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的分类定位与层次结构调整
——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2016-04-13 09:02何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结构大学生

何丽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我国高校的分类定位与层次结构调整
——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何丽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特别是高校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十分混乱,由此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有人认为,高校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种耦合关系,高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甚至于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等同于就业水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耦合关系很难得到验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根本无法实现。相反,基于国际教育比较,量化分析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宏观目标,正确处理政府、高校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我国高校优化类型与层次结构的正确方向。

高等教育分类定位层次结构大学生就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普通高校数量由1979年的598所增加到了2014年的2542所,在校大学生由85.6万人扩大到2547.7万人,毕业生人数也从16.5万人上升到了698万人。这确实有利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力的智力支持。

但是,伴随着规模扩张,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却十分滞后[1][2],特别是,受现行管理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出现了严重的趋同、攀高现象,高等教育体系的类型和层次结构比较混乱[3][4],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培养的同质和市场脱节,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显然与“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规划目标相悖。

因此,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怎样发展,特别是如何分类定位高校发展,或者说如何构建稳健、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就成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也是决定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考察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类型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比较方法,对高校分类定位和层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如何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完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结构调整的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2014年教育经费投入总额达到32806.46亿元。高校招生规模实现了持续扩张,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专科生,2014年的招生增量都是1990年的10倍以上[5]。但是,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调整并不显著,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制约作用。这种结构调整的相对滞后,导致很多高校定位模糊,片面追求高层次,相互交叉,重叠严重,其类型和层次划分完全不能反映社会的实际需要[6]。这直接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与技术工人“用工荒”相并存的悖论式现状。而且,在这种就业状况下,对于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怎样学习才能顺利实现就业,在校大学生普遍产生了困惑,由此所带来的就业功利式学习方式也严重降低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现有研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育、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模块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以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支撑基础也必然会导致高效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别[7][8]。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人均财政投入为58548.41元,湖北省为11086.72元,前者是后者的5.3倍。第二,“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体制。目前,我国超过80%的院校是由省级政府负责管辖,以省域为单位的区域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基础。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发展差距的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强化高校空间布局结构的不平衡。所以,目前在校大学生规模,显著表现为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地区大于人口稀少地区的总体态势。第三,大学生就业分布的空间差异。当前,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是应届大学毕业生首选的就业目的地,很少有人愿意到西部地区。这种重东部、轻西部的就业空间布局,必然对各地高校的招生和发展产生差异化影响,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了更为显著的地区差距和“区域化”烙印。

(二)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不合理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中涉及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它是保障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所以,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不均衡,必然会导致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差异。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区域重点与非重点院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集中财力和社会优质资源优先创办一流大学,是前期国家基于经济条件、国民素质及国情提出的重要举措,但现今却导致同一地区政府更倾向于对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扩大经费投入,而忽视了对非重点学校的投入,进而造成了过度扶持名校的现状,愈发导致校际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第二,学科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是高校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重理轻文,理工科经费占比远远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第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长期以

来,由于学历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我国高等教育“类”的意识淡薄,没有明确划分。而受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的影响,近年来高校的综合化、趋同倾向更加明显。特别是,部分专科院校为满足扩张的需要,不仅没有转型发展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专科教育,反而升格为一般本科教育,并且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大量开设低成本的文科专业。这种高校办学的学科交叉、重复、攀高现象,显然不利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级、各类人才。

(三)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机制不合理

为了保障区域高等教育的有序运转,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制度。目前,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同期状况相比,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科定位、层次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受到了非常严格的限制,高校即使意识到专业设置需要调整,也没有发言权。在这种制度安排中,有些高校即便争取到一些话语权,但在相关结构调整之前,也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多次论证和反复沟通。大学生的高校学习期一般为3年或4年,这种结构调整机制必然导致高校的人才供给和市场的劳动需求不能及时匹配,由此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仍将日渐凸显。因此,政府与高校必须明确各自的权利,并担负起各自的责任,由此才能构建起合理的教育结构协调机制,实现区域社会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合理

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必须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建立起科类、层次、类型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系统并不合理,呈现出无序与有序发展模式相并存的现象。从高等教育规模、经费投入水平及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来看,各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比如“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发达的经济—很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产出水平”相一致的模式等等。造成这种多样化发展模式的原因,恰恰是很多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市场经济没能完全匹配,没有真正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结构调整的相对滞后,必然限制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我国仍然保留着多层次的生产技术结构,这种生产技术结构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供给,进而要求构建合理的高校类型和层次结构[9]。因此,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索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已经成为各方共识[10]。但是,怎样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结构,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仍然需要更为细致的经验研究。

