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对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审思
陈伟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柯林斯认为教育在社会分层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但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与社会分层存在两种关系:领域内的有关系和领域外的无关系。柯林斯的观点只是领域内的有关系,而他并没有考虑到领域外的无关系。产生社会分层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所导致,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
近些年来,社会分层理论不仅是许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样也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分层一开始是个地质学概念,主要是指地质的成层沉积现象,后来这一词才被引入社会学范畴。用意在于:采用地质中的分层现象来比喻人类社会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层化现象。那么社会分层指的就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的现象最初是由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结构中提出来的。社会学家发现社会中人与人,阶级之间和集团之间的不平等就像地质层构造那样被划分为高低不同的层次。因此,他们就像研究地层构造那样来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理论由此诞生。
著名的社会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柯林斯曾说过:“在现代社会,教育在取得职业成就的过程中已经变得极其重要,因此,在分析产生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过程中,教育占据了中心的地位。”[1]柯林斯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筛选的工具,把各个不同层次、规格、和类型的受教育者按照他们受教育的程度高低输送到社会的不同位置。但他本人夸大了教育对社会分层的作用,而没有考虑到其它的一些限制性因素。确实,教育对于社会分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应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领域内的有关系,这种理论就是柯林斯的观点。伴随着社会民主思潮的兴起,世袭贵族制度的日益衰落,公平考试制度的创立,一些处于中下层的平民子弟可以击败贵族子弟而跻身进入上流社会成为新的贵族。并且还促进了社会层级上下间的良性流动。第二种则是领域外的无关系。所谓的无关系就是教育在某个时期或时代根本无法改变当时的阶层关系。贵族依然是贵族,平民仍然是平民,教育很难改变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
之所以造成社会分层这种现象,正是因为阶级制度的出现产生了社会层级,把社会成员分成三六九等。阶级制的产生根源就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产生了私有财产,私有制产生。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的对立——阶级制度的产生。
由此可见,社会分层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是社会分层的主要根源。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等级划分的。体现出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没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这个特点是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生产关系的反映。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生产和劳动工具,人们也没有关于原始耕种的有关常识,他们只能是依靠集体狩猎和采摘的方式来生存。那些年老的长者就在自己的部落当起了最初的“教师”。原始社会教育方式主要是长者对于一些未成年的子女进行口耳相传的道德和生活经验的传授。
当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多余的劳动产品。原始的氏族公社瓦解,取而代之是阶级的出现。由于阶级的出现,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的一个宗法制的等级是很难撼动的。而在封建社会,尽管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但是在封建的世袭制度下,封建贵族掌控着国家机器,门阀士族掌握着国家命脉,普通的平民子女是很难通过科举入仕的。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的,但其实质上科举制是有名无实。
在前工业化社会中,子女将来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角色取决于他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和阶级。家庭是社会资源的基本分配单位,又是社会分层的基本构成单位。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特定的历史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欧的学校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但是学校招生制度是严格按照等级制来进行的。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西欧的“双规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前者中学——大学这一轨主要是为贵族子弟准备的。而后者则是为平民子弟准备的。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年轻人进入学院就学的人数很少,一方面他们觉得学院开设的课程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他们也不太感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招生人数的限制以及昂贵的学费阻碍了他们求学的机会。“因为很少有职业是需要继续接受学校教育才能够胜任的,学院作为一种职前教育的途径也就没有多大的吸引力。”[2]当时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大多数的行业都是可以通过模仿和学徒制的形式继承得来的,这些专业技能是不需要经过学院传授的。
