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传忠
谈谈初中语文中的生命教育
◎邱传忠
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生命教育这一亮点。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含义和主要内容谈起,简单阐述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在语文课中实施生命教育,并提出了创设适合语文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几种方法。
初中语文;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大力改革,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便能充分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教学方针。然而,该以怎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学生实施全面性的生命教育呢?
近来,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他杀的报道越来越多,触目惊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教育学生多是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忘我劳作……很少教育他们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很少让他们去思考生命意味着什么,以及每个人的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由于对生命的思考不够深刻,导致很多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恍恍惚惚,对生命的态度不够严肃,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我们看着一个个如花的生命在风雨中逝去,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教育对于广大的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课程。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一方面要传授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语文教学也肩负着生命教育的重任。
所谓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一般来说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和健康发展的教育。"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综合众多观点,我们可以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使其养成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阅读的载体是课文,学生只有深刻的感悟和领会了课文内容,才能获得教育。纵观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渗透着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这些文章正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载体。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只有把生命教育穿插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命的含义,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悟作者的四次流泪。当学生在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和作者进行对比,并扪心自问,我们怎么就没有发现生活中父母爱我们的这些细节,我们为什么会漠然地把父母的这些关爱当作他们的责任、当成我们的权利?我们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现并珍爱父母的这些爱的细节。难道非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撕心裂肺的时候吗?的确,读了这篇文章,学生们都感觉到:“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通过让学生反复的阅读课文,并且组织学生发言,畅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达到了生命教育的效果。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位教师真正热爱教育工作和学生,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刺激,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
教师要全身心地关爱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捕捉生命教育的每一个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疏导、化解他们的心结,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生命,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
如果希望学生热爱生命,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主要通过课堂互动来传递给学生。
因此,教师应善于控制属于自己的、负面的、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绪,应尽量少地掺入个人对人生片面的、肤浅的、表面的、或某个阶段的某种状态下的感悟。在教育的平台上,这些情绪化的感悟,带给学生的将是最直接、最感性,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影响。
由于社会上各种不利风气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心理上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珍爱生命,生命为什么是重要的。所以说,为了让学生能够热爱生命,就需要家长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平等为基础,以愉快的课堂气氛为保障,从而让学生明白人活着是能够创造很多价值的,人也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老师也要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并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帮助,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逐渐的健康起来。例如现在的新闻报道中,有很多关于学生身残志坚还在学习的例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自体验,以便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
生命在生活的点滴中延伸,生活的点滴构成了生命的内容。学校是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也不能忽视社会和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意义。学生除了在学校的学习而外,还要在生活这个大“教科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和学科知识一样,不仅仅渗透到课文的思想内涵之中,它还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有所体现。生活就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库”,里面不乏生命知识的内容,学生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且能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总之,让学生能够正视生命,对生命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正是因为语文这门科目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从而才能在语文的教学中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
[1]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曹月霞.寻求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D].苏州大学2009.
[3]叶继生.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驿前中学 3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