键词:传情广播节目听众

□ 徐 晔

浅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以声传情

□ 徐 晔

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挤占下受到不小冲击,但受益于与生俱来的实时性、区域性、伴随性,以及覆盖广、传播快的特性,广播始终在新的浪潮中屹立不倒。然而,随着广播收听群体的日益庞大,他们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也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利用广播的声音特质做好工作,尤其是如何做到“以声传情”,这是每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在职业生涯中需研究和学习的功课。只有做到了充分发挥广播的特色,充分展示了声音的艺术,才能充分地俘获听众的耳朵,进而“以情动人”,让广播节目更有可听性,让广播的魅力更加历久弥新。

情感表达;声音艺术;真实;传播;优势

一、广播节目主持人表达的优势与短板

要说广播节目主持人表达的优势与短板得先从广播本身的优势和短板说起。广播的特点包括跨时空性、即时性、较强的亲和力、易接受性、多功能性等,其中特别提到,广播既是新闻媒介,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对各种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进行传播,从而也扩展了自身的功能。这是广播本身的优势,它的劣势也同时存在。比如,只有听觉接触,听众对讯息可能产生误判;受众低注意力,通常接触广播时常伴有其他行为,如做家事、工作、开车等;保存性弱,除非录制,否则播出即消失。谈到广播的劣势,我们不难发现,再次提到的一点就是它和受众只有听觉的接触,这再次论证了声音表达的重要,所以,声音表达本身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广播表达如何下手更吸引人?这些都值得探讨。

(一) 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艺术的想象空间

认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表达,首先要说说它的优势。举个例子,说同样一个故事,当表达方式只有声音的时候,这个故事就会变得更有想象力,这就是为什么育儿专家会更推荐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而不是看动画片,这既能拉近说者与听者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听者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地放大,声音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营造的氛围和意境却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利用好声音艺术,会给人遐想的空间,同时给人探究的渴望。有调查显示,受众在接触广播节目的瞬间,最先形成印象的就是声音是否好听,音色是否喜欢,可见声音艺术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性。

(二) 广播节目主持人声音表达的单一局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声音表达”这个被人广泛认作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特色的东西,也会因为它的单一性受到局限。其一,只有听觉接触,听众对讯息可能产生误判。比如,交通电台在播报路况的时候,主持人常会说到“某某大桥双向通行目前基本正常,间歇性缓行”,那么“基本正常”、“间歇性缓行”是什么样子,如果是视频直播有画面,受众能清楚看到,从而作出判断。其二,声音的接受成本低,不容易引起重视。广播收听群体大部分是伴随收听,因为广播解放了大家的眼睛、手,不需要你做什么,听听就可以了,这往往又导致大家对节目内容的注意力相对较低,如何提高大家对声音的敏感度、对节目的认知度,是摆在广播节目主持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这也更凸显出广播主持人“以声传情”的重要性。

二、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以声传情

(一) 广播主持需“掷地有声”,言之确凿

广播主持人要做好“以声传情”,有一个前提,就是导向准确无误,内容客观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管什么时代,做媒体都应是内容为王,因此再如何展现声音艺术,表达情感,都不能脱离正确的导向和准确的内容,否则,这“声”,就是“虚张声势”的“声”,而不是“掷地有声”的“声”。只有传递真知和价值,才能做上乘的节目,如果哗众取宠,脱离实际,缺乏内容,再动听的声音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深入人心。其实,播音主持所进行的主持行为是对文化的传递,主持活动是对文化的构建过程。在传统媒体这一领域,广播节目主持人更要守好这一阵地。

(二) “陌生化”与“接地气”语言的融会贯通

广播节目的语言表达其实比其他媒体的语言表达要求更细致、更特殊,因为这是一个仅靠声音来传播的媒体,必须对文字精雕细琢。

其一,巧用“陌生化”语言。前文当中说到了广播收听的成本低,大家只需要带上耳朵就可以了解信息了,但正因如此,人们的注意力低,为了提高节目的认知度,“陌生化”语言总能帮我们轻叩心房。比如,形容一件事件你非常赞成,主持人说“好,这就对了!”的效果就比“我认为这事做得很对!”来得有力度,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效果哪个更好,大家心中自然有数。广播语言不需要语法全面而周到(新闻播报除外),有时候,一味强调周到、全面就容易让语言声音表达的韵味和意境流失,所以,善用、巧用“陌生化”语言和编排,对节目可听性的提高是绝对有帮助的。

