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的重复叙事艺术

2016-04-13 15:13周冰清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重复叙事

周冰清(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出埃及记》的重复叙事艺术

周冰清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重复是《圣经》叙事方面的一大特色,在《出埃及记》中重复艺术的运用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叙事话语的重复、叙事模式的重复与意念的重复三个方面。对《出埃及记》重复叙事艺术的分析,了解古希伯来作家的叙事技巧,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启发。

关键词:《出埃及记》;重复;叙事

《出埃及记》是《旧约》中很重要的一卷书,也是在律法书中所着力记载的一卷书。《出埃及记》主要记载了耶和华拣选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逃离埃及的故事。在离开埃及走向流蜜与奶之地迦南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与挫折,耶和华多次施以神迹拯救他们,使以色列人由奴役走向自由,从而使以色列人也更加认识到了上帝的大能。《出埃及记》中丰富的情节和宏伟的场面,让人读起来不禁心潮澎湃,其中在叙事方面所运用的重复手法更让人印象深刻,本文就着重对本卷书中的重复叙事艺术进行分析。

重复是《圣经》叙事艺术方面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圣经文本的内容来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听者并给予听者深刻的印象,就对重要的内容进行重复叙述。民间文学由于口头的传播方式,虽然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稳定性的特征,“形成了世世代代袭用的比较固定的艺术手法和格式,相同的词语、相似的句式、相仿的段落,以及惯用的迭词和不变的套语,反复出现在作品中”[1](P111),重复的叙事手法就成为了早期希伯来民间文学作家的创作规范。同时,圣经文本的重复叙事手法还受到希伯来诗歌的影响,古犹太人的最初的文学创作是诗歌,作为诗歌基本体裁的平行体经常运用重复的手法。圣经中的叙事散文自然会受到早期诗歌的影响。《圣经》中所运用的重复叙事艺术很复杂,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从叙事话语的重复、叙事模式的重复、意念的重复三个方面探讨《出埃及记》的重复叙事艺术。

一、叙事话语的重复

叙事话语的重复,在《出埃及记》中有几处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耶和华第一次在荆棘火中向摩西显现时,就直接向摩西介绍自己身份“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3:6);当摩西对神的身份有疑问时,耶和华回答中两次提到了:“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3:15、16);摩西害怕以色列人不相信他的话,耶和华让摩西变杖为蛇,又重复了相同的话语(出4:5)。耶和华拣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第一次向摩西显现时,耶和华直接表明是摩西祖先的神,这时摩西的心里对神是恐惧的,害怕看见神;当耶和华让摩西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时,摩西先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然后是对神身份的质疑,耶和华的回答中便两次重复自己的身份加以强调;接着摩西仍然认为以色列人不相信他,耶和华就显示神迹变杖为蛇,又一次重复是以色列祖先的神。直到此时摩西心里的疑问才得以消除,认定了耶和华的身份,坚定了对神的信仰。摩西的心理由一开始对神的恐惧到对神的信仰,就在耶和华一次次重复的话语描写中巧妙地展现了出来。同时,在耶和华和摩西问答的对话中多次重复这样的话语,叙述者这样描写的目的就是起强调的作用,强调耶和华的身份和地位,坚定百姓对耶和华的信仰。耶和华让以色列人牢记耶和华是你们祖宗的神,你们也要和祖先一样世世代代都要信仰神。并且这些重复的话语都是通过耶和华神的口亲自说出,更增强了话语的权威性和崇高性。

话语的重复还表现在第13章摩西对百姓的教诲中,摩西的这段话语虽然内容不是很长,但却多次提到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去(出13:3、9、14、16)。虽然不是逐字完全相同的话语,但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在这一日以色列人逃离了住了430年之久的埃及,由奴役走向了自由,摩西在对百姓教诲的话语中多次这样的重复,就是强调耶和华的大能,并让以色列人谨记在这一天是耶和华拯救“我们”脱离了苦难,坚定以色列人对神的信仰,并要世世代代牢记耶和华的拯救和教诲。此外,还有固定话语格式的重复,在耶和华将要降灾于埃及之前,吩咐摩西转告法老的话中,重复使用了多次:容我的百姓去,好侍奉我,你若不肯容我的百姓去……(出8:1、2、20、21,9:1、2,10:3、4)这样的叙述既引出了即将发生的灾难,又使十灾的情节给人在平行中程度逐渐递进加深的感觉,更显示了上帝的神圣和大能。在叙事话语的重复中“不管是完全重复还是有所更改,在反映情景之间的异同上、描绘人物上以及强调主体和概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2](P243)。话语的重复看似啰嗦繁琐,却可以起到强化记忆和强调主题的作用。

