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途径
陈刚
(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在当前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充分把握住当代青年个体思想的形成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价值熏陶达到理念重塑的目的,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将个体思想化民成俗。其中,文化认同与个体思想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即是对个体思想提出的一种要求,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根基并审时度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面向国际,才能促进文化的大众化发展,进而深化文化认同,引导个体思想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青年思想朝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发展,为社会价值观引领正向的思潮。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文化认同;机制创新;途径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亦在不断推进,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内化的个体思想教育。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又直接促进了国际各国的文化交流,使文化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协同体,不仅筑成了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基,更熔铸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文化认同是近些年来伴随社会文明发展而生的全新课题,其所涉及到的领域具有着相当的广泛性,无论是社会信息、文化媒介、社会问题抑或是民族问题等等均有着文化认同价值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今,对文化认同的关注度始终未曾减弱,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中的解释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影响下而生成的结果以及个体对文化的简单认知,而是个体思想的综合化形成过程。只有培育社会文化认同机制的深入发展,才能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据此,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路径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社会发展至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定位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与此同时,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沉淀,文化认同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直接关乎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文化认同又是由个体思想凝聚而成,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以一种价值观的内化教育为个体思想的发展提供着指引,加之当代大学生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文化认同的意义即有了三方面的体现:首先,国际当中的各个国家均具有着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文化,文化差异也就造成了文化认同形态的个性化态势。中华民族具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时至今日已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现阶段目标,对此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身份象征的认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1]。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文化认同的主体培育才能不断夯实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与创造性根基,进而实现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层次的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全球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使国家的竞争力范畴越来越广,不仅包含着国防、科技、政治、经济等硬实力,更包括着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软实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形势下并不具有优势,因此对于文化认同的构建具有着更大的难度。尽管如此,我国依然需要固守文化认同理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推动我国文化认同的强化,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第三,我国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成就,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度越来越高,这样的形势,对于文化认同的培育来说具有着新的动力。据此,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推动文化建设速度的提升以满足人们迫切增长的文化需要成为了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当务之急。只有通过文化认同实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进步,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
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一样,文化认同的培育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道远。纵观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培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忽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为国际文化交流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人生观与价值观亦初步成型,但更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未知环境下,文化认同也呈现出明显的极端化趋势。一方面,部分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于文化的认同更倾向于中华传统文化,但却囿于其中,即一味强调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难有创新意识[2];另一方面就是盲目崇尚他国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无由来地进行创新,折损传统文化的价值。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继承与创新关系的有效引导,只有使当代大学生切实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通过富有时代性内涵的创新生成全新的文化认同价值。
(二)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脱节
马克思理论的中国化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依据,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将坚持“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定位为文化发展的整体思路,大力倡导社会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进行全面的开放性批判,通过坚持科学态度为文化理论奠基。尽管如此,这种文化理论却并没能够在文化实践当中有所体现。一方面,当前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大肆拍打着中国本土文化,西方文化比重甚嚣尘上;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文化认同的环境主要以科技文化为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文化。除此之外,文化认同呈现出明显的失衡,这方面问题在当前人文学科当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一些能够生成经济效应的学科如法律、外语等倍受青睐,而一些文化学科如历史、哲学等学科却备受冷落。
(三)文化认同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文化认同培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仅仅依赖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显然势单力薄。文化认同的培育亦属于思想政治的内化教育,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思想的引导,要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出良好的文化认同空间。然而纵观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缺乏活力与生机,文化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文化市场环境乱象频出,等等问题均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使国家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明显衰弱,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认同培育力度的折扣也就难以有效解决。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将是一个伴随社会发展而无休止的永恒课题,文化认同的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也由此成为了重要的基本原则。对此,本文认为基于主体文化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途径亦需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强化:
(一)正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文化认同的培育,应当以做好文化继承与创新相关的培养工作为基础。针对当前存在的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极端化现状,本文认为应当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夯实文化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原则,在此过程中致力于做好对传统文化继承观念的引导,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当代大学生接受外来文化的精髓,为我国传统文化拓宽新的发展渠道,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我国传统文化形成新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3];另一方面,对于文化的创新,应当予以提倡并鼓励,但需要保证文化创新能够切实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使创新的文化不脱离传统文化,如此才能保证文化创新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以此方式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社会环境实现新的价值。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切实重视起对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关系的培育,才能为文化认同打造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衔接
中国马克思理论为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指引,然而碍于当前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培育的文化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对此,本文认为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培育的重要性,并正视文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有效的改革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衔接。一方面,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作用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发扬,并以此为核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为目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倾向于人文化内涵的打造,转变传统的经济效益驱动观念,引领人文学科回归到当前的生活实践当中,使文化理论全面融入到日常生活,通过文化实践增进文化认同。
(三)解决文化矛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同培育创设良好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认同的培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当前的教育课堂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势必极其有限。因此,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致力于形成合力,在社会当中创设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需要,辅助当前社会文化活动存在问题的整改,即通过社会文化实践的引领带动社会文化建设形成新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借大学生思潮导向为文化市场的规制护航。以此方式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推向良性循环的正轨,通过社会文化矛盾的解决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的培育创设良好环境,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导向不断纵深发展的新时期,文化认同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构成了国家综合竞争力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育,具有着更为严峻的必要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路径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从正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关系、做好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衔接以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同培育创设良好环境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唤起更多学者的共鸣。
[1]王源平.论主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7-9.
[2]郑元景.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J].科学社会主义,2013(05):94-97.
[3]刘艳.自我教育:提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J].理论观察,2014(01):126-127.
[4]戴国立.文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3):101-102.
[5]苏红,章建石.高等教育公共性的消解与高校的文化自觉[J].江苏高教,2005(1):10-13.
G410
A
1009-8534(2016)04-050-02
陈刚(1981.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