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

2016-04-13 05:43魏宝涛王爽
关键词:文艺报现代派现代主义

魏宝涛,王爽

(1.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136;2.辽宁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辽宁沈阳110136)

《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

魏宝涛1,王爽2

(1.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136;2.辽宁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辽宁沈阳110136)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此种关联彰显出刊物本身与文学批评舆论建构与文化认同构筑的紧密关系;《文艺报》以主导姿态积极参与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相关重要理论问题讨论,以文献整理与研究视角入手,能够发现《文艺报》在“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讨论中的角色主要体现为“问题与态度:介入建构的路径呈现”“讨论会专栏与问题讨论舆论构建”“纵向剖析与横向比较:借鉴与探索的媒介说服典型路径”,以及“核心价值共鸣构造:本土化实践的总结与‘伪现代派'论争”。

《文艺报》;新时期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媒介价值观;文化认同

《文艺报》上关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1981年底。辛莲芬在《由现代派回到传统派——美国文艺领域的一个新动向》中,谈到“不少音乐家、艺术家、作家和建筑师们已开始脱离现代艺术流派,转而运用传统的创作和表现手法。目前,这种倾向的发展并不平衡。在有些方面只是初露苗头,在另一些方面则是显而易见。”[1]作者认为,许多作家开始以传统方式创作有情节、有内容的作品,博得了读者的欣赏。刘放桐的《存在主义与文学》颇能代表《文艺报》积极参与构筑相关“借鉴现代派”问题讨论姿态。作者为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指出具体操作路径,即“应当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引下,把萨特哲学与文学当作一个思想总体,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分析,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取其积极因素,弃其消极因素。这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有益的。”[2]作者认为,作品中歌颂的人,决不是个人主义的、反理性的人,而是具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人,具有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社会主义文学应当为造就这样的人作出贡献。像萨特这样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论在哲学与文学上都是无法苛求的。但对我们自己,对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家,就应当提出比对萨特高得多的要求。

一、问题与态度:介入建构的路径呈现

洪明的《论一种艺术思潮》是此时期《文艺报》切入“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讨论的典型文献。文章指出,近年来文坛上出现一股艺术思潮,其特点是认为文艺是个人主观精神表现,并且强调表现精神活动中的潜意识、下意识,否定文艺与生活的联系,包括否定文艺来源于生活与作用于生活,否定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文艺家对人民的职责,否定文艺思想内容的意义及它对形式的作用,主张“纯形式”等,其根本核心就是“自我表现”,把此种“自我表现”解释成为文艺的本质、源泉与目的。该文针对“新的美学原则”给予客观分析与阐释,明确其本质是对现代资产阶级的一系列文艺观点,尤其是从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观点的承袭[3]。文章指出,“新的美学原则”与西方现代派理论有着共通之处,强调现代派的观点和现实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是大相径庭的。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还建议:“新的美学原则”理论与现代派艺术,毕竟属于学术问题、艺术问题和思想问题,不应采取简单强制手段限制它们存在和表现,只能采取争鸣的、批评的方法,在艺术实践中自由竞赛的方法,逐步克服它们的错误观点,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阵地。总体来看,面对这种错误艺术思潮,大家既要采取民主态度,又要进行不妥协原则性的斗争。在进行相关剖析后,作者及时提出真正新的美学原则:唯有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即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文艺思想与理论,才代表着当代文艺发展方向。从上述梳理可知,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讨论切合当时文学艺术领域主要脉搏。

二、“讨论会”专栏与问题讨论舆论构建

(一)议题设置:态度倾向的植入引导与梳理

《文艺报》以“讨论会”专栏探讨借鉴西方现代派做法值得关注与分析。在其配发“编者按”中,可以看到此种初衷。

本刊第九期发表了读者来信《这样的问题需要讨论》以后,最近又有读者提出今年出版的《外国文学研究》第一期上,徐迟同志发表的题为《现代化与现代派》的文章,关系到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以便更加有利于建设我国革命的、民族的、大众的新文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在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建议是好的。下面特转载徐迟同志的文章,并发表对此文的质疑,以供进一步探讨[4]。

