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叔亮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1996年,耶鲁大学教授内勒巴夫(Barry Nalebuff)和哈佛大学教授布兰登勃格(Adam Brandenburger)在认识竞争对抗性本身的固有缺陷与难以适应复杂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合作竞争理论(Cooperation-Competition Theory)。该理论更加强调在竞争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1]合作竞争理论产生于企业管理领域,后来逐渐发展到公共管理、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科教园区内部成员之间必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单纯的竞争关系容易导致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增加,不利于园区整体及其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教园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组织优势与体制优势等,园区内部成员必须树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良性竞争。合作竞争超越了简单的竞争与合作规则,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的共同优势,意味着在市场划分时寻求合作空间,共同创造更大的市场与更高的价值。[2]本文在分析科教园区合作竞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战略思维与若干经济效应。
在实践中,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较多,内部成员在创新目的、利益诉求、绩效评价及关系处理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考量,因此,内部成员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合作竞争理论认为,合作竞争是比传统竞争层次更高的竞争,强调以合作为基础的竞争,并不是从根本上排斥竞争,而是在促进组织自身发展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重新调整组织间关系,由单纯的对抗式竞争转变为合作式竞争。合作竞争的提出与实践是竞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博弈论商业应用的重要范例。[3]著名管理学家尼尔·瑞克曼(Neil Rackham)认为,贡献(Impact)、亲密(Intimacy)和愿景(Vision)是合作竞争成功的三大要素。[4]3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参与者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为实现协同创新目标形成了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其中几个核心要素至为重要。
第一,创新贡献度。创新贡献度具体表现为合作竞争关系形成之后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共同创造的可以切实衡量数量与质量的创新成果,也就是合作竞争能够创造的实际价值。在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能否成功维持与衡量合作竞争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多种要素中,创新贡献度是根本要素。一般来说,创新贡献度主要源于以下方面:首先,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通过合作创新与竞争创新的相互作用减少创新成本、节约创新资源;其次,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逐步凝炼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聚集核心创新能力;再次,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在合作与竞争并存、交叉的过程中,产生创新思想火花、寻求更多的创新机会。
第二,关系亲密度。与普通的交易伙伴关系不同,良好的合作竞争关系具有较高的关系亲密度,为协同创新成果奠定人际关系基础。合作竞争的参与者建立积极、顺畅、和谐的亲密关系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之间必须建立互信合作机制,作为良好合作竞争关系的核心因素和前提条件;其次,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共同组建合作创新团队,集中优势力量联合产出创新成果;再次,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信息交换的不对称性,促进信息流动与互补,全面共享利于创新的信息资源。
第三,创新愿景。创新愿景可以作为良好合作竞争关系的导向系统,合作竞争参与者在创新愿景方面达成共识,以此描绘共同目标及发展路径,可以有效激发合作竞争参与者的创新潜能与创新精神,为合作竞争参与者追求卓越提供创新动力。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实现创新愿景必须具备以下必要条件:符合合作竞争参与者共同利益的创新目标,合作竞争参与者具备协同创新的应有创新能力,合作竞争参与者之间建立和谐良好的伙伴关系,合作竞争参与者各自拥有某一方面的创新资源优势,合作竞争参与者必须营造崇尚创新的组织文化。
江苏、浙江等地在科教园区建设方面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科技、教育与产业的互动、合作与竞争,在发展高等教育、促进科技开发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供给、产业转型升级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带来积极而长远的影响。科教园区合作竞争是一种战略思维层次的发展理念,具体分为战略起点、战略目标、战略进程与战略前景等环节。
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发展战略始于合作竞争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合作竞争理论建立参与者价值链的理论框架,并且利用价值链理念解释合作竞争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互动关系。价值链的思想强调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在发展过程中将竞争与合作两种行为结合起来,摒弃传统的片面对立关系,建立动态视野中的两者互动关系。与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相比较,有效改变了参与者竞争态势分析的单纯竞争视角,促使合作竞争参与者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关系亲密度,由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转变为正和博弈。
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参与者在合作之前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受不同竞争关系与利益诉求的影响,各方参与者在利益协调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合作竞争的理念要求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在分配利益与承担风险时必须正视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兼顾自身利益与其他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同时考虑整个协同创新网络的共同利益,理想的选择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能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竞争。
作为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合作竞争与传统竞争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合作,合作更加有利于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科教园区发展战略目标,是所有参与者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种动态、和谐、可持续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最终实现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目标。按照合作竞争理论的互补者(Complementor)理念,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参与者应该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关系,在愿景相同与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基于共同打造的价值链,营建良好的合作竞争关系,协同创造单个主体难以实现的创新贡献度,通过彼此密切合作,扩大原有市场与开发新市场。合作竞争理论与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在战略目标方面迥异的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科教园区合作竞争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互相支持与协同合作,而不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激烈的拼搏与厮杀。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每一个参与者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他参与者的配合与协助,只有合作才有更好的出路。
合作竞争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仅从科教园区成员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在战略执行的进程中也始终围绕自身的利益开展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与控制等管理活动,往往造成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的局面。而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发展战略制定过程始终遵循博弈思想的规则,从其他参与者的利益关注点与创新需求出发制定合作竞争战略,在战略执行的进程中更加关注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诉求与预期创新目标,加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亲密度,从而克服了传统战略管理进程的弊端,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同时,围绕参与者、附加值、规则、战术与范围等五个要素对博弈行为与结果予以功能分析,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参与者可以选择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增强发展战略的互动性、现实性与可行性。博弈思想有机融合了合作思维与竞争思维,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战略进程,博弈理论与方法为知识经济时代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科教园区战略管理进程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分析工具。
