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芳(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历史与社会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兵役宣传
刘树芳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历史与社会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兵员损失严重,国民政府为推进兵役动员,在大后方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完整兵役宣传体系。在兵役宣传中,采取了日常宣传、发动临时性兵役宣传运动、在校师生深入城乡宣传和征属示范宣传等形式,兵役宣传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县及县以下宣传机构不健全、基层宣传人员素质低劣、宣传方式和方法等僵化,以及宣传缺乏配套措施等原因,制约着宣传效能的发挥,因而更能揭示出战时大后方兵役动员中的问题。
大后方;兵役宣传;效能;问题
“宣传是一切工作的开始,无论是哪一种思想、主张,或者某一种行动,要取得多少人的赞同与参加,都先是施与宣传,使被宣传的人能了解、认同方能取得他们的同情、信仰和行动”[1]。抗日战争是以弱抗强的民族大决战,面对敌我经济、军事实力相距悬殊的现实,国民政府惟有以兵员数量优势才能应对日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优势,坚持持久抗战。自全面抗战爆发,战争规模不断升级,正面战场兵员伤亡惨重,在整个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兵员伤亡达3211418人,[2]为保证兵员补充,仅壮丁征募就达13922859人。[3]如此大的兵员损失和壮丁征募,绝非战时“拉壮丁”之类的个别阶级历史记忆和兵役制度本身的研究所能阐释,若忽视国民政府为克服役政弊端而作的种种努力,尤其刻意“遗忘”兵役宣传在兵员动员中所起的作用,难于揭示大后方各族民众舍身赴难国难的历史,也难于深入揭示战时大后方兵役中存在的问题。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担负的正面战场兵员损失严重。自卢沟桥事变到南京沦陷,损失官兵447114人;南京沦陷到徐州会战,损失官兵597090人。仅抗战第一年,兵员损失多达1044204人。到1938年,战斗兵员已降到100万。[4]在抗战初期,由于兵役宣传尚未展开,国民政府兵员动员能力极其微弱,导致军队战力下降。1937年10月下旬,国民政府军政部就曾指出:“目下现役部队略已使用完尽,此后补充者多系新募,故战斗力益见低劣”。此种现实,使国民政府认识到兵役宣传的重要,在“宣传重于作战,宣传即教育,服务即宣传,实际重于理论”方针指导下,开始在大后方着手建立战时兵役宣传体系。
兵役宣传是做好兵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动员适龄青年应征的有效手段,也是确保完成兵役任务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而兵役宣传方式,直接决定着兵役动员的成败。为大量补充兵员,满足战场需要,国民政府各级兵役机构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兵役宣传。
(一)兵役行政机构人员的日常宣传
中央主管机关及官员除定期召开兵役宣传会议、制定宣传法规、指导和总结兵役宣传工作外,还利用各种集会演讲和刊发专文进行宣传。
(二)举办国耻与兵役宣传周活动
《兵役宣传大纲》规定,在征兵前各地党政机关、学校、法团等举办宣传周,组织宣传队到城乡宣传。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 “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期间,以重要纪念日如:“五三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五纪念”、“五七二十一条提出最后通牒国耻纪念日”、“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宣传。着力宣传抗战期间青年的任务,鼓励民众增加战时生产、协同军队抗战,帮助出征家属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鼓励民众从军的勇气与“各界输将之热忱”等。3此后,各地还在“七七抗战纪念日”前后举办兵役宣传周活动。
(三)在校师生宣传兵役
抗战时期,在推行义务兵役的过程中,根据《兵役宣传大纲》和《陆军征兵宣传实施办法》等要求,学校师生到城乡进行宣传兵役,他们就军事危机下各民族应有的觉悟和中外兵役历史、新兵役法的内容、目的和任务、意义,以及纠正传统兵役观念、认识,树立“好男要当兵”的社会信念,组织大量兵役宣传队向民众发放宣传资料,在各处张贴标语,在各类公共场合进行兵役宣传演讲等。
(四)抗属代表的示范宣传
为增强服兵役宣传的感召力,报刊等媒体不断报道抗属代表事迹。“除山西焦长胜外,尚有四川遂宁六旬农民刘乐生亲送其子刘安同到县应征;广西曾大娘百里送子入营;河南遂平区长魏世华,除认真办理兵役,并送其子侄入伍;尤赫赫闻名者,则为赵老太太率三代子弟,参加游击队。61940年2月,赵老太太应邀到四川江津县进行兵役宣传、慰问伤兵和难童、征求伤兵之友。在2月26日至29日期间,她在江津的欢迎会和民众大会、访问伤兵医院等活动的演讲中“详细的说明为什么送子参加兵役,为什么应当慰问伤兵和难童,以及要做伤兵之友”等,使在场“年青的人都在摩拳擦掌,善感的人已经流下泪来”。此类宣传极大的增强了兵役宣传的实效性。
战时,国民政府为克服民众心理上遗留的‘好男不当兵’、畏惧参战危险、壮丁入营影响家庭生产和役政弊端,力图通过各级兵役宣传系统的多种宣传方式转变社会风气,改变民众兵役心理。