徐迟认为,前段时间引发的“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虽然引起较大关注,但是比较少地联系到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较少联系到西方社会物质生活给予现代派文学艺术的兴发以决定性的影响。作者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三个特征:晦涩、奇特和色情,的确是西方较大部分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西方现代派文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世界人士的精神需要。它的缺点主要是比较悲观失望;它不满现状,没有了信仰,还没有找到理想,但在不倦地寻找。徐迟在该文中最大贡献就是及时传递给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信号,即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艺又将是我们文艺的主要方法。但不久将来必然要出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最终仍将带来建立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两结合基础上的现代派文艺。

从上文基调来分析,徐迟文章价值在于强调“现代派”应该与“现代化”相匹配,而且两者关联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此种观点引起其他人的质疑,这主要表现在《〈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质疑》中作者理迪认为徐迟文章没有正确交代出如何分析与评价“现代化”与“现代派”根本问题。理迪明确指出徐迟文章中存在问题,包括:“究竟怎样估价西方现代派的文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社会中文学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规律”“‘西方现代派文艺'与‘西方经济的发展'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西方现代派文艺究竟能不能‘描绘出未来的新世界的新姿',能不能创作出有利于人类进步的信心百倍的理想主义的作品”“资产阶级的现代化的物质建设能不能直接地、自动地创造出‘新世界'”“文学艺术同科学技术是不是一回事,用什么来区别文艺上的‘过去派'和‘现代派'”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主义'?”[5]来系统展开论述和分析。从其主要论调来看,作者本人也是赞同徐迟的“要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现代主义”的观点,并且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今后对西方现代派文艺研究中能够继续坚持这种精神。

(二)认知的需要:基调与论调的意见及建议

在1982年《文艺报》第12期上“讨论会”专栏,同样提到有关西方现代派如何借鉴问题。在以“如何向西方现代派文学正确借鉴”为关键点讨论时,与会学者意见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继承者。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善于不断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中批判地吸取营养,发展自己。对待西方现代派文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首先是积极地去了解它,认识它,对它进行“最正确、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然后,明确应当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明确我们文学与它区别所在。与此同时,指出较为权威认识路径:西方现代派在某些方面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某些美学领域。现代派文学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尽管存在许多缺陷,但是它们注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也还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以预见,借助《文艺报》在全国文学艺术界巨大发行网络来传达给相关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它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各院校应充分重视、不断增加自身与校外企业的密切联系,构建更适合且完善的校企结合实训模式,以确保学生能够将在校学习积累的丰富专业知识科学灵活地运用到企业实践当中,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或者是构建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院校、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强调入学即入厂,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主要由学校负责,而企业师傅则要通过带徒弟的形式,结合岗位技能提出的实际要求来为学生传授丰富实践经验,真正取得理想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成果。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招聘难的问题,也能够从不同层面来缓解学生就业难现象,为企业合作双赢的进一步推动提供有力支持。

与此相匹配的是许光华《法国“传统派”作家漫谈》的刊发。作者点明,“传统派”作家应是指西方现当代文学中那些继承并坚持现实主义大师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他们远不如形式革新派显赫和令人重视的原因是表现现象而已,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搁笔,而是不停辛勤耕耘,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赢得广泛的读者,产生巨大的影响[6]。该文最大意义是以一种本有存在方式告诉广大中国文艺工作者,“传统派”尽管受到现代主义流派冲击,但作为一个流派始终存在,并不断吸收其他流派营养来丰富自己,在“稳步”中发展、创新、前进。