其二,就是常用“接地气”的语言。广播的一个优势在于有一定地域性,往往在同一个地区的人,有比较相似的人文风貌,广播正好能借着这个地域优势走进这群人的生活当中,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办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只有“接地气”了,才能走进受众的心里。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虽然“地方话”不能成为节目常用语,但是听得懂,能做到和受众交流无误,并能说出几句传播度高、特色鲜明的方言,应成为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努力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多留意本地风土人情,节目内容取材多照顾本地是很有必要的,多说“接地气”的话,才能不止“活”在电波中,而像是走到了受众身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见其声,如见其人”。

(三)主持创作需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以声传情”听起来很好理解,就是充分调动声音的可塑性,服务节目内容,引起共鸣,进而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真正要做到仅通过声音就可以实现这种和受众的心灵互动是需要做功课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节目与听众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打开话筒说话前,主持人最好参与到广播节目内容的收集、整理过程,这样可以提前充分地了解节目的内涵并增加自身的情感投入,在进行播音时就可以为听众展现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而不是自我情感的虚假捏造,这样才能使听众自动融入到广播节目的意境中。同时,需要在播音中用恰当的语言和合适的声调来与听众产生共鸣,使听众对声音刺激进行合理加工,再用适当的语调来把握内容进行传播,这样可以给听众舒服的感觉,从而提高节目的收听率。

三、艺术化表达为情感加分

播音主持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创作,它是需要讲究一些门道和方式的,如果前面说到的都是一些共性需要,那么艺术化表达则是一种个性化的要求,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惠州电台交通广播曾经有档法律节目叫做《方圆之间》,一位工厂负责人打来电话求助,咨询员工在公司宿舍洗澡不幸煤气中毒,医疗费用责任如何划分的问题,在嘉宾律师解答完毕之后,主持人表示,“这是一起不幸的事件,分析完责任划分,我们还得给这家工厂负责人竖个拇指,没有逃避没有拖延,而是积极主动地帮员工解决处理,惠州工厂企业不少,希望家家都能像这家企业一样有责任有担当,但更想说的是,这样的不幸,我们再也不希望发生了!”简短几句,让节目除了有严肃的法律还有更多的温情,这就是为情感加分。但如果想要节目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当即再接上合适的音乐作为串接,再辅以听众微信留言的心声和祝福,就更具可听性了,这就是艺术化的表达,多种声音元素的结合,这样为情感加分,更能赢得人心。

四、“以声传情”的表达忌讳

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做到“以声传情”其实是有方法可循的,但一些细节的把握、一些表达的忌讳却也不得不提。其一,忌讳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在做广播节目时除了要有动听的音色之外,还有就是要注意声音节奏和语流速度,一定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人的注意力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因此要学会用语调的高低变化来提高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积极性。其二、忌讳假大空、喊口号和人云亦云的语言模式。“以声传情”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身心活动,只有带着自己深刻的感悟、切身的体会,才能在表达内容的时候投入真情,就可以为听众展现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而不是自我情感的虚假捏造,这样才能使听众自动融入到广播节目的意境中。其三,忌讳一味迎合、丧失格调。现在的传统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有些不惜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如果广播主持人没有大局观念,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去迎合一些歪风邪气,就容易跟风走偏,比如曾经有一段时间港台腔流行,以至于有人刻意模仿,这只会导致节目品味降低,也无法赢得听众真心。

结语

就广播电台行业而言,由于广播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只能为观众展现出自己的声音,广播节目主人声音的运用就是一门艺术,就需要播音主持人通过特定的声音表达技巧来表达或传递某种情感。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既要充分掌握使用声音的技巧,也要在播音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声音来增强内容的感染力,并引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独特的优质音色在广播电台播音中能够占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能通过自身的优质音色为节目贴上特色标签,再加上情感对于声音及内容产生的影响,结合得好,便能让广播节目从“以声传情”,变成“以情动人”。而学会声音的艺术又能够让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1.陈建茹.浅议广播播音技巧[J].新闻传播,2011(6).

2.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志强.广播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技巧和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4.

4.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惠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惠州电台)

猜你喜欢
传情广播节目听众
鸡蛋益人又传情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5:58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4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8年14期)2018-11-13 01:13:08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7
尺素传情,见字如面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涵养身性 珠子传情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2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