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春燕,刘 倩
(北京印刷学院体育部,北京 102600)
实验与调查
计时训练法对羽毛球技术和体能影响的研究
龚春燕,刘 倩
(北京印刷学院体育部,北京 102600)
现代羽毛球运动技术的发展以“快”字当头,在整场比赛中运动员要进行连续不断地加速、变速。以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20人为实验对象,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实验组用计时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对照组按照普通的训练方法来训练,3个月后,对2队进行技术测试和比赛。研究结果:实验组的胜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多拍回合下,拿下这一分的概率高;实验组在短回合内得分能力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实验组的身体姿势较对照组重心更低、移动更快,体能下降没有对照组明显,特别是比赛中出现多拍对抗时,实验组胜率更高。
计时训练法;羽毛球;比赛能力
现代羽毛球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求运动员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假若平时训练不足,体能储备不够,那么很有可能难以适应这种强度,如若平时有了这个体能储备,那么就能在场地上自由发挥。羽毛球的另一个特点是技术要求高和运动强度大,重复完成持续时间短但强度剧烈的动作。这些特点,加上比赛时的爆发性,羽毛球在80㎡的场地举行,要求速度快、技巧高。每场比赛都要最大程度地使身体运动。一些研究人员根据数据分析,认为羽毛球比赛中,每个击球回合(即从发球至球落地)平均需要5s的运动时间,紧接着平均5~10s的间歇休息时间(即球落地至下次发球)。世界顶级选手每个击球回合需要将近8s的运动时间,而间歇休息时间为16s。年轻的国际中等水平运动员平均每个击球回合3.6s和9.8s的间歇休息时间。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计时训练法对羽毛球技术和体能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20名普通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为实验对象,训练前对他们的技术和比赛能力进行测试,再结合他们平时的训练表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10人。
1.2 研究方法
计时训练法主要是针对羽毛球的比赛回合时长、间歇时长及整个比赛时长来安排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将训练特意加入10s、40s和120s这3个训练时长,10s的时长主要是短时间得分能力的训练,40s时长主要是相持能力的训练,120s时长主要是保持低重心连续移动能力、挥拍能力的训练。在这3个月内,实验组主要按照计时训练法展开训练,对照组就按照平时的常规训练展开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每周2次,每次2h的训练,实验组的训练是计时训练法2h,每次间歇8~10s。
表1 实验前数据对比
表2 实验后数据对比
实验前后对2组队员的高远球、杀球及后场高远球结合前场挑高球3个技术进行测试,每个技术测试20个球,大概2min时长,测试数据见表1。从表1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别不大,3项指标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他们3项技术的成功次数都大于符合要求的个数,达到要求的个数普遍偏低。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功个数和达到教师要求的个数相比较于实验前都有所进步,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最大的进步是达到教师要求的个数明显上升,实验前3项指标达到教师要求的个数相差不超过1个,实验后实验组3项指标达到教师要求的个数多出对照组平均4个,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说明计时训练法对实验组队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个月后根据教练的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的10s内移动能力和得分能力普遍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进步没有实验组明显。正是因为平时的训练中注重这10s内的训练,使得队员无论是从体能上还是心态上都有大于实际比赛的储备,所以在比赛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能调动自己的储备来适应比赛,而对照组因为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所以他们在这10s内的体能储备和心态上都没有实验组的量,所以实验组的表现比对照组好。
表3 实验前后2组比赛胜率对比情况 百分比/%
实验前2组的胜率差别不大,实验后实验组的胜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前实验组高出对照组1.6%的胜率,实验后实验组高出对照组18%的胜率。可以看出,3个月后实验组的胜率明显升高。在本次实验组训练中,40s的训练方式主要是连续挥拍练习40s、连续多球练习40s、小比赛40s(失误的话教练快速补球)等,每个40s结束后休息8~10s。从最后的比赛和测试来看,实验组的队员更能够适应多拍回合,在多拍回合中,他们的连续性和比赛能力强于对照组。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的队员主要是采取蹲杠铃120s、低重心移动120s、高抬腿120s、跳跃练习120s等方式来完成这120s的训练。实验结束后可以看到,实验组的队员在比赛中更能够以良好的身体姿势完成比赛,他们的重心更低,当然他们的得分能力和防守能力也更强。而低重心对任何高水平羽毛球比赛来说都是更有优势的。
3.1 运用计时训练法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短回合内的得分能力。
3.2 运用计时训练法能提高学生的对抗储备,更加有利于学生在紧张的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多拍相持能力明显增强。
3.3 通过计时训练法的训练,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能力和意识较普通的训练法强。
[ 1 ]陈文聪,周永平.羽毛球比赛时间结构和能量代谢特征的研究[ J ].浙江体育科学,2011(3):118-120.
[ 2 ]张洪宝.现代羽毛球竞技特征及创新训练[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0-52.
[ 3 ]李裕和,林文技.羽毛球比赛时间结构与供能特点的研究[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3):27-31.
G847
A
1674-151X(2016)12-04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22
投稿日期:2016-11-10
龚春燕(1989—),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