1983年第1期《文艺报》“讨论会”专栏刊发三篇重要理论评论文献,其中关林的《文学的提高和现代主义的呼声》主要针对如何提高文学创作来探讨。作者认为,要提高创作,作家就应当对社会生活进行开掘。现在某些创作不但没有开掘更深,而且有脱离生活的趋向。这正是问题症结所在。作者提醒广大文艺工作者们吃过不重视艺术技巧的亏,这个教训是很深的。对待西方现代派文艺,还应当采取慎重态度去对待。作者提出对待西方现代派借鉴问题策略建议,赞成作家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需要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现代派文艺。袁可嘉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三题》提到“现代派”讨论涉及一些具体问题,包括现代派与现代化,现代派与民族传统与国情,现代派的历史地位、现状和影响。该文最大价值是提出可以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们提供参考的意见及建议。此外,王世德的《“意识流”辨析》主要提及“意识流”存在一些误解,很有进行澄清的必要。那些表现作者的意识,表现人物的意识,影响读者的意识的文艺作品自古以来就有,它们和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从古以来凡表现了意识流动的作品都叫做“意识流”作品。反过来,作为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的特点也并不只是表现意识的流动。作者提到“意识流”在语言形式上也是怪异的,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是建筑在反对现实主义原则基础上的,现代派大量发泄反常心理的文艺,正是西方中、小资产阶级不满现实,又无力摆脱现实,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一种情绪反映。

此外,“意识流”和其他西方现代派文艺有着复杂内容,不能一概斥之为反动,全盘否定,但也不能认为是唯一能表现人物内心与反映现实的好东西,从而全盘肯定。可行的做法就是对其中有些作品某些优点和缺点,应该具体分析。几年来,文艺界借鉴西方现代派文艺主流是正确的,没有全盘肯定,盲目照搬,而是经过分析和选择,改造和革新,吸取某些有用的手法,丰富表现手段,对我们是有利的。对于现代外国的文艺,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文摘”专栏刊发《心理描写与意识流》同样从现实主义心理描写和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关系层面来谈问题。在作者看来,对意识流小说的某些合理内核,也可以有条件借鉴与吸收,主要表现在人的意识中确实包含下意识和潜意识,也就是意识中非理性成分,但是只要不把它当作心理描写主要内容,不过分加以渲染,意识流艺术手法是可以吸取的;再有意识流主张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反映生活,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给人以立体感。这一表现方法,只要把基点建立在生活真实性上面,从生活出发,那是应当加以运用的。

(三)观点交锋:争锋的导向与转向把控

《文艺报》“讨论会”专栏刊发李准的讨论西方现代派的文章《现代化与现代派有着必然联系吗?》。此文作者谈出对徐迟主张的几点看法,其中就包括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轨道、如何辩证地看待“现代派文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公认的事实,并非是将来才会出现现代化建设等问题。从该文作者在文末解释来看,并不是全面阐释应当如何评价和对待西方现代派文艺,绝不意味着把我国文艺和西方现代派文艺及整个西方文艺都完全隔绝起来。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借鉴”这个提法本身包含“以我为主”意思[7]。作者在此提醒广大文艺工作者们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文艺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新历史条件下正确地向世界各国文艺借鉴需要的东西,从而使新时期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艺报》“讨论会”专栏继续刊发探讨西方现代派借鉴问题系列文章,诸如1983年第4期上严家炎的《历史的脚印,现实的启示——“五四”以来文学现代化问题断想》。严家炎先生认为,其中有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需要摆正文学现代化过程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各自位置;要把对于西方现代派的某些肯定和借鉴,同对于这个流派思想体系的否定和批判结合起来;现代技巧、手法的追求,只有同作者对生活本身熟悉联系起来,才有意义;文学现代化不应该排斥文学民族化,反之文学民族化也不应该排斥文学现代化。作者认为,“五四”以来文学发展经验对探讨文学现代化问题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而缪俊杰的《关于文学创新问题的思考》则鲜明表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新时期文艺战线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是可以探索出适合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路子的。

再有,袁忠岳的《谈“表现自我”》主要从诗歌创作层面来谈“表现自我”。“诗歌不能走抹煞创作个性,违背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道路,也不能走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割断与人民联系的所谓‘表现自我'道路。这两条道路形似对立,实为一体,从两个极端干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正确方向,不利于社会主义诗歌创作繁荣昌盛。”[8]作者在此文中详细阐述“表现自我”论主张的实质,即反对体现多种形式主客观结合的,以大量传世名作为后盾的意境说;竭力贬低“再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排斥“再现”诗的存在,欲使天下归于——独尊“表现”。而陈世雄的《互相斗争,又互相渗透——谈谈西方戏剧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认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分歧是多方面的,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不仅作家有交叉,而且表现手法也有交叉。作者指出正确态度是:在遵循艺术规律、尊重民族欣赏习惯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吸收现代主义在表现手法方面取得的成果,使之在现实主义土壤上同化。

