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勇
初中数学易错题的解析与思考
◎王义勇
在数学习题的解题过程中,因为题目本身或者其它客观原因会干扰学生顺利完成解题过程,使学生们的解题过程产生错误。分析研究这些错误的原因,能够使解题错误发生的机率大大降低。本文就解题的错误原因展开分析与研究。
初中数学;易错题;解析思路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存在着不能快速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而且教师对于讲题过于重视,并未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这就会造成许多学生面对易错题时理解不够,且自身数学知识体系不完善与不扎实,从而对学生数学推理的可靠性与精准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在对下面这道“因式分解”题的概念理解时,许多学生会常犯一下几种错误:
(1)因式分解a2+b2-2ab-1
容易错解为:原式等于(a-b)2-1
分析错误原因:学生只是将原式中的部分数字进行化解是错误的根本原因,这造成学生对原整式化成积的忽略,这种题型,是初中数学中学生易做错的题型之一。
(2)因式分解(x+2)2-(2x+1)2
容易错解为:原式等于(x+2-2x-1)(x+2+2x+1)=(x-2x+1)(x+2x+3)
分析错误原因:学生在做题时并未彻底分解第一个因式(x-2x+1),彻底分解之后应该为(x-1)的因式,学生在做这类型的数学题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与概念掌握不扎实有直接关系。
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只着眼于题设中已经给出的明显条件,缺乏挖掘题目中所隐含条件的能力,特别对某些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往往因考虑问题不严密,致使解答时出现了不完美,因而出错。
例如:在解关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有关习题中,学生经常会忽略考虑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根的判别式△≥0、顶点位置等这些隐含条件,致使解题时出错。
例1: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因为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0,即>0,解得k>-3
分析:由于忽视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即,故出现错解。
例2:已知二次函数y=2x-4x+1,求当0≤x≤5时,y的变化范围.
错解:当x=0时,y=2×0-4×0+1;当x=5时,y=2×5-4×5+1=31.
所以当0≤x≤5时,1≤y≤31.
分析:错解的原因是对二次函数的性质缺乏了实质性的理解,忽视了抛物线顶点的位置.事实上,在抛物线对称轴的x=1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于是当0≤x≤1时,y的范围是:-1≤y≤1,而在抛物线对称轴的x=1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于是当1≤x≤5时,y的范围是:-1≤y≤31,因此综上可知:当0≤x≤5时,y的变化范围是-1≤y≤31.
公式是解数学题的基础,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能够掌握并灵活应用公式。有些学生学习公式时死记硬背,看似会用公式,实则对公式不熟悉,对公式的理解只限于表面。极容易因为新旧公式的前后干扰,造成所学知识混淆而产生错误。
例如: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①(a+b)2=a2+b2;②(x-4)2=x2-4x+16;③(5a-1)(-5a- 1)=25a2-1;④(-a-b)2=a2+2ab+b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B或C或D
错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灵活应用。
①(a+b)2应等于a2+2ab+b2,而不是a2+b2。中间一项是两数乘积的2倍,不能漏掉。
②(x-4)2应等于x2-8x+16,而不是x2-4x+16。中间一项是两数乘积的2倍,不能漏掉。
③(5a-1)(-5a-1)应等于1-25a2,而不是25a2-1。-1在两括号中符号没变,相当于公式中的第一个数,5a在两括号中符号改变了,相当于公式中的第二个数。先改写成(-1+5a)(-1-5a),就不难做对了。
正解:A
纠正措施:在教学时,绝不能简单的把公式抛给学生。应重视公式的形成过程,通过推导、数形结合等方式,应重视公式的形成过程,通过推导、数形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体悟公式的本质特征,从而增强学生应用公式的能力。
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根据自身的解题经验,会不知不觉地误将一些自己默认的条件附加在已知题设上,或者是将一些根据特殊情况得出的结论作为解题的依据,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想当然,会自己制造出某些来路不明的条件附送在已知条件上,当这些条件轻易去用时,自然会出现某些不合理、不严密的结论,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例如: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这一性质解题时,学生容易忽略等腰三角形这个前提条件。
例4:已知,如图3,在△ABC中,D为BC中点,AD平分∠BAC.
求证:AD⊥BC.
错证:∵AD为BC边上的中线,AD平分∠BAC(已知)
∴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分析:因为学生在解题时,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这一结论已经耳熟能详,但忽略了“三线合一”运用的前提是此三角形必须为等腰三角形,因此在解题时往往会把等腰三角形这个条件附加在已知条件上,从而导致错误解.
此题的正确解法思路不唯一,但不能直接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BD≌△ACD.
思路一:从“中点延长法”的思路去考虑,如图4,根据证明△ABD≌△ECD(SAS)后再证明.
思路二:应用“中点延长法”,证明四边形ABEC为菱形,根据菱形性质,从而得证.
思路三:可以作DE⊥AC于点E,DF⊥AB于点F如图5,根据AD为中线得S=S,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DF,从而得证.
这种类似的错误主要是默认了已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原因是学生思维有一定的障碍,他们在已知的图形中没有想到运用辅助线,找不到全等的条件,故会想当然地附加条件来证明全等。
解数学题一定要严谨、周密,既不能“丢解”,又不能“增解”,许多题目中,命题者经常会刻意设置陷阱,以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易错题”作为范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习题缜密、周全的分析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二中学 3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