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创新,顺天应人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经历了一场革故鼎新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由高校师生、由基层创新来推动的。在今天,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样需要来自基层的创新和实践。
今年4月15日,李克强总理先后考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有53所在京的部属、市属、民办高校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指出:“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结合高校特点,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
钱穆先生在《从整个国家教育之革新来谈中等教育》一文中的改革意见,至今看来,仍然有值得借鉴的意义,那就是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对于教材和课程的灵活运用:
普通中等教育之主要任务,实当以文化教育为手段,以人才教育为目标。换辞言之,即注重于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之陶冶,经此一番陶冶而出者,则当期其为国家民族所理想要求之人才也。本此旨趣,中学教育之中心课务,实当以本国语言文字之传习为主。夫科学知识可以分门别类,而人生之所需要之知识,实不尽于科学知识……若使青年能读一部《论语》,读一部《庄子》,读一部《陶渊明诗》,彼之所得,有助于其情感之陶冶,意志之锻炼,趣味之提高,胸襟之开广,以至传统文化之认识,与自己人格之养成,种种效益,与上一堂化学听一课矿物所得殊不同。
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这样的创新随时发生在城市和乡村,发生在学校内外:
三月底的上海,记者来到浦东图书馆,惊喜地发现,图书馆馆长张伟先生成功将一座图书馆变成了一所社区性质的学校,这里经常举办面向教师和家长的公益讲座,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者鲍鹏山教授刚在这里讲完六场《孔子与教育》,场场爆满。而这一次,由浦东图书馆提供场地支持的“两岸三地语文教育发展论坛”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参与者既有体制内的中学特级教师、高校教授,也有来自民间的学者。
在讨论会上,谈得最多的是教材,原复旦附中的黄玉蜂老师说:“我们的语文课本不是书,是杂志”,震聋发聩。
的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材,是课程。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
我们相信,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僵化,学科分界的死板。但是,能坚定地尊重孩子的天性,来进行创新的校长实在太鲜见。而在重庆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10余年的坚守,正在由一所学校进而影响一个区域的课程改革。
谢家湾小学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以及基础性、综合性、选择性学习的特点,确立“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的课程视野,建构了融合学科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位老师原来教音乐,课程整合后,改教数学。这几年他教的班级与专业数学老师任教的班级相比毫不逊色。2014年,学校作问卷调查,3000多张问卷反馈中,表示对学校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家长占到了98.5%。“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不怕考试的!”
这样的基层创新,顺天应人。
本刊主编 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