(四)“质疑”与“校正”:借鉴后的传承与创新

“讨论会”中张恩和的《深深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与谢冕同志商榷》认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开展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自觉性,不但是正常的现象,对文学发展本身也十分必要和极为有益。谢冕同志发表在1983年《文艺报》上第5期的文章《通往成熟的道路》指出,文学应该是多样化而非单一化,应该满足人民多样的审美需求;应该坚持开放精神,大胆向外国寻求进步文化的营养;对一些不适应现实和不符合文学规律的传统观念应该重新分析和评价,这些无疑是十分正确,应予肯定[9]。在进行充分质疑后,作者鲜明指出怎样坚持开放精神来学习外国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如何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作过许多论述,归结起来就是既要大胆吸收,又要有分析批判。

“讨论会”中朱晶的《也谈技巧与文学观念的革新》针对“技巧”和“文学观念”两个重要问题发表见解,就是近几年文学的创新为文坛带来春天的生机。这并非意味当代文学潮流中种种活跃而复杂现象是不可判断的。形式、技巧的探索是社会主义文学创新一个不可忽视方面。此时,文致和的《关于现代派的两个问题——与尹明耀同志商榷》对尹明耀的两点新见提出自己的质疑。在作者看来现代派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论的直觉论,这恐怕是谁也难以否认的。

《文艺报》“讨论会”专栏刊发的《也谈现代派文学》针对现代派较为时髦的情境作出比较客观分析。作者陈燊给全国文艺工作者们的建议是:现代派对我们的艺术借鉴作用很有限度。可以适当地批判吸收,如果进一步深中现代派流毒而离开人民和民族土壤,否定古典文学艺术成就,摒弃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经验,就会在创作实践或理论探索上走入一条死胡同。而朱春雨的《“民族化”感絮》认为所谓“民族化”问题是与外民族的文艺相对比的一种程度上的提法,今天来谈“民族化”,与20年代或50年代的含义是不相同的,“民族化”是有着时代特征的;语言、风格、技巧等等终究是文艺手段,手段是不可忽视的,但不能否认;这种“洋”不可怕,可怕在于不“化”,在于生吞活剥,“化”不是简单的量变,它是细微的质变。

三、纵向剖析与横向比较:借鉴与探索的媒介说服典型路径

夏仲翼的《当代苏联关于现代派的评介简况》认为苏联对于西方现代派的研究从60年代起才逐渐趋向正规和系统,在他看来,苏联理论界一度曾用正面阐述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方式来抵御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这固然说明当时西方文学潮流对苏联文艺界日益明显的作用,也说明苏联评论界研究的深入[10]。这就提醒我们要对具体的流派变迁、作家、作品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

在礼谆、臻海的《非理性主义和“崛起的诗群”》一文中,作者们鲜明地指出了非理性主义又是西方现代派文艺中大多数流派的共同哲学基础,没有非理性主义就没有西方现代派文艺。同时也指出非理性主义者要用自我感觉隔断“心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那种将自我“心灵”当作文艺的唯一表现对象,此种联系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隔断的,他们在作品中不可能不写到外部世界中的事物。在文章结尾,作者坚定指出非理性主义是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二为”为方向并包括党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的社会主义文艺纲领完全背道而驰的,认为认真研究当前文艺领域出现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是文艺评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984年第2期《文艺报》主要的舆论基调就是有关清除精神污染的问题讨论,其中也贯穿有关西方现代派文艺产生根源的讨论文章,这也是两个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命题在此时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互动交集的真切呈现。更有意义的是,在“讨论会”专栏中有序地编发,就更加引起人民的联想和猜测。其实这倒正是《文艺报》积极地参与相关理论命题探讨的角色表现。再如,夏仲翼的《谈现代派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借鉴》将研究焦点集中在“什么是现代派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怎样使艺术形式技巧从思想观念上剥离?”两个层面来分析与阐述。

