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芳
浅谈中学语文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张小芳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语文老师担负着塑造学生的纯洁心灵、教育他们热爱和珍惜生命的重任。语文就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学科,她以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厚积淀来孕育和滋养新的生命。
中学语文;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教育形式,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即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说到底,生命教育即为“人”的教育,它更加关注认知、情感、意识等核心内容,是一种较为理想化和人性化的教育。语文本身就是人文主义情感居上的,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命态度,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背景来展开对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花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一般来说,生命教育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一般是指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就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提升,展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指关于所有生物的生命的教育。学校的生命教育则侧重于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从而让学生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珍惜和尊重生命,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充满爱心,使他们获得人格上的全面发展。
《花未眠》让我们从自然生命的生存状态看到了我们自身的生命。《斑羚飞渡》中,“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老羚羊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震憾着人类对于生命的体认。《我与地坛》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在自然生命的感召下,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可爱,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终于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走了上新的人生道路。
生命可爱,是因为生命很精彩。烛之武、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李白、苏轼的狂放与豁达,霍金、保尔的坚忍与成功,杜十娘的果敢与决绝,他们都是用生命绽放的奇葩。每个生命,不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缺的。都能成就自己的精彩。受过宫刑的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失去听觉的贝多芬谱出了《命运》,聋哑艺术家邰丽华演出了《千手观音》。可以说,只要自己不放弃,生命就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都能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生命可爱,还因为生命的能量巨大。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杜鹃啼血、苌弘化碧、窦娥屈死的故事感天动地。勾践为了生存,为了复国,“卑事夫差”,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颂歌。马丁·路德为了黑人能够“平等”、“自由”地生存,到处奔走演讲,用生命擎起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大旗。他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罗密欧与朱丽叶年轻的生命融化了两个封建家族的仇恨;刘兰芝与焦仲卿坚贞的爱情宣判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他们在中外文学史上共同谱就了一曲青春生命的绝唱。
大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句话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当作最珍贵的财富。”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有着丰富的个性和完整性,是多元化的存在。学生最佳发展与健康成长,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与所在学校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生命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理论,而是教育的精髓所在。众所周知,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语文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内在生命,拓展其精神空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我们要把专制的课堂民主化,封闭的课堂开放化,死板的学科内容生活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好、处理好突发的生成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和“有生活”的语文。
由于学生尚处于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很难做到理性、深刻,这就需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来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进行诗朗诵、以生命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播放与热爱生命有关的电影等等。各种各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的美好,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生命本身为依托的,一旦丧失了生命就根本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诗词,例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它们真切地诠释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热爱,即使困难重重依然要坚定地走下去。积极地组织这些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能够广泛地开启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寻找生命的意义。
人们常说,生命无价。是的,生命之花是那样的美好,又是那样的宝贵,因为它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悲哀地发现,有些学生对生命的态度根本不是珍惜和热爱,而是漠视和践踏。有的学生因为情感受挫而选择绝食、自残甚至自杀,有的年轻人因为工作难找而失去生活的勇气,甚至有小学生因为作业过多而相约跳楼,更有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冲突就举刀杀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情景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冰冷的理性的知识和每一次考试的高分吗?而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老师又应该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之外,给学生一点怎样的精神养料以呵护他们的生命健康成长呢?我想,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要让学生明白,生命需要用心呵护,珍视它,爱惜它,绝不可随意破坏、践踏甚至杀戮或抛弃生命。要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学会敬畏别人的生命。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应联系学生实际、教材内容,适时渗透;不可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语文教师应在三年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贵在坚持,常抓不懈,方能有效。
[1]郑群英.让生命之花悠然绽放——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语文新圃.2007(01).
[2]冯建军.生命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J].河南教育.2006(12).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三中 3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