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文
(铜川市国家税务局 陕西铜川 727031)
【西部文化】
穷乡往往人才高
——陕北文学艺术人才地域思考
王祖文
(铜川市国家税务局陕西铜川727031)
摘要:在物产资源相对有限的陕北地县,物质匮乏、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却恰恰涌现出一些在全国有名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学艺术大家,而且他们大多是改革开放后成名成家的。其地域文化底蕴值得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穷乡僻壤;名人名家;文学艺术
一、陕北贫瘠土地的文化底蕴
在陕北大地上,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世人眼里物产资源相对有限的县却恰恰涌现出一些在全国有名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学艺术大家。比如,以文学类人才的影响看,已故的陕北籍著名作家、剧作家恰恰在物产资源相对有限的南六县。柳青是吴堡的,路遥是清涧的,张子良是子洲的,延泽民是绥德的。这四位大家的知名度想来大体如此排列不会有太大的异议的。即就是以经济学人才而论,张维迎是吴堡的,栗树和是子洲的。另外,以歌唱艺术人才而论,绥德涌现的更多,马子清,杨巧等等。
这样,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什么这些大师,这些具有在当地领先排名的作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大多集中在这些穷地方?而且除过柳青,延泽民外,他们大多是改革开放后成名成家的。
其实,在改革开放前,陕北榆林的北六县也比南六县好不到那里去,穷的程度也差不了多少,照样走西口,照样下南路。如果硬要说区别,无非是北六县地势相对平缓一些,土地面积相对充裕一些而已。
这样看来,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地理地貌看,就生存艰苦条件而言,南六县相对更苦焦一些。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有一个经典论断就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典型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马克思指明的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如此。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地方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恩格斯例举的曾经经济相对落后的挪威和俄国在文学上成就斐然。用这后一种情况来解释南六县涌现这些大家现象,我们会若有所悟。
著名的民歌研究专家田青老师有个观点:民歌自是穷乡好。田老师甚至用江南的民歌与河曲的民歌对比分析后得出,穷地方的民歌是用生命与一生的苦难唱出来的,怎么能不好呢?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这个关于民歌的观点用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些著名作家自幼穷苦的程度影响了这些作家的一生,路遥在清涧穷的生活不下去,被过继到了延川。张子良在西北大学上学期间,实在饿的受不了,用自己的皮带换食品吃。用一位陕北籍电影导演的话说,在陕北大地走出去的文学艺术家们,这两位人物在改革开放后的知名度影响力甚至是无人可比的。
是的,苦难的生活不仅给了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生活素材、情感体验,更给了他们厚重的思想。同时给了他们作为作家的敏感人格,给了他们超乎常人的拼命意识、拼搏行动。他们明白,不努力在那穷地方就是受罪受苦。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生在穷乡僻壤,他们的父老乡亲的那种抗击苦难的勤劳、坚韧、超强付出这种优秀的基因渗透到他们的每一个细胞中,让他们有了一种大目标、大拼搏,大努力,大超越,大成果的意识。惟有其大,才能脱离苦难,惟有其大,才能与其人格心理匹配对应,惟有其大,才是把世事闹红了闹美了的满足。而这句把世事闹红了闹美了的话语张子良在病榻上说过,路遥在人生电影获奖后也情不自禁地对吴天明说过。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永远没有满足这个词语。这就是故乡的穷给他们的人格、性格、品格的超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寒门出贵子。
三、穷乡往往人才高
推而广之,这些地方走出去的经济学人才,商界人才,政届人才以及其他行业的人才至少个别人出类拔萃,已经形成一种人才现象,看来不是凭空来风,而是有着特殊的原因的。
一方地域的物质资源的贫瘠确实是一种发展上的短板,但是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上不一定就一定同样是短板。谁能想到,从吴堡走出去的柳青,从清涧走出去的路遥,从子洲走出去的张子良,他们不仅没有因为他们的家乡穷而倒下,反而将世事闹红了闹美了。他们的作品的生命远远长于他们的肉体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穷乡僻壤中反作用力出一种共同的冲天的拼命精神,这种精神成就了他们,这种精神也灌注到他们作品的人物中,至今都感染着人们。精神的火焰永远不息!
物质资源的富集是求之不得的,是发展的硬件。但是文学艺术这些软件也是万万不肯低估忽视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上,陕北这块大地上的金子一定曾经有一些吧,但是到今天流传下来能为社会贡献作为的有多少根?以陕北民歌而论,现在流传下来的岂止是几首几十首几百首?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道理。
穷乡为何出文学艺术大家,还原有一个原因是文学艺术成才出名不仅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要进行超人的付出。人性的弱点和天性就是大家都喜欢享受都不愿意超人的付出啊。所以人们都喜欢当官发财等等。
如果此推测成立的话,说不准仅以文学艺术论,下一座高峰依然有可能从这些穷地方涌现,或者是从原籍是这些地方的人中涌现。我的判断不是空穴来风,青年电影导演田波,歌手贺国丰就是绥德走出来的,杜鹏就是米脂走出来的,青年作家王刚惠雁、青年歌手王建宁是清涧走出去的,音乐创作者薛九英是佳县走出去的,崔苗崔峰铭姐弟是子洲走出来的,他们都非常年轻,他们已经有他们已经撑开了风帆,假以时日和机会,他们说不准会有更大的作为的,更多的他们在演绎着证明着一个道理:穷乡往往人才高!
参考文献
[1]余道仁,浅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现象[J].剑电文学,2012.
[2]范慧娟,文艺与经济从五四到改等开放新时期[J].华章,2012.
[3]贺松青,文学理论教程[J].阴山学刊,2001.
[4]文档,艺术概论[M].商榷度文库,2012.
Elites Always Emerge in Rural Regions——Ponders on the Literature Talents’Realm of Northern Shaanxi
WANGZu-wen
(Tongchuan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727031,Tongchuan,Shaanxi,China)
Abstract:In the counti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there happened to emerge distinguished and worldwide-influenced literature artistes,they mostly built fame after the opening and reform,the regional culture's fundament.
Key words:Inaccessible and Rural Regions;Distinguished Artistes;Literature and Art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85(2016)01-86-03
作者简介:王祖文(1960-)男,陕北子洲人,陕西省铜川市国家税务局干部,主要从事税收税法和陕西民俗散文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