四、核心价值共鸣构造:本土化实践的总结与“伪现代派”论争

《文艺报》有关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谈论及论争时间跨度较大,代表性文献也较多,其中逻辑发展演进有着自身独特路径。季红真的《中国近年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上)》向我们解释西方现代派对我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和波及程度究竟如何,也是此时期最为值得关注的文献之一。在《文艺报》编者所加的“编者的话”中,能够寻找到此文的“建构”意义:这种立足于创作现状、积极思考的理论学风以及可能由此而展开不同意见的争鸣,正是理论批评工作在走向深入发展过程中值得提倡的。从这种考虑出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适当地刊发一些既能联系文坛实际,又有扎实、独到见解的理论长文。季红真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品。现代主义文学及其哲学背景对中国当代小说家思维惯性的冲击,对中国小说中深层心智模式的启迪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审美意识的蜕变”“认知模式的重构”“自我的丧失感”“自我的渺小感”“孤独感”“荒诞感”“混乱感”等层面[11]。随后,刊发的《中国近年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下)》,季红真继续提出学习和接受主要是形式技法上的借鉴与尝试,表现在“时间”“叙事”“结构”“对现代音乐、绘画、电影的形式借鉴”。

此时期有关“伪现代派”的论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点,恰如其分的是,《文艺报》此时刊发《“伪现代派”——1988年的一个理论热点》来阐发对于热点的理解和评价。其中提到1988年理论批评的热点是“伪现代派”的问题,并且预计这将可能是潜在的一个理论热点。在黄子平看来“伪现代派”必须以正宗的现代派为参照,尽管能找到正宗的古典派和正宗的浪漫派,却未见得找到正宗的现代派,亦即其他流派有真伪之分,唯独现代派没有这种区分;这在李书磊和李洁非等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看法;而蒋原伦则从理论研究的“伪现代派”现象入手提出这是受到翻译界语汇系统操纵的缘故。当前著述中大量的新概念、新术语都是翻译界提供的。当我们用所习惯的思维方式来运用这些新概念和新术语时,就会出现一种“夹生”的东西;张颐武和吴秉杰也指出黄子平有关“伪现代派”概念辨析最终将消解这个概念,这或许有一定的意义[12]。

在《外国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中,作者主要谈及从作家自觉地接受外国文学这个角度来说,其接受取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现实主义作家群;第二类是带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家群;第三类是民族文化审美取向的作家群。这三类作家又可分为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手法,以现代意识重构中国文字意象和摒弃传统的道德观念并借用特殊手法两种。此篇文献可看做是小范围、阶段性地总结外国文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与冲击的典型文献。

吴亮的《中国乡村小说里的若干现代主义倾向》认为“现代主义”已经不是陌生语汇了,只是在他们的理解里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式的现代主义作为两个概念还是浑然不清。在作者看来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关于现代主义这一问题的重心不是去追索“现代主义”的本义,而是关注:中国的作家作品,究竟是如何理解“现代主义”的,又是如何程度不等、特征不一地表现出“现代主义倾向”的。作者指出,在中国乡村小说中,莫言、残雪和韩少功作品的现代主义倾向而言是有着代表性的,由其莫言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倾向,与其说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如说它直接得益于莫言的天性。那些有可能触动莫言想象力的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不过是一个契机,点化了莫言的创造力并让他认识到并予以娴熟地运用罢了。也就是说,莫言的乡村小说除了上述那种潜意识的变本加厉的发作,还表现为浪漫主义的梦想。正是此种意识流中的“非理性倾向”和浪漫主义中的“人本倾向”,构成了莫言乡村小说的一个矛盾方面,此所谓的现代主义倾向就是这样在他的小说中面目不清地显露出来。作者认为,残雪是一个沉溺于梦中的小说家,而且是个多半在做噩梦的小说家。如果说莫言的梦一般呈现出进攻性画面的话,那么残雪的梦境则是防卫型的,而且是无效的防卫。这种完全执着于个人的噩梦运作,作者以为是接近于现代主义的某些主张的,但残雪的小说绝不是借鉴的结果。这里作者更愿意以中国乡镇生活、人际关系来解释残雪小说的成因。与残雪不同的是,韩少功的小说虽然也充满着预感,但这种预感更多地指向普遍性,表现为一种超个人的忧虑。关于西方现代主义对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文学的影响,作者保持谨慎的态度,并不想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所有新迹象都归因于现代主义的影响。总体上来说,由于接触现代主义作品和相关理论,中国作家个人生活历程所原有的涵义被改变了;对当代生活的再思考,对小说的再思考也相继发生;最后由于生活及写作赖以存在的现实根据仍然无可辩驳地是属于此时此地的,因此无论如何,所有能够打动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包括作者简要论及的中国乡村小说,不管是否拥有或拥有多少现代主义倾向,它首先是面对中国的[13]。

