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工科高校全面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2016-04-12 23:50郑佳然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郑佳然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在理工科高校全面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郑佳然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性别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对于男生人数占绝对优势的理工科高等院校来说,科学地开展性别教育课程不仅有助于帮助男大学生了解应如何更好地与女性沟通,而且有助于鼓励青年知识女性在科技创新领域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进而促进两性的平等与和谐。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性别教育;两性平等;课程建设

性别等级制度是一种以两性差异和两性分化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它描绘了一种男女两性长期以来的政治不平等、经济不平等、观念不平等的状态。性别等级制度的存在不仅会阻碍两性个体的和谐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进步[1]。要想消除这种不平等的性别等级制度、改变人们对两性差别不正确的观念,需要加强民众的社会性别教育,通过在各阶段教育中开设相关教育课程使男性和女性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然而,长期以来,性别教育普遍被忽视,即使是在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教育中,性别教育也始终未有一席之地。本文以性别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为题,以北京市一所985重点理工科高等院校——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分析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性别教育过程中面临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问题,探讨理工科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

一、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对高校德育教育有重要意义

(一) 何为“性别”以及“性别教育”

理解“性别教育”的含义首先要厘清“性别”“性别角色教育”和“性教育”这几个概念。性别,学界又将之分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强调生物性,是指个体出生时的生理特征,代表生物学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之分;而社会性别被定义为“由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赋予男性和女性的一套属性”,是指在一个既定文化中与男性和女性相一致的情感属性和心理属性[2]。它更强调社会性,是从社会文化建构或社会性意义上区别个体是男还是女。在性别研究中,“sex”被早期的学者用于表示性别,但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逐渐开始使用“gender”和“gender role”分别取代“sex”和“sex role”。一些美国性别研究期刊甚至要求作者只使用“gender”,这也使得很多不熟悉性别研究术语的学者把“sex”和“gender”混合使用。这种转变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存在区别;其二,性别研究开始从早期关注生理性别差异转向了关注社会性别差异。此外,由“sex”和“gender”引出的“sex education”(性教育)和“gender education”(性别教育)也常引起混淆,甚至有些人将二者等同视之。其实,通过二者词义辨析可以看出,性教育立足于“性”,专指教授包括性知识、性道德和性行为等内容的生理教育;而性别教育强调社会性别,教授内容比性教育更宽泛,强调个体性别的文化、社会差异,是指对个体社会性与文化性的性别的教育[3]。

当然,对于性别教育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众说纷纭。一些研究者认为,性别教育就是社会性别的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形成特定的性别认知,以此发展产生相应的性别行为。因此,社会背景中的性别观念往往成为性别教育的基础,教育者自身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观念也将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教育方式渗透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中[4];另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就是性别角色的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与角色认同。在此过程中,教育者无疑会根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此,性别教育的结果将是使受教育者继承和继续传播特定的性别角色认知与理解[5]。尽管学者们对性别教育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教育核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即教育者从特定的性别文化与性别角色发展期望的角度出发,使受教育者形成某种固有的性别认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行为方式。另外,学者们对开展性别教育的意义也达成共识,认为开展性别教育的实质并非要消除男女社会性别发展的差异,而是促使两性的社会性别或性别角色向一种更为理想的模式发展[3]。

(二)在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高校开展性别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完善认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性别教育存在误区,认为性别教育只适用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然而,纵观我国大陆学校的青少年性别教育,其整体现状实际上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基础教育对性别教育的界定十分模糊,以致于性教育、性别教育等基本概念混淆严重;(2)在中学阶段,学校对性别教育的开设、管理严重不当。因此,大部分青少年在其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并未受到科学、系统的性别教育。步入大学后,学生又面临性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在性别角色选择与定位上出现困惑和焦虑等问题,不懂得应如何与人交往,恋爱中屡屡受挫。因此,在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尤为必要,可以帮助青年学生解决自身的性别困扰[6]。

