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颖
在英语课上,他成功了
文/杨 颖
四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完了主题课文“What colour is it?”。与往常一样,我将同学们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然后自愿上前表演对话。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每次提问都不举手,有时叫到他,站起来都结结巴巴。在几个同学表演完对话后,我叫了他,不过没有让他表演对话,而是请他朗读主题课文,可他又像前几次一样,因紧张脸涨得通红,读起课文来很吃力,且出现多处错误,引得同学们窃窃私语,他自己也窘得低下了头。我看了看全班同学,对他说:“你完全有能力读好这篇课文,可能是你紧张的缘故。Take it easy. Try again. I believe you will succeed!别紧张,再来一遍,我相信你一定会读好!”说完,我帮他纠正了刚才的错误,并范读了一遍,然后让他又朗读了一遍。这次虽说不上很好,但与第一遍相比,有了明显进步,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他异常兴奋地坐下去……
课后,我找他谈心。原来他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沉默寡言,不爱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原因是他原先上课时不知道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但是为了避免其他同学瞧不起而丢“面子”就每次都举手。可是连续几次被老师提名回答问题均出错或答不上来后,其他同学就有点瞧不起他。久而久之,他的信心丧失殆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经常和他谈心、聊天,渐渐地他对我有了好感和信任。我和他约定,当我提问时,为了避免其他同学瞧不起他而丢“面子”,每次他都举手,只有在他能回答问题时(通过眼睛交流,如他能回答我的提问,当我注视他时,就和我对视;否则就低头或躲开我的眼神),我才叫他回答。多次成功回答问题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和尊重,学习积极性大增,成绩也很快赶了上来。
一个班级,总会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成绩优秀学生,吸收新知识快,学习积极性高,对知识极为渴求。相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言,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因素、后天生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异,学习效果明显落后于成绩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大都缺乏自信心,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常受到同学、老师等周围人的有意无意忽略,甚而招致同学们刻意挖苦、讽刺和歧视等。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焦虑、自卑甚至恐惧心理,从而学习情绪低落,厌学和抗拒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如何关爱上述两种类别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是我们教师须重视的问题。在平时的小班化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法。其中分组教学法是在班内组成相对固定的小组,进行会话练习。这样,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练习的机会,学生的活动量也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高,非常投入,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充分地体现了“在用中学”的英语教学原则。它给人数少的班级的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体会到学习英语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或不太爱开口讲话的学生,我运用鼓励教学法及个别指导法,经常给他们创造表扬、鼓励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味到被表扬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意提问他们一些内容较简单的问题,或者在表演对话之前有意安排他们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表演时一举成功,教师当众表扬他们,这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实施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育人观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机会。在教学中应重视个体差异,力求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如本案例分析中所提到的分组教学法、鼓励教学法、个别指导法等),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更有效地完成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好的更好,中等的得以提高,后进生不掉队,从而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