二、高校分类定位与层次结构调整的目标

对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是一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该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以就业容量和就业岗位数量作为重要依据[11]。二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种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等同于就业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12]。在理论上,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确实存在耦合关系,但高校办学的“学术漂移”和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漂移”,使这种耦合关系很难得到验证[13]。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指他们能否找到工作,而且还包括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是否稳定以及能否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等等。其次,大学生就业会受到很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影响,所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否显著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即使从复杂的内涵和多元化的影响因素出发,高校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关系也很难存在,由此探寻高校结构调整的目标更是不从谈起[14]。这也就是说,基于就业水平,并不能得到关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可靠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根本无法实现[15]。

其实,无论是否以就业为导向,这里都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即在现有条件下,人才培养质量能否被我们准确衡量。欧洲各国曾经对雇主进行调查,以考察高校毕业生的“可雇佣性”,但是这种“可雇佣性”也很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判断标准。这是因为,根据调查结果,通用性能力而非专业技术知识,是决定大学生“可雇佣性”的主要内容。这也就是说,对雇主而言,专业技术知识只有在工作之后通过在职培训而获得,高校应该做的应该是对通用性能力的培养。如果这种情景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我们传统使用的各种标准,显然都不适用于高

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判断,以任何现有标准来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都会显得盲目而不科学。这时,面对现代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集权式计划的教育结构调整就变得更不完备,所以应该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高校自身以市场需求作为结构调整的风向标。这样才能迫使高校更好地分析社会人才需求,以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去应对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16]。

正是基于此,很多学者提出,通过国际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规划目标,也许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在国际范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降低几乎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17]。这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与我国相似的教育发展阶段,也进行了方向相近的高等教育改革,它们不断进行的教育结构调整,基本保障了高等教育与经济体系之间的良性动态调适关系[18]。

当然,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体制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并不一致,而且无论哪种做法,好像也都没有取得原来设想中的成功。例如,在政府的均衡化策略引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和结构调整不断得到强化,而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高等教育在分类定位上就一直很不明确。但是,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还是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宏观、大体平衡提供良好的借鉴。使用国际比较方法,第一,可以对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做出综合判断。比较研究要求研究对象之间要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所以并置分析是比较研究的初始阶段,这就是要确定研究对象的可比性,即“根据什么来进行比较”。第二,在分析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教育与社会系统间的结构功能关系,由此能够为我国高校的类型和层次结构调整提供系统规划。无论是适应社会变革,还是引领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之间都应该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就使得教育发展过程在各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为我们通过国际教育比较,探讨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结构提供了某种基础和准则。第三,通过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还可以谋求适度超前的发展,以充分发挥教育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这样,通过国际教育比较,总结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然后根据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高校的类型和层次结构进行前置调整,就可以发挥高等教育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目前,很多学者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偏好于揭示各国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律[19]。这是受到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目的是在各国教育发展中寻求普遍的一般化规律,以反向指导各国的具体教育实践。其实,这种努力注定是徒劳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是实践性理论,它只是为教育发展提供努力方向和行动规范。由于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情景不同,教育理论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民族性和多样性,同一个教育问题可以具有多个解决答案。因此,比较教育研究只能得到一种可以参考的行动纲领,而不能产生对具体实践的直接指导。甚至,有学者提出,理解才是比较教育的主要功能,比较教育研究不能以寻找普遍规律为方向,只有在理解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发现本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20]。

总之,由于探索统一的教育规律存在着种种困难,所以通过国际比较教育研究,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此确定教育结构调整的合理目标,似乎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最佳选择[21]。虽然各国产业结构与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这种比较教育研究的解释力很有限,但其中不乏相对合理的单项认识,可以为我国高校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22]。另外,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要小,具有更大的可比性,所以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教育的比较研究更符合“本土化”要求,正越来越受到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视。并且,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探寻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也可以得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机制借鉴。

三、高校分类定位与层次结构调整的有效机制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目前在发展规模上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但是在发展质量上仍然不能称为世界强国,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校结构的不合理。例如,截至到2015年5月,我国高等学校的总数为2845所,而普通高等学校为2553所(包括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占比达到了89.7%。相对而言,成人高等学校的数量为292所,只占到高校总数的10.3%。所以,要实现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首先要做的就