我国当前的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地提高,中国一定有信心进入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级分化,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时,国家就会消亡,阶级将会消失,人与人就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最终的平等。人们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工业化和当今时代,教育才起到一定的社会分层的作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44年美国国会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在二战中,由于美国的年轻男子都去保家卫国了,国内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女人充任。当战争结束后,这些年轻力壮的男子凯旋归来,如何安置他们成了美国政府当时最头痛的一个难题。战后的这些退伍军人,由于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很快就成为了无业游民,整日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为了应对这一难题,立即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立即为1600多万美军退役士兵提供了安置保障。该法案最重要的一项规定就是联邦政府出资为这些退伍军人免费提供四年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要知道在战前,像哈佛、耶鲁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被上流社会的贵族子弟所垄断,大学可是富人的专有产品。正是法案的颁布,让这些处于下层社会的退伍军人就轻松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殿堂。他们通过四年大学的教育,毕业后从下层社会的普通平民迅速转变为中产阶级,并且他们成为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的中流砥柱。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美国的工人的日子是过得很舒适和幸福的。一般的孩子只要你高中毕业就可以去工厂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个人的工资可以承担一个家庭的费用,工人们过的是中产阶级的日子,这就是当时的美国“反智主义”如此流行的原因。但是伴随1960的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科技成为发展的主动力。美国开始把制造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和第三世界的国家。这就造成了美国的这部分工人阶层大量的失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很难胜任高科技的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服务行业。这些服务行业工作量大、收入低、待遇差,这些中产阶级子弟瞬间转变为下层的劳苦大众。
当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尽管批评的声音不断,但是笔者认为它是目前唯一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毕竟凡存在即是合理的。所有的高校的录取标准都是按照你的高考成绩从高分往低分录取。而不是考虑你的家庭背景和你所处的社会阶层。学生因为分数的高低而分层了,成绩好的进入大学,成绩差的进入劳动大军。正是有了高考,让很多的下层贫困学子有了跻身上流社会的机会。这也带来了社会阶层上下流动的良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最高领域极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北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多为干部子女。到1997年这一比例已达到39.76%。”[3]据调查,北大大约有30%的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基本上都来自于占全国人口2%的干部家庭,辈出率约23.04%,干部子女进入北大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的职业家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工农群体,人口占据全国80%多的工农子弟的子女他们在北大的构成比例接近40%,但是辈出率还不到0.5%。“中国青年报最近报道了这样一则令人震撼的消息: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她还解释说道:“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4]显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家庭出身背景的孩子能够进入中国精英大学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教育其实并不能带来大范围的阶层流动。
“我们的高考选才的标准过于单一化,只靠分数的高低来录取学生,最后导致有钱的人受特殊教育,上重点中学,这些富家子弟渐渐垄断了名校,弱势群体则被排挤出校园。”[5]
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在他的巨著《国家精英》中详细地论述了法国的精英是如何培养的全过程。“从他们的社会地位来看,优胜者群体属于最优越的阶层。优胜者来自社会上流的比例绝对要比大学学院的学生同项比例高。文科预备班和数学预备班的出生上流社会阶层的同项比例非常接近名牌大学。”[6]布尔迪厄通过这段话就是想说明出身于上流社会阶层的孩子,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经济资本在社会场域中是远远高于中下层的普通平民的。法国的国家精英基本上都是出身贵族家庭,他们凭借着自己优越的家族资本垄断了名牌大学,阻止了社会层级之间的良性流动。
总体来说,教育对于社会分层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和领域内,超出这个范围和领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柯林斯的理想化观点指的就是领域内的关系,而忽略了领域外的关系。导致社会分层的根源主要还是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并不占据核心地位。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当前条件和形势下要想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以及促进大规模的社会层级的上下流动是很困难的。
[1]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2,62.
[2]亚瑟·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
[3]北大学生中干部子女占比逐升教育资源不均致不公平[EB/ OL].中国广播网.网址:http://edu.people.com.cn/GB/17479058. html[2012-03-25]
[4]努力能否上清华北大引热议家庭背景或成主因.[N]北京:中国青年报,2015-01-26.
[5]薛涌.谁的大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2.
[6]布尔迪厄,杨亚平,主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9.
中图文分类号:G521A
1009-8534(2016)04-054-02
陈伟,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