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毅
(邵阳学院 期刊社, 湖南 邵阳 422000)
“互联网+”背景下学报编辑的发展思考
刘晓毅
(邵阳学院 期刊社, 湖南 邵阳 422000)
“互联网+”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格局和传播秩序开始发生改变。文章分析了学报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包括信息资源“爆炸化”、读者角色主动化、媒体融合化、竞争白热化等在内的新挑战,指出编辑应该结合学报的发展,及时转变思维,更自觉地负起文化责任担当,培养精深的专业素养,掌握.新兴技术,与时俱进,促进自己和学报共同发展。
互联网+; 学报; 编辑; 发展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目标是“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1]。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学术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的学术传播秩序亟待构建,如何利用这些新科技促进高校学报与时代的融合与发展,是高校学报需要直面的命题。作为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的眼界和发展对整个行业十分重要。学报编辑需要对整个行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和认真思考,敏锐捕捉行业发展的新动态,结合自身发展,及时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和调整,推动学报与自己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信息资源“爆炸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爆炸”,甚至有人指出现在已经进入“后信息爆炸”时代,原因之一是在世纪之交成长起来的“数码土著”已经习惯了信息、数据与知识在总量上的增长和数码阅读。[2]科学技术的变革必然会引起阅读习惯的改变,逐渐改变人们的接受方式,进而潜移默化地向思维和行动层面渗透。如互联网兴起的短短数年间,期刊数据库便几乎已经垄断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输,而绝大多数人早已习惯在网上搜索资源,按己所需下载文章等资料。网上资源的高效性与便捷性逐渐让人们的依赖加深,传统的学术传播秩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信息如海的互联网时代,学报既要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资源,还要能引导人们有效避开垃圾信息,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发展。如何在信息洪流中树立标杆,成为有价值的学术灯塔,高校学报任重道远。
(二)读者角色主动化
读者的角色将变得更主动。与学术期刊出版的纸本时代相比,读者在互联网时代能更加便捷地利用各种开放平台,自由选择自己想看、需要看的刊物和内容,这使得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成了期刊的出版与传播当中更加重要的一环。读者的喜好和选择将决定何种期刊能在浩如烟海的刊物中取得一席之地。读者偏好与选择的刊物,由于良好口碑的不断积累,以及在包括点击量在内的数据分析中较优的表现,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和更优质的作者,从而进一步促进期刊提升质量,扩大传播效应,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在大数据背景下,“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功能在高校学报的发展上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化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学术传播领域的介入,媒体融合发展将是学报发展的新出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移动网络、日渐普及的智能手机等,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多元化。在大众传播领域,新媒体风生水起,传统媒体节节败退,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而在学术传播领域,由于体制的特殊性,期刊对学术信息源的垄断及受众的单一性,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合理等原因[3],期刊的中心地位并未被取代。但暂时的稳固并不意味着不用改变,因为学术期刊本质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术传播和文化传承是它的使命。新时代纸本期刊的发行和单纯依靠商业数据库并不能满足多元社会人们对包括学术资源在内的信息便捷、高效、多样及互动的要求,人们对信息获取不断提高的要求与传统传播手段的有限性最终会促成期刊的裂变,成为学术期刊寻求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张力。所以高校学报应顺势而为,积极促进学术传播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充分利用各种新型传播手段,主动参与学术新媒体的策划和构建。
(四)开放竞争白热化
开放背景下学报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学术期刊的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互联网营造了一个跨时空、超容量、全球化的信息交互的世界,各种信息、数据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充分的流动和传播。它打破了国界的约束和知识的垄断,消融了语言的障碍,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同时也给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首先是开放背景下,学术国际化的挑战越来越大。随着国际学术期刊出版集团的涌入,大量优秀论文资源流向海外,国内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减弱。其次,国内竞争压力增强。大多数“单位制”的学报,多存在学科综合化、内向化、传播单一化等问题,改革不易,发展缓慢。而部分“市场化”的出版社与期刊更善于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字媒体的应用,捕捉读者(消费者)的关注点,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扩大自己的用户队伍。再者,学报自身也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商业化的数据库的兴起使得读者的阅读对象由“刊”到“库”的转变,期刊被拆分为“篇”被读者接受,传统“刊”的权威被不断消解。加上大部分学报的学术质量并不高,难以改进,学报被体制赋予的“中心”地位受到威胁,重构学报传播秩序迫在眉睫。[4]
由于体制和传统原因,学报自身的痼疾一时难以根治,但飞速发展的社会并不会给任何不宜时代的人或物脉脉温情,只有主动参与竞争与改革才能缓解变革的阵痛。学报编辑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变革中来,为学报和自身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一)实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首先是实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正如桑海所说:“只有深入理解新媒介,接受(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才能挣脱学术期刊惯性思维的羁绊。”[5]何谓互联网思维?MBA智库百科对此的解释是,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学报编辑不仅要能接受新技术的传播与运用,更重要的是能转变思维方式,并能运用新思维来指导工作。首先要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接受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明白编辑并非某一特定的交流媒介(比如纸本期刊)的附庸,积极参加在线学术平台的构建,为实现向在线编辑转型积极准备。其次在工作中要学会贯彻运用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体验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等,树立用户核心理念和技术先导理念,适应“互联网+”时代开放竞争等特点,充分尊重读者需求,及时掌握新兴技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为使命,不断完善学报的运营机制,推动学报的数字化转型和新平台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更自觉的文化责任担当