是,对我国高等院校进行科学分类,以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高校的分类定位与层次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高校的自身问题,而且还涵盖了政府、社会以及市场之间的协调关系,所以明确政府、高校和市场的责任和分工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的分类定位和层次结构调整机制,实质上就是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因此,构建理想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首先形成政府、高校、市场三方共同参与、中央与地方政府合理分工、高校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23]。

第一,在高校内部,要转变观念,调整认知。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及大学的排名竞争,“重学轻术”、“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并没有被淡化,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尽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十分重要,但是培养各行业的高技术人才更是不可或缺。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技术人才无论是在薪资待遇、社会地位,还是在就业机会方面,都明显要优于研究型创新人才。因此,部分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强化办学特色,努力在高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争创一流。

第二,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应该建立“政府引导”、“高校自主选择”的高等教育分类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重点解决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消减日益加剧的高等教育地区差距[24]。高等学校应该可以自主的“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其中,省级政府对高校的分类定位和层次结构调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保证各级各类高校的适时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在政府内部,应该建立由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统筹规划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机制。近年来,适应于我国财税体制变革,为了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结构,中央政府不断下放高等教育办学权限,初步建立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高校管理体制[25]。地方政府可以在中央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的实现,同时充分调动市场的各项资源平衡各级各类人才的供需。这样,根据产业结构规模、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通过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搭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高校办学体系,引导高校结构调整的良性发展[26][27]。当然,各地高校结构调整,还应结合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布局进行通盘考虑,从而整合各地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实现高校类型和层次结构的整体优化[28]。

第四,在高校与市场之间,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增加高校自主权,以及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正是基于这一点,结合目前结构性失业状况,很多学者强调了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的高校结构调整策略。如前文所述,这类政策建议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充分反映了高校办学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宏观有序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以强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29]。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受管理机制和资源分配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的结构调整却相对滞后,出现了明显的趋同、攀高现象,其类型和层次结构十分混乱。这导致大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大学生就业困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学者提出,高校应该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的类型和层次结构,由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类型、多层次人才。

但是,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是繁杂和多变的,精确而全面的统计人才需求信息几乎不可能,那么以此为基础调整高校的类型和层次结构也就无从谈起。正因如此,通过比较教育研究,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似乎成为我国高校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这种比较教育研究,既可以探寻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目标,也可以得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机制借鉴。

为了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首先,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应该建立政府引导与高校自主选择相结合的高校分类机制。高校应该可以自主的“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其次,在政府内部,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宜采取由中央政府一刀切的强制高校分类机制。基于“三级办学,两级管

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省级政府应该发挥统筹责任,引导高等教育结构良性发展。最后,必须改革现行教育资源分配体制,不断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和层次结构调整,不能仅仅依赖于理论探讨,而应该加强更具政策实践意义的比较教育研究。目前这类文献还比较少,经验研究仍显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很难量化,两者的联系也并非紧密,而且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时滞,所以单纯以市场为导向来研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很容易产生判断偏误。因此,基于比较教育研究,量化分析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目标,仍然是未来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高莉、杨家福:《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5期.

[2]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3]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4]刘剑虹、熊和平:《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5]吴丽卿:《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思路》,《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3期.

[6]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7]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华京生、华国栋:《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9]陈厚丰、吕敏:《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0]阎光才:《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10期.

[11]同②.

[12]宗晓华、冒荣:《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其与经济体系的调适》,《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13]同④.

[14]彭虹斌:《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15]阎光才:《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10期.

[16]同②.

[17]丁邦平:《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8]同②.

[19]彭虹斌:《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20]丁邦平:《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21]闫卫华、蔡文伯:《构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机制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2]刘剑虹、熊和平:《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23]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河南大学学报年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4]阎光才:《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10期.

[25]张德祥:《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2期.

[26]同②.

[27]张德祥:《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2期.

[28]查啸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服务和引领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9]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编辑:崔月华

The Classification,orientation and Hierarchy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Analysis on——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HE L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and Economics,Jinan Shandong 250014)

In recent years,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realized the historical breakthrough, but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lagging behind,especially in the type and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ies.All of those result in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Some scholars proposed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employment-oriented,and they?may even equat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employment.In theory,there is a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but in real life,this kind of coupling relationship is difficult to verify, so the employment-oriented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be realized.On the contrary,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and the correct hand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universities and the market,should be the key to optimize the type and structure of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orientation;hierarchical structure,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642.477

A

2095-7327(2016)-11-0184-06

何丽(1981-),女,四川剑阁人,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结构大学生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基于级联网络和语义层次结构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
论结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立法修辞功能的层次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基于计算机防火墙防护技术探究分析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