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倩(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6)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南京X高校为例
李玉倩
(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6)
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的研究为高校不断明确办学思路、优化办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对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进行探索与研究,优化了评估流程,提高评估效率。本文介绍了“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背景、现状研究、内容,并以南京X高校为例,总结状态数据库的填报与实践,探讨了状态数据库今后发展的方向。
审核评估;本科教学;教学状态数据库
(一)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确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函[2007]27号)文件精神指出:要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指导,让社会及时了解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状态,为高等教育教学的评估和研究工作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主管部门把数据库建设作为改进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2011年,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2011]2号)指出“要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2012年,教育部(教高[2012]4号)发布了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从上述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今后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确。
(二)传统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模式已不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传统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模式可以看作是非数据库状态下的模式,通常做法即为学校召开评估动员大会、学校与各个部门领导签定责任状,责任到人,各个部门将采集到的数据情况交到学校专门从事评估人员进行整理汇总,逐级对评估材料进行上报,最后由各部门领导对评估材料进行审核,专门从事评估人员对材料进行汇总归类,上报到上级评估组织,上级评估组织再根据材料给出评估等级。这种非数据库状态下的评估模式弊端较多,主要表现为:管的过多、管理过程繁琐、材料整理难度大、整理过程中还会出现数据偏差。非数据库下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模式的呈现出弊端较多,也可看出传统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模式已不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因此,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关于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意义与作用研究
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越来越重要。衡量高校教育质量与教学工作运行状况的主要依据则是通过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体现的,此外,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也是通过状态数据库来展现。如何建立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并运用状态数据库平台来服务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成为探讨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状态数据库对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的内涵建设的增强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胡海建与曲中林(2013)从数据库对校内外作用两个方面对数据库建设已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应结合本校的教学管理以及自我评估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项要求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和观测点的要求,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数据分析和监控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也就是自我评估过程。同时通过建设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对数据信息进行积累,高校不必为迎接上级评估准备大量的文字材料,数据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高校的评估压力,数据库建设也是为上级评估组织的工作提供支持服务。[1]许晓东与卞良(2013)在总结了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后,他们认为状态数据库的作用体现在可以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状态数据库的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状态数据库”能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同时利用数据可以编制各高校的质量监测报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高校的质量报告可提高决策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状态数据库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在于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资源,促进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了解、支持和监督,帮助社会公众了解各类学校和专业便于选择。[2]
(二)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目前,各高等学校在本科教学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与创新,纷纷建立了各自的教学状态数据库。但各高等学校状态数据库采集的数据方法不一样,数据库建立的侧重不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蔺跟荣与赵秀元(2014)对高校状态数据库的结构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教学状态数据库的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基础数据指标以及学校指标;基础数据指标是根据“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的数据要求,包括学校、院系和专业等层次,覆盖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内容。学校指标主要是指微观层次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所有教师、学生、课程、选用的教材等数据信息以及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等数据情况。[3]李蒙(2014)认为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结构与功能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宏观方面分析主要包括学校的定位与目标、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师资队伍概况等数据反映了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是否可行、能否得到落实及目前发展方向是否符合发展定位。微观上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4]
(三)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的指标体系研究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教学工作规律,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把学校基本工作数据与本科教学工作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起来来形成反映教学运行状态。刘旭与许晓东(2014)认为教学状态数据能全面反映高校的基本教学状态,教学状态数据的指标项与教学日常教学工作紧密联系,从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入手,构建了一级指标,包括教学活动主体、教学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最终确定了97个数据实体、790个数据项。凌惜勤与张明(2011)根据教学状态的内涵,数据项内容覆盖了师生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校园文化、质量保障体系等七个方面。在数据项实施与填报时,根据学校部门建制,将数据信息划分为学校基本信息、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投入及机制、教学实施满足教学情况、学生生源的总体状态、生源数量及特征等11个大类,并将数据进行细化共计110个数据实体,860个数据项。
当前,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的审核评估(试评)和合格评估已经正式开始运用数据库系统、南京X大学于2014年购买了状态数据库,校评估中心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的状态数据库指标内涵编写出了本校数据项内涵说明以及用户手册,而且能够在软件系统中实现,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状态数据库体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数据填报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以审核评估视角下状态数据库内容和分类为出发点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为行政数据和业务数据,行政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状态数据,如师资队伍、教学经费、教学设施等数据,其获取和统计相对简单,即由各行政部门根据状态数据库要求采集数据,分类填报进状态数据库。业务数据包括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如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学生国内外交流等衍生数据等,这些数据数据量较大、种类也繁多,数据获取途径复杂,大多数需要几个部门配合才能填报,统计时方式变化也较大,因此业务数据在采集之前需要仔细设计,精心推敲,才能达到操作方便、统计精确的目的。
(二)区别数据库与教学评估的关系
数据库系统是为教学评估服务,数据库与评估方案有一定的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是基本稳定的,具有唯一性。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是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院校进行评估后制定的方案,因而对各高校的评估也是随方案变化而变化的,教学评估是变动的。
(三)注意填报时间点
采集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时段与时间截止点,并特别注意表格中个别数据采集点的特殊时间要求,填报时间点的准确性是数据准确的保证。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已经对数据填报时间做了明确说明,包括时期数(自然年、学年)和时点数,数据对应统计时间:自然年即1月1日—12月31日,学年即9 月1日—次年8月31日),时点数为9月30日。
(四)几类编号问题
数据库中包括单位编号、人员编号、专业编号、课程编号四类编号,这四类编号均由学校自定义,主要用于系统内部识别。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类别下编号不能重复,不同类别间,编号可以重复。要保证编号的唯一性,否则发生错误将影响数据的正确性和填报效率。
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深化了教学状态数据库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时对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的研究为高校不断明确办学思路、优化办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对审核评估视角下的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进行探索与研究,优化了评估程序,增强了评估实效。
[1]胡海建、曲中林.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J].高教探索,2013(1).
[2]许晓东、卞良.“教学状态数据库”研究及其在新建院校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3]蔺跟荣、赵秀元.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探讨[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3).
[4]李蒙.运用“教学状态数据库”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4(1).
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G04015JX53)。
G642.4
A
1009-8534(2016)04-052-02
李玉倩(1978-),女,江苏连云港人,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