其次,开展性别教育,针对男女的性别功能和社会期待的“因性施教”可以提高两性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对于理工科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性格、兴趣和专长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忽视这种客观差异性,缺乏对两性不同人生经验和利益出发点的挖掘和强调,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使男女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最终使高校教育成为一种不完整的教育[6][7]。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学计划中,对性别教育相关课程的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各类课程在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大纲中都普遍缺乏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及内容。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目前除社会工作系为其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社会性别研究”专业选修课外,还没有面向全校学生的与性别教育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反映出性别教育在中国高校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后,两性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展性别教育、传授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的两性平等。与西方相比,中国女性参与社会的兴趣普遍不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分工意识有关。鉴于此,在高校尤其是男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理工科院校开展两性平等的性别教育,不仅可以使女大学生在看待社会现象时增加性别敏感度,从而强化女性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使男大学生培养性别平等主义情怀,对社会上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进行批判。在2001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就已明确规定,课程、教育和教学方法改革须“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以此)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①。《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再次提出要“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通过开展女性学课程让社会性别进入未来教育的主流,以此促进两性平等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②。

二、在理工科高校开展性别教育应注意的两个关键问题

(一)开设实用的、科学的、具有时效性的性别课程

对性别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是首要问题。在理工科大学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更需要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和时效性的指导思想。首先,必须以实用性为原则。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少,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在校园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可着重开设一些带有“女性关怀”的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引导女大学生强化性别平等理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提高自信心[8]。比如,可以针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开设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帮助女大学生转变传统性别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早进行就业创业准备,以此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开展专门针对理工科院校男大学生的性别教育也十分实用。不断有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男大学生发生自残等暴力行为的比率和频率都明显高于女大学生[9],有学者将其称为“男孩危机”[10],认为性别角色冲突是解释自残行为“男孩危机”的最重要的前因变量,性别角色冲突越严重的男生越有可能发生自残行为[9]。因此,开设相关的性别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帮助男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异性、学会沟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等。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性。研究课程方法论的学者从理论角度对“科学性”进行了说明,即课程范式进行“性别化”的过程[11]。西方女性主义学者认为,目前学校课程的价值体系多以男性为标准,研究范式也主要是由男性创造和规定的;课程政策制定的基础和目标也倾向于依靠男性经验以及男性利益。课程涉及的领域和关注的议题过于注重男性,却忽视和排斥女性经验和情感,将女人和女性世界无形化、无性化,使其成为课程中看不见的东西[12]。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注意将课程进行从“无性”或“中性”向“有性”的转变,特别是将女性的“意识觉醒”(gender consciousness)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工具或研究视角,以女性的个人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研究的重要资源,反对男性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以及男性中心思想[13]。在理工科院校进行课程从“无性”或“中性”向“有性”的变革有助于积极倡导性别平等理念,促进青年知识女性加强自我认知,树立自强意识,并在学术上大胆进行知识创新,进而打破男性中心主义的樊篱。

最后,必须注重时效性,在开展性别教育过程中注重课程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比如,在“以人为本”并强调“个体为中心”的21世纪,仅仅站在妇女解放的立场上开展性别教育便显得过于陈旧保守了。单艺斌以大连大学女子学院的性别课程体系发展为例,系统阐述了该院性别课程设计理念从“强调女性特色教育”向“注重性别观念教育”过渡、从“突出女性意识角度”到“关注两性性别意识角度”转化、从“单方面强调发挥女性自身优势”直至使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并学会用性别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认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现象”的历程[14]。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该院也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和生存发展能力,帮助并鼓励女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突破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仅能够辨析现实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而且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求和开拓发展空间,比如,开设了“女性自我认知”“女性与成才”“女性心理透视与调适”等全校必修课程。该校性别课程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是新时期教育与培养女性人才的标准,值得理工科高等院校参考借鉴。

(二)进行师资队伍高效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对理工科院校开展性别教育的成功与否也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中国大陆高校在开设性别相关课程时往往会面临师资、课酬等无保障的问题。比如,有些高校为本科生开设了“女性学导论”这门通选课程,该课程是由一批来自不同专业的女教师自愿组合申报开设的,没有课筹资金、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不算入业绩考核。这不利于该课程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学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承认任课教师该部分课程的工作量,并鼓励其申请“体制外”的物质支持(如国内外基金会等),尽可能为女性/性别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主流化提供机制保障[15]。