(一)兵役宣传的效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大后方通过各种兵役宣传动员了大批青壮年走上战场。据统计,自1937年到抗战胜利全国实征募壮丁数:1937年为1008310名;1938 年1658915名;1939年1975501名;1940年1908839名;1941 年1667830名;1942年1711132名;1943年1666918名;1944 年1512352名;1945年813062名。在抗战初期,多数省份未沦陷,兵员补充余裕。但随着战争进行,国土沦丧和战场兵源损失巨大,国民政府兵源感到枯竭。尤其在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后,面对兵员数量和质量下降,国民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最终动员10万知识青年入伍,显示出兵役宣传的重要作用。
(二)兵役宣传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兵役宣传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县区以下基层兵役宣传机构不健全。民国时期,由于国民政府县以下机构官员已土劣化,县国民兵团与县政府兵役科事权不一、互相掣肘、推卸责任。县以下区镇保甲各级基层行政机构,更不健全,致其在兵役宣传中“徒有其虚名,而不能担负实际之任务。故往往高级机关之政令、法则频频,而下面则因循塞责,以图掩饰”,甚至“常为办理兵役人员乘机舞弊之机会”。3
2.基层兵役宣传人员素质低劣,弊端丛生。县主持兵役宣传人员多为年老豪绅,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区镇保甲长人员,“绝少是地方上公正的人民,其中多半是平时出入衙门的莠民,甚至还有些以前的乡约地保等来充数”,此类人员“在道德修养上说根本谈不到,要在短时间把人格培植起来,或把他们全体撤换,在事实上,都无可能”,即使在《妨害兵役治罪条例》颁布后,对妨害兵役行为严厉处罚,仍不能禁。
3.兵役宣传方式、方法等缺乏与民众利益的互补。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出征壮丁大部分都是非常穷苦的农工分子,平时全家人靠他一人维持生活,一旦应征,全家既有流为饿殍之虑”,因而,征调兵役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出征壮丁家属生活的实际困难,为解除出征壮丁的后顾之忧,国民政府颁布《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办法》、《出征士兵家庭救济暂行办法》、《出征抗敌军人子女就学优待办法》等法令。《优待出征军人家属方法》规定:每个出征壮丁发给安家费50元,每年优待费至少25元。但是这笔经费要靠地方公产和捐募得来,多数地方不去执行筹措,结果由于诸多法令“太不切实,种种办法只不过是一种具文”,“真正执行的只有很少的地方”。在兵役宣传方式、方法上,最初局限于城市,而后虽涉入于乡村,但宣传者多注重于形式,如开会、演讲、游行、散发传单、化妆表演等方式,宣传兵役者多缺乏实践行动,自己不能起着模范作用,偏偏能要他人去做,很难得到多数民众认同。加之,宣传远离日常生活,语言、风俗、乡土社会状况等差异巨大,而宣传内容单一、方法和方式僵化统一和宣传缺乏持续性等,导致宣传实际功效有限。
4.兵役宣传缺乏相关系统性配套制约着宣传效果。兵役牵涉到政府与各阶层的民众,又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习俗等紧密相关,而“兵役宣传工作,仅仅以解释政府所颁布的有关于兵役的各种法令为唯一不二的工作,以为如此就已经尽其宣传的能事”,这种仅通过单纯的宣传来实现兵役动员,自然难于取得实效。如前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基层动员系统腐化严重,加上国民党和政府极力推行“一元化”抗战,很难动员基层民众。即使在推行新县制中,力图完成乡村壮丁调查,但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多目不识丁、官员腐败等原因,未能实现。如:浙江某大县“壮丁簿册不可靠。某乡的壮丁册上发现死了许多年的人名,60岁的壮丁也是有的,而真正壮丁的脱漏,那真是不可胜计了”。
毋庸讳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虽建立了较完整的兵役宣传体系,并采取多种方式与方法进行兵役宣传,对兵役工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在兵役宣传和征兵工作中问题丛生,严重制约着其兵役动员效能的发挥。
[1]景昌极.兵役之刍议[J].中国评论,1947(9):14-15.
[2]徐乃力.抗战时期国军兵员的补充与素质的变化[J].抗日战争研究,1992(3):48.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10.
[4]寒假兵役宣传及慰劳抗属报告[J].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务汇报,1941(23):11-24.
[5]举行寒假兵役宣传[Z].甘肃省政府公报,1941(517-518):127.
[6]福建省军管区国民军训练处.第二期抗战兵役宣传刚要[M].南平:新民书店,1939:33.
E297.3
A
1009-8534(2016)04-021-02
贵州省社科基金项目(14GZYB66)阶段性成果;贵州教育厅“近代贵州社会教育家马宗荣思想研究”阶段成果。
刘树芳(1967—),女,河北石家庄市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史研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