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林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网络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陈旭林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网络微时代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个人观和政治观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网络微时代的背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需不断的适应新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变化和改革,努力的开拓和探索网络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思维,促进网络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机遇
1.1 西方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试图利用网络信息影响我国正确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西方国家,例如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较快,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树立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思想价值观有所区别。但是西方大国利用网络微时代的背景对我国公民的思想观念进行渗透,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挑战。(1)网络微时代背景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提供方便和机遇。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一直视中国为强敌,他们制定出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方针,不断的对我国渗入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和价值观、人生观。利用网络微时代的传播的快捷,对我国公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扭曲和瓦解。(2)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信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和入侵,基于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超的科技技术,刻意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的差距和垄断高科技信息资源,试图于全球推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政治理论。(3)网络的跨地域跨空间的特点使得西方大国大力推崇他们的思想教育观,例如,性自由,传播糜烂错误的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了坏的榜样,对我国优良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的传承产生消极的作用,影响了我国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1.2 网络微时代的负面信息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
1.2.1 网络微时代是个虚拟化的背景,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现象发生,在一些方面影响了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的开展。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网络却可以发挥其虚拟的优势并将虚拟的信息逼真化,例如,网络游戏,高校学生处于贪玩的年龄段,自控能力不高,容易出现玩物丧志的状况,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不利于高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学生长期处于网络微时代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脱节,容易形成自私、自负、不善于交际的不良性格,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难度。
1.2.2 网络微时代背景下缺乏完善和成熟的网络法律制度,高校学生利用网络违反法律和不道德的行为越来越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顾此失彼,疲于应对,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解决此问题。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言论自由的平台,导致网络微时代的无效信息、虚假信息遍布,网络信息的大肆宣扬容易造成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侵犯肖像权、知识产权等隐性犯罪行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的加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提升高校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观。
1.2.3 网络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高素质工作者。网络微时代传播的信息具有高黏度和冲击力,短时间内就能博取民众的眼球和关注。其网络信息涉及面广,包含了文化的千罗万象,是知识的海洋,最重要的是网络信息更新快,杂。因此,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深度的思维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充分的利用网络微时代的特征和优势,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对高校教育的效果起直接作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一般掌握更多的权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升了教育者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知识形象和教育地位,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掌握的信息可能相同,甚至新一代的高校学生接触的信息多于教育者,因此,削弱了教育者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2.1 加强高素质思想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创建
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需具备这些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和专业素质,网络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者还有一项必不可缺的素质——网络信息素质。即思想教育工作者需具备敏锐的网络信息嗅觉、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和高尚的网络信息道德观。因此,高校应重视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创建一只包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维护者的团队。这只团队不仅应具有丰富博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涵养,还应具有熟练地网络信息技术能力。高校应不断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的培训,不断的改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队结构,避免腐败懒散的现象发生,积极的宣传高校的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等以吸引一批的高素质的既具有高度思想政治觉悟又具有熟练网络技术的新型人才,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
2.2 改进传统的“两课”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两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网络微时代背景下,需不断的充实“两课”的内容,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利用网络的优势,把“两课”的课本理论知识制作出具有趣味性、思想高度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的自主、交互和协同式的学习。网络教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形象和具体,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工具,可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系统的呈现、抽象的知识点具体直观的表达、枯燥的知识点增添一定的趣味性,有利于高校学生思维的开拓,有效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此外,高校可利用网络的优势开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课程,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功能。学生积极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还能指引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辨别网络信息的好坏是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觉悟能力。
网络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高校应以积极的心态认清网络微时代给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利用网络微时代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广泛性和共享性,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的引入具有纯属的网络技术能力和丰富的思想政治知识的人才,便于适时的引导、监督和规范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
[1]徐素华.论网络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1,06:41-42.
[2]郭嫄.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创新[J].南方论刊,2012,07:56-58.
[3]何碧如,何坚茹,叶柏霜,俞林伟.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 85-87.
1004-7026(2016)15-007源-02
G64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5.055
陈旭林(1985.7-),男,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硕士研究生,应届生,研究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