针对偏重于理工科专业的高校,还可以通过校外选聘与校内筛选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一批懂得性别教育规律的教学人员和热心女性管理服务工作的行政人员,进行女性人才优化,共同组建一支高效的性别教育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聘请学生身边的成功女性校友、成功女士作为兼职教师,也可组织学生专干、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发掘培养专兼结合的教师后备军壮大和增强其师资力量[15]。

三、在理工科高校全面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3个路径

2006年,“女性学”被教育部列为高校新设的本科专业。此举表明了与女性学/社会性别有关的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被纳入高校主流学科建设规划,进入了主流教育的视域。结合开设“女性学”院校的教学实践经验,下文将针对如何在理工科院校全面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 直接开设性别必修及选修课程

直接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性别相关必修及选修课程。如前所述,在理工科院校开设性别课程应以实用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原则,因此,性别课程在其内容上应尽量覆盖理论、现实和政策3个层面。理论层面主要介绍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女性主义主要流派,力图使学生了解诸如不同女性主义思潮对父权制的讨论、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讨论、对妇女范畴的讨论以及对社会构造论和本质主义的争论等理论问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围绕当代社会女性运动新的关注点展开,比如男女同工不同酬、妇女回家、性与淫秽色情品、暴力、性骚扰与卖淫等社会热点问题,力图从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16]。以下两例为我国理工科高校全面开设性别教育相关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

首先,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每年都会开设180余门性别和与性别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文、史、哲、医等多个方面,将社会性别视角融入文学、艺术、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历史、哲学、生命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之中,广泛讨论各领域基础性、前沿性或焦点热点问题。比如,在性别与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中,会涉及野外生活、隐私、服饰、色情图片、女性主义等新理念是如何被美国印刷媒体和其他广告企业创造出来的;在性别、健康与生命科学方面的课程中,不仅会涉及性别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而且会涉及性别在其越轨行为,如侵犯、性强迫行为时的作用和影响;在性别与经济方面的课程中,会涉及社区责任与客户性别,服务种类与危机管理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各门学科中较为关注的与性别相关的问题,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妇女生活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紧迫的现实问题。哈佛大学的课程可以为我国理工科院校的教师提供很多思路与启示,性别研究可以深入到各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去;性别视角亦可为各门学科带来变化[17]。

此外,同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开设性别课程教育教学的优秀范例。2007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并随后推出了“社会性别与大学生发展”这门校公选课程。从开设之日起,该课程就被定位为“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社会性别导论”“西方文学中的性别”“社会性别与大学生职业选择”“性别与媒介”“性别与科技”“男性气质与父亲角色”“性别与空间”及“性别与人类婚姻史”等章节。这门课程由7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集体授课,通过多学科视角为学生解读社会性别问题。在专题讲座中,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学会分析社会性别建构过程,并使学生能够反思性和批判性地思考“知识”生产的过程,寻找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制度,进而改变这种性别关系。这门课程跨学科、多层次,但以性别视角为线索贯穿始末,在学生中激起较大反响,并引起了媒体关注[18]。

(二)在课程中进行性别渗透

哈佛大学的性别课程寓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于各门学科之中,将性别差异以强大的渗透力打入主流学科,使其在各学科中都能够发展壮大,这也充分体现了性别研究或者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宗旨和特点。由此可见,在课程中进行性别渗透,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科与专业隔离问题,使性别研究不再孤军奋战。

所谓渗透性课程,是指不单独开设性别课程,但在其所授课程(包括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至少用4学时左右的时间进行性别意识的渗透和性别视角的分析,使学生不仅掌握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而且能够结合实际进行性别视角的分析与判断。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性别研究成果就是一个有效的渗透途径。具体方法为:在原有授课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将性别视角融入自己的课程体系,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增加具有性别特点的部分内容。以北京理工大学现阶段已开设的部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例,在公共选修课“名著佳篇赏析”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中国女作家名篇名著鉴赏”的部分内容;在公共选修课“汉语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或“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部分内容;在基础必修课“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课程设计中增加“女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内容等。