科教园区合作竞争不仅涉及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的当前利益,而且关系到科教园区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科教园区发展战略,是一种以未来为指向的动态战略。合作竞争理论认为,博弈的五个构成要素(参与者、附加值、规则、战术和范围)随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以致于影响博弈的行为与结果。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的发展战略并非都是事先拟定且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持续调整和变化的、能够满足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的动态战略,以适应重复博弈的迭代状态。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变为常变、变为不变,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经常变化的,只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参与者必须时刻充满活力,以合作竞争的方式不断进化,以五要素协同互动促使博弈行为及其结果产生变化,持续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基于合作竞争的科教园区发展战略必须以正和博弈为核心,在兼顾创新贡献度、关系亲密度与创新愿景的基础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战略,才能尽可能抓住发展机遇。
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可以实现参与者之间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参与者之间的战略协同与互利共赢。从经济效应的视角来看,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成本效应、协同效应与创新效应等。
合作竞争有利于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实现规模经济。首先,合作竞争有利于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更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更加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单位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次,合作竞争有利于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提高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专业化和分工程度,合作伙伴通过优化组合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提高创新能力与贡献度,扩大规模效应。再次,合作竞争有利于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联合制定行业技术标准,通过格式系统带来示范与辐射效应,增强科技创新网络的外延性与知识溢出。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与风险共担机制是参与者实现规模经济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合作过程中的各种负效应,实现合作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建立责任明确的风险共担机制才能最大程度上取得合作各方的信任,为实现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奠定人际基础。否则,规模扩大不一定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反而会增加无谓的成本,形成恶性的内耗局面。
合作竞争可以有效降低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认为,社会经济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如何解决不确定性问题。[5]48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化、契约关系的复杂化、交易形式的多样化,科教园区合作竞争涉及到的不确定性问题繁杂而混乱。因此,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可以采用多方契约的形式,既可以有效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又能够减少频繁交易导致的高额交易费用。
信息论认为,信息冗余大小与其不确定性有关,信息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6]科教园区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创新网络组织系统,其中包含的冗余信息必然导致合作竞争的不确定性增加,不仅提高了信息交换成本,而且加大了科教园区的管理难度。合作竞争促使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加强信息交流与实现双向沟通,减少信息费用,有效克服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组织效率与创新贡献度方面对个体成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园区合作竞争涉及政产学研等不同领域的参与者,而不同参与者可能拥有同一类型的资源,这种异质性组织与同质性资源的交叉关系对科教园区合作竞争中的资源互补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教园区合作竞争有利于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的资源范围及其边界,在同质性组织的异质性资源与异质性组织的同质性资源利用率方面,可以获得极大的提升空间。科教园区合作竞争通过双方资源与能力的互补,可以节约资源投入、减少沉没成本、提高战略灵活性,有效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者的整体竞争力与创新贡献度。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参与者携手竞争能使竞争向着更宽广的领域拓展,可以赢来更多的利益,产生1+1>2的协同效应。[7]
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战略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协同、愿景的协同、利益的协同等方面。合作竞争能够促进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在价值观方面达成共识,为创造共同追求的社会经济价值而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合作竞争能够促进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在愿景方面形成一致,为了追寻共同的美好愿望而开展积极的战略合作;合作竞争能够促进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在利益方面产生协同,为了彼此的共同利益而加强持久性的战略合作。
科教园区包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组织机构,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以传播与生产知识为主要职能,而高新技术企业则以应用知识为主要职能。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将知识传播、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结合起来,以协同共进的方式创造新理念、新成果、新价值的过程。科教园区合作竞争为上述各种组织机构近距离交流新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有利于促进合作组织间的知识传播、创新与应用,而且有利于使不同组织间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创造出新的能力。具有较高关系亲密度的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对于科教园区及其成员而言受益颇多,不仅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信息搜集能力与加强管理创新能力,而且可以紧跟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密切关注行业竞争对手的动向与追踪国际同业领域的高新科技,还可以集聚创新精神与活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与增强外部环境应对能力。科教园区合作竞争分别对参与者的知识创新与创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反过来,知识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又进一步促进参与者的合作竞争活动:科教园区参与者的合作竞争与知识创新是一个相互正反馈、循环促进的过程。[8]科教园区合作竞争的创新效应通过无限制的零基循环与重复循环,形成知识创新的递归与迭代效应,推动科教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卢苏.高合争者的群际社会比较效应[D].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内勒巴夫,布兰登勃格.合作竞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3]包昌火,谢新洲.竞争对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尼尔·瑞克曼.合作竞争大未来[M].苏怡仲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6]曹叔亮.基于有限理性的大学内部治理[J].江苏高教,2016,(2).
[7]张磊,王亮,吴浜源.网络经济下合作竞争的风险分析与信任机制的建构[J].现代管理科学,2013,(4).
[8]高长元,杜鹏.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合作竞争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