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琢
“奥特曼”变形记
文/王 琢
说到奥特曼,大家可能会想到日本电视剧中那个打怪兽的宇宙英雄,而今天我要讲的“奥特曼变形记”则是我们班一位特殊学生的成长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瘦瘦小小的他是由两位家长一起拉扯着送到学校的。他在门口挣脱着,怎么都不愿意进来。见此情景,我很友好地上前与他打招呼,他也不理我,而且还跟我翻起白眼来。我想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得帮他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
过了一段时间,当别的孩子都慢慢融入校园生活时,唯独他显得格格不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次他不高兴,在那闹情绪,我正准备上前安慰他,只见他突然把双手交叉在胸前,眼睛向上一翻,嘴里还不停地叨念:“我要打败你们!”他瞬间将自己变身“奥特曼”,好像所有人都成了他要打败的“怪兽”。此刻,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奥特曼》中的片段,我试图对这个“小奥特曼”发出指令——“奥特曼的任务完成了!”没想到,当他听到这个“指令”后,竟一下子安静下来,结束了自己的怪异行为,还对我露出了一丝怪笑。我还以为自己找到了能够抑制住他怪异行为的妙招,但后来当他再次变身“奥特曼”时,他对我发出的指令竟毫无反应。我便像妈妈一样张开怀抱,去拥抱他,抚摸他的头,并轻声安抚他,任他在我的身上拳打脚踢发泄心中的不满,逐渐去平息他的愤怒。我知道这样做只能暂时平复他的怪异行为,要想真正帮助他,还得深入探究他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通过与他的家长沟通,我了解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因此他都是通过“变身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小时候看过奥特曼的影片,对“奥特曼”产生了一种崇拜,于是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他就通过变身“奥特曼”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也没太在意,约束也比较少,没有注意在这方面正确引导,等到孩子上学了才慢慢发现他行为上的异常。
从那以后,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天,拉拉他的小手,经常表扬他,给他一些小奖励,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表现,还鼓励全班同学多和他沟通,使他能够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慢慢地他愿意与我交流了,从最开始的只是微微点点头,到后来可以用简单的语言,遇到高兴的事也愿意与我分享了。
在生活中,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主动帮他拧他打不开的水瓶;及时帮他系好鞋带,并教他怎样系;大力表扬他的小进步,让他更加自信……我还发动全班同学都来帮助他。渐渐地,他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关爱,能够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了,同时也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了。值日时,我会给他安排最简单的任务,让他也能在班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逐步培养他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后来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良苦用心,主动找到我,说:“王老师,我在家学习拖地了,我会拖地啦!”还主动承担起了班级里拖地的任务,而且完成得非常好。有时他还主动帮我整理办公桌,让我感动不已。
在学习上,他也曾是让我最操心的一个孩子。他不知道该怎样上课,只要一上课他就睡觉,这让我十分忧心。为此,除了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外,平时无论上课或下课我都会给他更多的关注,手把手教他写拼音,写数字,教他如何占格。对于他会的题,我就让他给大家讲,不仅让他把掌握的知识巩固一遍,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学习的自信心。虽然他和别人相比还有差距,但令我非常惊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突破了自己,昔日的“奥特曼”正逐渐蜕变成有责任心的阳光少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陶行知先生亦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相信,我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会耐心等待,用心浇灌,等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双桥校区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