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人伟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思政部,上海201908〕
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培养路径
范人伟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思政部,上海201908〕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恩意识能够得以培养,继而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构建。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感恩意识的培养往往比较被动,教育者甚少考虑到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接受能力。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双向互动的转变,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教学设计、教育方式与技巧以促进学生感恩态度与感恩行为的改变。感恩意识培养是以识恩、记恩、谢恩及报恩为教学内容,目的不仅在于改变学生感恩态度,更着重于学生对感恩的表达及具体感恩行为的呈现。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意识;培养
感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被定义为一种美德、长处、态度、道德情感、心理特质、情感特质、人格特质及情绪状态。感恩其实是一种认知后的情绪反应,无论施惠者和受惠者都应具同理心:施惠者应体会受惠者真正所需,受惠者应能够感受施惠者释出的恩惠。[1]感恩的人会有较佳的自我观感,在知觉到自己受到他人帮助时,受惠者觉察到自己被施惠者尊重和肯定,而感受自己是值得施惠者善待的,进而提升自我价值观感。
感恩为正向情绪经验:能让人直觉到快乐、幸福,并避免愤怒、焦虑及妒嫉等负向情绪。在道德情感上,感恩所产生的道德动机能促使利社会行为的表现,最终成为施惠者行善的增强物。从归因理论分析,感恩属于原因依赖型情绪,容易发觉别人为自己所带来的良善结果。[2]在拓展建立论中可以发现,拓展感恩的认知不仅可强化个体的正向情绪,更能创新思想行为,使情绪产生一种向上螺旋的幸福感受。感恩能与好客体形成良好的互动,使个体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及愉悦心情,有助于自我发展的稳定性及幸福生活的促进。[3]
1.能满怀喜乐
调查发现,90%以上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认为,表达感恩让人感到非常快乐或有些快乐。也就是说,愈怀有感恩人格特质的人,愈觉得自己是幸福快乐的。[4]
2.能正向思考
具有感恩人格特质的人,当遭逢挫折打击时,能维持正面的态度,不怨恨天,不埋怨人,以感恩的思维来面对逆境,从失败、挫折中学习,积极走出人生低谷。[5]
3.能珍惜幸福
具有感恩人格特质的人,不会把身旁所拥有的视为理所当然,知悉所拥有的部分是来自于他人的助力,所以较能惜福爱物。[6]
4.具有高满足感
感恩是力量的泉源,感恩的人懂得为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进而产生富足之感。感恩的人知道凡事得来不易,因而更懂得知足、珍惜。所以,具有感恩人格特质的人有较高的富足感。
5.具有同理心
具有感恩人格特质的人较具同理心,能设身处地体会施惠者的付出,发自内心地感激对方。
由上述可知,懂得感恩会具有常怀喜乐、能惜福知足、凡事正向思考、会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等人格特质。因此,正值心智成长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更需涵养感恩情怀,让大学生经常浸濡于感恩情境和心境之中,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养成他们正向的价值观及人格特质。[7]
感恩可形成互惠性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建立长久性的友谊与其他社会成员联结,而这些社会资源,在需要时可以发挥重要的社会支持。因此,体验及表达感恩与感知正向的人际关系及人际关系的满足感具有极密切的关联性。综合上述可知,当人常怀感恩时,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少感到孤独及被孤立。[8]常怀感恩能体会施惠者的付出,并发自内心地感激施惠者。当与其他人互动时,感恩也会促使人去关怀他人并和善地与人相处,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人际互动循环。感恩是一种态度,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感恩的态度,尤其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更应抱持感恩的心态,这样,不只对当事人有好处,又可适时达到最大效用。时常抱持感恩之心,能够帮助个体适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压力。遭逢心理创伤时,由于心怀感恩,不但能够扩大认知思考能力,转变原本认知上令人难过沮丧的情绪记忆,心理上也能够感受到背后有人在施以援助。感恩是通过体认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和痛苦的,让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满怀感恩的人,其感恩倾向较高,在以下四个向度所得的分数也会偏高。[9]其内心触动感恩情感时,会有强烈的感受;每天表达感恩的次数较频繁;感恩的对象不局限于对人,也可以对物、对事、对环境;面对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时,当下能直接联想到更多该感谢的人。
图1 感恩的道德情感历程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教育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整体表现为思想政治觉悟低,思想教育接受能力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清晰的认识。其中最为严重复杂的问题集中在大一阶段。大一学生刚一入学,往往内心深处渴望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因为在经历高考巨大的压力与紧张之后,刚刚步入高职院校的新生,无论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与高中时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和改变。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都需要一个较为平稳的适应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困扰。为此,学校应履行自身的责任义务,尽快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彷徨、迷惘与困惑的时期,使他们做好心理与角色的调整以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与生活,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11]然而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并没有认清大一阶段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度过入学波动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也无法拿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高职院校屡屡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充分说明关注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健康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年青一代是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目标之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应对离开校园之后所面对的各种人生课题。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即为充分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实务工作提供参考。[12]