经过对《文艺报》自新时期以来编发的相关稿件和栏目梳理后,笔者能够发现《文艺报》在新时期文学批评进程中对相关重要理论命题的侧重与凸显,这彰显出《文艺报》建构新时期文学批评、铺垫积极探讨舆论空间场域的鲜明角色。需要明确的是,“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是我们依托的主要视角,借助此视角我们能够梳理和大致描绘出《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讨论的演进脉络,“问题与态度”“专栏设置”,以及“比较视角”“核心价值观”等环节恰恰是媒介价值观及立场的一种展现,也从一个侧面不断丰富人们对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整体认知和把握。

[1]辛莲芬.由现代派回到传统派——美国文艺领域的一个新动向[J].文艺报,1981(20):47-52.

[2]刘放桐.存在主义与文学[J].文艺报,1982(8):12-18.

[3]洪明.论一种艺术思潮[J].文艺报,1982(10):18-28.

[4]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J].文艺报,1982(11):10-12.

[5]理迪.《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质疑[J].文艺报,1982(11):13-17.

[6]许光华.法国“传统派”作家漫谈[J].文艺报,1982(12):15-18.

[7]李准.现代化与现代派有着必然联系吗?[J].文艺报,1983(2):65-70.

[8]袁忠岳.谈“表现自我”[J].文艺报,1983(4):50-55.

[9]张恩和.深深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与谢冕同志商榷[J].文艺报,1983(7):20-22.

[10]夏仲翼.当代苏联关于现代派的评介简况[J].文艺报,1983(10):74-80.

[11]季红真.中国近年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上)[N].文艺报,1988-01-02(3).

[12]本刊编辑部.“伪现代派”——1988年的一个理论热点[N].文艺报,1988-01-06(3).

[13]吴亮.中国乡村小说里的若干现代主义倾向[N].文艺报,1988-02-06(3).

“Wen Yi Bao”(1981—1988):Academic Discussion on Learning from Western Modernism——A Study based on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of Documents

Wei Baotao1,Wang Shuang2
(1.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136; 2.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Liaoning Communication College,Shenyang Liaoning110136)

“Wen Yi Bao”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new period has inseparable relations. This correlation highlights the between publication itself and public opin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Wen Yi Bao”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leading the new era of literary criticism related to important theoretical discussion.From collecting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it is possible that the role of“Wen Yi Bao”in the“reference to western modernist discussion”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issues and attitudes:the path of intervention construction”“seminar column and discussion about public opinion construction”“analysis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the typical path of referen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media convince”and“the structure of core values:the summary of local practice and a controversy about pseudo-modernist”.

“Wen Yi Bao”;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new period;collecting and research;the media values;cultural identity

I206.7

A

1674-5450(2016)03-0088-06

2016-03-05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W035);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87)

魏宝涛,男(满族),辽宁铁岭人,辽宁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媒介文化与传播、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献整理研究。

【责任编辑:詹丽责任校对:李菁】

猜你喜欢
文艺报现代派现代主义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生活比较法”:走进现代派小说的艺术世界——以卡夫卡《变形记》为例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文艺报面向全国作家征订函
现代主义复兴
复刊《文艺报》(二)
现代派绘画教堂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