二、叙事模式的重复

情节的叙事模式的重复在《出埃及记》中表现的很典型。其中耶和华降十灾于埃及,有水变血之灾、蛙灾、虱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以及头生子之死,最终投埃及人在海中,使以色列人逃出了埃及,走向了自由。十灾的描写都是相同的叙事模式:耶和华降灾惩罚埃及,法老的心刚硬不允许以色列人离去,然后再次降灾,法老还是不容以色列人离去,再降灾……虽然是相同的叙事模式,但十灾并不是完全平行的,而是灾难一次次的加重。这样重复的叙事描写,并没有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反而能引人入胜,更表现出出埃及的艰难,使我们更加关注和心系以色列人的命运。并且耶和华降十灾是以展现“神之大能”为叙事的中心,正如文中耶和华所说的“我要使法老的心刚硬,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迹奇事”(出7:3),多次降灾显神迹的目的就是显示神的大能,让以色列人及其后人知道耶和华是你们全能的神,你们要信仰全能的神。同时,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家格雷马斯在他的著作《语义结构》中,认为二元对立是叙事作品的最根本的深层结构,他将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按其功能分为三类对立的行动者:主体与客体、发送者与接受者、帮助者与反对者。在耶和华将十灾于埃及的这一故事中,主体是以色列民众,客体是逃出受埃及的奴役,帮助者是耶和华和耶和华拣选的带领者摩西,反对者就是法老。法老和耶和华、摩西是相互对立的,法老作为反对者,屡次阻碍主体追求客体,这样就衬托了帮助者的形象。十灾重复的叙事描写,不仅是彰显了神的至高形象,也彰显了摩西的崇高形象,摩西虔诚地信仰耶和华,不畏法老的阻挠,在耶和华的帮助下带领以色列人逃离了埃及。此外,这样一次次重复的叙事情节,也表明了人类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与艰辛。

在出埃及后,向流着蜜与奶的迦南地行进的旷野途中,百姓屡次向摩西、亚伦发怨言,也属于叙事模式的重复。行至玛拉时,水苦不能喝,百姓向摩西发怨言,耶和华让摩西把树丢在水里,水变甜;行至旷野时,以色列民众向摩西、亚伦发怨言没有肉吃,耶和华使鹌鹑飞来,地面上有吗哪;在利非订安营时,百姓与摩西争闹,没有水喝,耶和华使摩西击打磐石出水。耶和华在百姓危难发怨言时,多次施行神迹拯救百姓,这样的情节和“耶和华降十灾”是同样的功能,也是为了显示神的大能和神对百姓的爱,让以色列人知道耶和华是位全能的神,你们要跟随神。“事实上,圣经故事之所以采用某些特定的结构模式,往往是因为作者要更好地传达神学教义。”[3](P385)在《民数记》也有百姓发怨言情节的重复描写。行至巴兰旷野时,百姓又发怨言,耶和华让火在他们中间焚烧;在窥探迦南地之后,有探子向以色列人报恶信,民众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要回到埃及去,耶和华发怒要用瘟疫击杀他们,摩西为民祈求神的赦免;耶和华使可拉党受刑,民众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你们杀了耶和华的百姓了”(民:16:41),神使瘟疫在百姓中发作,死了一万四千七百人;在绕过以东地时,百姓因为道路难行,向摩西和神发怨言,耶和华使火蛇咬他们。可以看出,《民数记》中百姓发怨言的情节模式和《出埃及记》中是不一样的,在《民数记》中百姓发怨言时耶和华不是拯救,而是要惩罚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埃及和旷野看到神所行的神迹和荣耀,却依然没有坚定对神的信仰,仍然怀疑神。神本是要救他们脱离苦难走向流蜜与奶之地,他们却稍有困难就想回到受奴役的埃及之地,多次试探神。神这时的惩罚,就是表现神的权威,以及用惩罚的方式来教化百姓,使百姓重新坚定信仰。