1.营造和谐的校园感恩环境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无法正常面对和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而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是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感恩意识匮乏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造成的结果。为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感恩意识养成的意义。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是恩惠行为的主要动机,因为感恩的社会情绪会推动受惠者去回报施惠者。不仅如此,感恩情感还可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此标准说明感恩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判断与感应,通过判断与感应,随即会引发个人进一步的道德行为。感恩除了是一种道德感受和动机,会影响人的行为倾向,还能激发道德行为。感恩在道德情感中是一个渐进式的历程,当受惠者感受到施恩者的恩惠,心中便会产生感恩情绪,当受惠者将感恩情感内化于心,会引发受惠者对施惠者表现感恩的动机及行为,当施惠者感受到受惠者因感恩所展现的利社会行为,这一感恩利社会行为便将成为施惠者今后再施善行的增强物。因此,从社会层面考察,感恩确实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之一,可增进人际间正向的互动循环,并使社会趋向稳定和谐。[13]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为学生营造一种温馨的校园感恩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他们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明晓感恩对自身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教师为学生树立“能感恩”的形象
高职院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学会感恩具有潜移默化的标杆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树立能感恩的形象,诸如教师能惜福爱物,能嘘寒问暖地关怀学生,对于学生的付出和帮助能随口答谢等。教师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语行为,可以无形地将感恩意识点点滴滴地内化于学生的灵魂深处。
例如,可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让受试者阅读与感恩有关的文章并写下感想和体会,以引发受试者的感恩情绪,所引发的感恩经验有助于受试者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意义。综上可知,当个体不断接受感恩文章的滋养,感恩的心灵就会不知不觉地提升。感恩阅读活动不仅容易执行,而且当感恩文章触动受试者心灵,更可通过学习单或心得的撰写及感想的口头分享,来呈现个人的感恩学习成果。[14]
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感恩情绪
适当运用多媒体,可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动画、影片等加以整合,使知识更为生活化,让抽象的概念更为具体。调查显示,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50%的学生缩短平均学习的时数,增加33-70%的技能熟练度,学生欣赏感恩影片,分享感想,往往会产生较佳的感恩体验效果。另外,运用网络亦可习得感恩。目前,有高职院校开发了感恩教学网络教材,跟踪研究发现,这套感恩教学网络教材及在线介入方案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感恩情绪。
4.创设情景,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即面对生活中的某事件或情境时,将自己换成另一角色,自己又会如何做,如学生把自己当作家长或师长,在某一情境中,会如何说话,怎样做事。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烧火棍捅在自己身上疼,捅在别人身上也疼。”都是讲的这个道理。观察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感恩教学方案能提高学生角色取替的能力,并增进同理心,使学生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角色互换的方式来实施感恩教学方案,能激荡高职院校学生的同理心思维,让学生通过多元思考,感受不同的角色立场,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感恩能力。[15]
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增进他们的幸福感和正向情绪,提升他们的感恩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也可以从中体察学生的感恩认知、态度转变过程,进而提高自己的感恩意识和教学水平,与学生一起成长。
[1]冼季夏.论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2016(3):159-162.
[2]李倩.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主观幸福感水平分析及提升途径探索——基于武汉市某高校样本的实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4):184-187.
[3]艾军,邹金成,罗二平,邹婷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92-94.
[4]王莹.论情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130-132.
[5]金绍荣,吴玲玲,刘子鋆.红岩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28-29.
[6]闵敏,肖化移.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亮点之生命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8):54-56.
[7]程敏,罗秋兰,高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理想信念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4):76-77.
[8]寇晓燕.社会分层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57-58.
[9]Ken Eagle.Hypothesis Holiday sudden cardiac death:food and alcohol inhibition of SULT1A enzymes as a precipitant[J].J.Appl.Toxicol.,2012(3):210-211.
[10]Michelle Alexander,Mathew Marten,Ella Stewart,Stanley Serafin,Goran Strkalj.Attitudes of Australian chiropractic students toward whole body donation:A cross-sectional study[J].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2014(7): 32-33.
[11]顾丰,刘越.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校友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53-155.
[12]王炜.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36-38.
[13]Luqing Zhang,Ming Xiao,Mufeng Gu,Yongjie Zhang,Jianliang Jin,Jiong Ding.An overview of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hinesemedical colleges in body donation programs[J].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2014 (12):42-43.
[14]Eagle Ken.Hypothes is Holiday sudden cardiac death:food and alcoholinhibition of SULT1A enzymes as a precipitant[J].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2014(13):82-83.
[15]Anonymous.Publishing and Book Companies;Thanksgiving Virtual Field Trip BringsMore than a Million Students Nationwide to Plimoth Plantation on November 16,2010[J].Journal of Technology,2013(12):198-199.
(责任编辑:张明海)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6.019
G416
A
2096-2452(2016)06-0089-04
2016-11-12
范人伟(1982-),男,江西赣州人,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复旦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