(三) 增加性别教育网络课程

网络教育具有高效、即时与隐蔽等特点,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运用广泛的教育方式之一。因此,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扩大授课面[19]。比如,可以分别开设两性网络课堂。在女大学生网络课堂开设“校园情感与生理健康”“就业与家庭”等主题讲座;在男大学生网络课堂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两性差异与交往”等主题讲座。针对男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校可组织进行团体专题教学,并录制成网络课程,供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针对个性问题,学校可组织专业教师、学生工作者等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此外,还可开通网上咨询室、心理辅导站、两性热点问题讨论室等,通过网络咨询和辅导的形式及时解决男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尽可能确保每一位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性别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的性别教育课程应以学生为本,以男女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以性别平等、因性施教为基本原则,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个体的性别差异,努力建立和谐、健康的两性关系,使其发展适宜的性别行为,最终实现教育双性化的理想模式。在理工科高校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更需要从观念入手,首先推动性别平等观念进入管理与决策之中,在关注“科技-社会”关系时,把“科技-性别”关系纳入进来,进而重建“科技-性别-社会”关系,共同建构有利于女性技术创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最终达到促进女性参与技术创新实践的目的。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论述了其性别教育相关课程开设状况及其反思,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高校性别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作为孕育未来女性科技与创新人才的摇篮,理工科高校开设性别教育课程任重道远。希望师生共同努力,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女大学生能够在科研方面勇于探索、追求卓越,在科技领域取得进一步的性别平等。

注释:

①参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载于《中国妇运》,2001年第6期。

②参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8/08/content_23160230.htm。

参考文献:

[1]杨昌勇, 胡振京. 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5): 82.

[2][美]凯特·米利特. 性政治[M]. 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6.

[3]刘秀丽. 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 教育研究,2013, (10): 127-133.

[4]王文,王国霞,赵莹. 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32-235.

[5]盖笑松,王晓宁,张婵. 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5): 227-231.

[6]董晓璐.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5): 125-127.

[7]苏珊·麦吉·贝利. 教育男生和女生: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启示[J]. 周鸿雁,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0 (6): 34-38.

[8]赵伟. 在理工科院校开设女性教育的思考[J]. 河西学院学报,2015, 31(1): 121-124.

[9]杨雪燕,李艳芳,罗丞,钞秋玲. 男孩危机?——大学生自残行为的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冲突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15,(3): 39-47.

[10]李文道,赵霞. 男孩危机——一个众多研究数据支撑起的事实[J]. 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10-16.

[11]柳士彬,何爱霞. 成人女性性别课程开发初探——女性主义课程论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12,(3): 87-91.

[12]黄忠敬. 女性主义与课程中的性别问题[J]. 教育科学,2003, 19 (3): 26-29.

[13]Connelly, M.,Clandinin, J.TeachersasCurriculumPlanners:NarrativesofExperience[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8.31.

[14]单艺斌. 对适合女性发展的女性/性别课程体系的探索——以大连大学女子学院课程设置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2003, 50(1): 28-31.

[15]王宏维. 对高校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及其教学的五点看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4(1): 41-43.

[16]黄颖. 在理工科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意义及尝试[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 (21): 22-24.

[17]肖巍. 哈佛大学性别课程讨论的130个问题及其启示[J]. 妇女研究论丛,2005, (6): 70-74.

[18]梁红,郑丹丹,丘斯迈. 如何设置好的性别课程——华中科技大学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性别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9, 28 (5): 99-101.

[19]徐少红. 大学实施女性教育探讨[J]. 高教论坛,2010, (1): 126-129.

(责任编辑王灵)

收稿日期:2016-06-20

基金项目:北京理工大学校基础基金项目“女性社会工作实务与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2242006)

作者简介:郑佳然(1984— ),女,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性别社会学、性别教育、性别与社会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16)05-0058-06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Conducting Gender-related Cours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BIT

ZHENG Jia-ra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100081, China)

Abstract:The deficiency of gend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not good for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for the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more male students, appropriate gender education could not only help male students understand females better but also encourage young women to make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may exer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qual and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der education; gender e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性别教育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软件工程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践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