此外,“百姓发怨言”这样重复的情节,也可以显现出领导者摩西的高贵品质,是他要带领以色列人走向希望之地,他身上背负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但他坚强地承受着这一切。民众发怨言时,他要安抚百姓,祈求神的拯救;在上帝发怒惩罚犯罪的百姓时,又请求上帝赦免百姓。

三、意念的重复

“意念重复是指某种意识、观念或思想多次出现”。[3](P363)《圣经》毕竟是一本宗教文学作品,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宗教信仰,传播宗教的意识观念。作品就必须为意识形态而服务,而意念的重复就恰好做到了这点。在《出埃及记》中关于制造帐幕等其他圣物和祭司穿戴的描写,十分详细,并且这些段落前后的描写几乎是完全重复。只是从25章开始的引导语是上帝吩咐摩西说“你要用……”从36章开始转换成了“他用……”或者“以撒亚用……”,其他的内容除了少许句子有些不同外,就是完全的重复叙述。弗莱把这些重复的描写称之为“细节的重复”,认为“这种重复主要是给为了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感到正在做的事情的重要性,而这里使用的传统技巧与口头文学的传统技巧是很接近的”[4](P274)。张朝柯认为帐幕制造的描写属于“非文学性的插话”,而“无论是文学性的插话,还是非文学性的插话,都发挥了一个共同的作用:宣扬了耶和华是无所不能的人类主宰、强化了独尊耶和华的一神信仰。”[1](P114)其中重复帐幕的制造就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因为帐幕的角色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人中间的居所的功能,象征着与神同在。重复与神同在的地方,就是强调神的地位,就是强调神在以色列人们心中的至高无上,以及坚定以色列人信仰神的观念。还有制造祭司穿戴的细致描写,虽然只是制造外在穿戴衣物的重述,但其实是强调为神献祭的重要性,而最终目的是冕牌上所刻着的“归耶和华为圣”(出28: 36,39:30)。

“一神论”的思想在《出埃及记》中也多次重复出现。不能崇拜偶像和其他的神,只能信仰耶和华这唯一的神。耶和华将埃及人投于海中,使以色列人逃离了埃及,摩西和民众歌颂耶和华唱到:“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谁能像你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出15:11)“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出15:18);还有摩西的岳父叶忒罗说出“我现今在埃及人向这百姓发狂傲的事上,得知耶和华比万神都大”(出18:11)。这些都是通过他人之口赞扬耶和华的神圣,实际上直接暗示了“一神论”的思想,耶和华高于任何神,没有其他的神像耶和华一样万能,所以人们要信仰这唯一万能的神。此外,通过耶和华之口亲自传达的“一神论”思想,在文中也多次重复提到。在”十诫”中就明确提出了一神观念,“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出20:4),“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20: 5);在耶和华再次说到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地时“你不可跪拜他们的神,不可侍奉他,也不可效法他们的行为,却要把神像尽行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出22:24);还有亚伦在百姓的要求下做牛犊作为神像事件的描写,这一事件又直接引出了“一神论”思想的再次强调,百姓违背了神的旨意去祭拜牛犊,耶和华发怒要杀百姓,并且不与百姓到迦南地去,摩西祈求上帝赦免百姓的罪,耶和华就再次吩咐摩西”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出34:14)、“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出34:17)。如此重复,使“一神论”的思想在《出埃及记》中得到了着重的传达。

四、结语

《出埃及记》中所运用的重复叙事艺术手法既巧妙又精彩,通过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希伯来作家的创作技巧,以及重复叙事艺术运用的目的、所传达的神学主题和意义。重复性叙事不只是运用在《出埃及记》中,而是贯穿于整部《圣经》之中。对《出埃及记》这一卷书的重复艺术探讨,也有助于我们对整本《圣经》的理解。同时,重复性叙事作为圣经文本叙事方面的一大特色,自然会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创作提供借鉴。所以,对圣经重复艺术的研究对后世西方文学的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朝柯.《圣经》与希伯来民间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2]西蒙·巴埃弗拉特.圣经的叙事艺术[M].李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王占峰]

作者简介:周冰清(1992-),女,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收稿日期:2015-10-14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3-0081-03

猜你喜欢
重复叙事
重复衍生间的变与不变
重复与对比:《活着》的叙事策略
创伤书写之“重复”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