在网络媒介时代的学术编辑需要更自觉地负起文化责任担当。学术编辑这一角色并不会随着纸本期刊的式微而失去其意义。相反,在未来的在线平台上其将继续存在,其角色作用甚至会加强。究其本质,学术编辑是学术交流的守护者,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和维护学术交流平台。不管这个平台是纸本期刊还是在线平台,编辑的使命都在于促进学术交流,更好地为学者服务。而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的融合与发展,学术传播领域作者、读者和编辑的边界逐渐模糊与消融,传统的“编辑—出版—读者”的单向线性链条被打破,从编辑到读者的单向主导传播已经悄然变成了编辑、读者的交互式影响。人人都可做编辑转化为现实,普通读者甚至一般网民也可以参与到学术传播中来,影响学术和文化动向。这时,学术编辑的不可取代性就更加凸显,与普通大众参与编辑与传播的随意性相比,学术编辑需要更严谨的态度和更专业的职业素养,负有更重的文化责任担当。不仅要披沙炼金,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分类,为读者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资源节省时间,提高学术信息的利用效率,还要防止市场化背景下“用户至上”理念的泛滥运用,有效抵制低俗无价值的负面导向,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
(三)更精深的专业素养
为了在海量信息中突出特色,抓住读者的眼球,学报需要改革传统的学术拼盘式的做法,而更多地朝着精、尖的专业化方向发展,突出特色内容。对于大多数学报来说,广泛撒网不如单表一枝,集中核心力量以自身的特色和品牌栏目为基础做大做强,争取在一个领域做出特色,成为标杆,成为读者心中不可忽视的专业信息资源集中地。同样,编辑也需要成为一个有更精深的专业素养、更有特色的编辑。这不仅是指熟练掌握编辑需要的各种技能,更指结合学报的长远规划和学报的品牌特色,在某一特定领域成为一方专家。编辑需要对学报品牌特色栏目相关专业领域绘制“学术地图”[6],高屋建瓴般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历史沿革、资料信息、研究热点和话题纷争,及时关注研究动态,积极获取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和最新的学术资源,及时与作者和读者交流反馈,积极引导相关研究的发展。这可能需要在同一领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和积累,需要编辑下长久的功夫去钻研和了解,但这也正是编辑的专业精深的体现,即使是在开放分享、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按照朱剑的设想,未来可能通过“专域学术在线平台”[4]建设学术传播新秩序,那么,这种具有特色和专业素养的编辑,正是整合各刊资源、以专栏为基础改造而成的“专域平台”需要的“专域编辑”。
(四)掌握更先进的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运用到编辑出版系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工具不断增加,学报面临着从形式到内容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编辑也需要与时俱进,使各种新技术能为我所用。例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存储、智能计算等新兴技术,有效、便捷地获取和处理大量的动态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可以得知读者的阅读需求、习惯和偏好,了解某个时期内文章的下载量和引用率的分布状态与走势,及时发现、调整和改进学报发展中的问题。可以在海量信息中及时进行文献摘选和分类整理,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信息,节约读者时间。另外,便捷的信息服务,完善的反馈和评价机制,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都会为学报加分,这些都有赖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编辑还兼有“信息员”和“技术员”的身份,对各种技术的掌握必不可少。
编辑与学报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只有将个人的努力方向与学报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编辑的个人潜能才会最大发挥,也才会在促进学报的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编辑们要仔细、审慎地思考“单位制”内的学术期刊生命力的强度与张力,以及它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改革的方向,找出对策,做出调整。而在体制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审稿的做法,也已经行不通。编辑的生命力在于积累、改进和创造,与时俱进实现思维转变,主动掌握新技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将要面临的改革,才会少一丝慌乱,多点从容。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OL/EB].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2]黄鸣奋.后信息爆炸时代的数码阅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59-67.
[3]朱剑.学术新媒体缘何难以脱颖而出——兼及学术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4):7-17.
[4]朱剑.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以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战略为中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3):66-80.
[5]桑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3):55-64.
[6]毕晓燕.“互联网+”时代学术编辑的思维转变与应对之道[J].编辑学刊,2016,(2):74-77.
Reflections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LIU Xiaoyi
(Shaoyang University Journal, Shaoyang 422000, China)
“Internet +” environment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all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publication and propag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journal. The paper firstly makes a study on the new challenges brought by “Internet +” age to university journal, namely 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a more active role of the reader, an integration of the media and an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Facing these challenges,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are supposed to update their concepts promptly, take on the duty of propagating culture, become steeped in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get hold of 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 and themselves.
“Internet+”;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 development
2016-10-20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C0872)
刘晓毅(1986—),女,湖南安化人,邵阳学院期刊社编辑,文学硕士。
G222.2
A
1672—1012(2016)06—0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