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耷花鸟画中独特的艺术表现

2016-04-12 04:11宋志敏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朱耷白眼八大山人

宋志敏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论朱耷花鸟画中独特的艺术表现

宋志敏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清代的花鸟画继承了明代的水墨写意之风格,出现了扬州画派以及晚清的海派等具有代表性的花鸟名家,他们的画风多样,并且注重笔墨的韵味。在这些画家不同的笔墨风格中,八大朱耷的画风尤显得突出,他在徐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化了水墨花鸟的写意性。在八大的众多写意花鸟画中,经常会出现鱼、鸟、水禽的形象,并且这些形象全都是“白眼向人”,本文将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探讨八大绘画中“白眼向人”的特殊意义。

朱耷;花鸟画;白眼向人;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常以诗或画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或悲或喜的情感。明末清初之际,动荡不安灾难频临的生活,造就了一批抑塞不拔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追往事、思来者,发为孤愤之文;或归隐山林,寄情书画。八大与石涛、髡残、弘仁被称为“清初四僧”,这四大名僧画家都是明朝的遗民,他们在政治上对清朝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亡国之痛,而这种苦痛之情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呈现出各自特有的画风与品格。八大朱耷的画风在这四人中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他的花鸟画往往是寥寥数笔,肆意挥洒,与当时的“正统派花鸟”风格迥异,可谓是独树一帜,八大便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孤愤的心境和冷毅的个性。

1 八大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生平简介

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世孙。1626年(明天启六年)生于南昌,八大天资颖异聪慧,“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1]。明亡前,他的主要精力用于熟读儒家经典,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秀才资格,可是在他十九岁那年,正当他在科举之路上扬帆起航之际,却遭遇了历史的巨大变革。1644年(甲申)清兵入关,明朝覆亡,对八大来说这是一个双重灾难,一是他的大好前程和远大理想都粉碎在改朝换代的巨变中,二是他的明宗室的身份此时不再是一种炫耀和资本,而变成生活的阻碍。顺治五年(1648年),22岁的八大为避难逃生,出家为僧,历时14年(1648-1661),作品多署八大山人,笔形似“哭之”或“笑之”。别号有雪个、传綮、驴屋。后因信奉道教,居住在南昌南郊天宁观(后人建为青云谱),历时27年(1661-1687),韬光养晦,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但书画作品仍署名“八大山人”。关于八大山人的来历,“‘八大’之意或源自佛教《八大人觉经》,所谓‘八大人觉’,是指欲求解脱者所必须具有的八种觉悟,分别是世间无常觉、多欲为苦觉、心无厌足觉、懈怠堕落觉、愚痴生死觉、贫苦多怨觉、五欲过患觉、生死炽然无脑无量觉”[2]。《国朝画征录》中也记载:“山人固高僧,尝持八大人觉经,因以为号。”[3]我想八大以此号为落款,正是想以佛法来寻求心灵的解脱。

2 遗民身份及遭遇对其作品风格的影响

朱耷由皇室贵族沦落为落魄遗民,国破家亡之痛,隐于心田,在清朝思想专制极端严酷的情况下,不敢公开发泄内心的孤愤、伤寂之情,只能借绘画作品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酒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郑燮题八大山人作品的这首诗,简洁地道出了他的悲凉身世,同时八大山人的时代和他的生平经历,也造成了他艺术情调的“墨点无多泪点多”,画中自有他难言的隐痛,加上他卓越的造型能力以及博雅的学识,画面的物象便透露出他性格的一部分,即孤傲、澹泊、冷峻等。其中《鹌鹑游鱼图》便是一个例子,画面中:霜重秋浓时节,一只鹌鹑蜷缩着身体立在岸边的石块上,虽然它不得不靠蜷缩着身体来抵御那刺骨的寒气,但依然昂首向天,白眼向人,一派孤傲冷峻的神态。水中有两条鱼正甩着尾巴争抢食物,对于它们的这一行为,鹌鹑不屑一顾,甚至是木然冷笑着观看这一切。在它们的背后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间是一大片空白,仅在左上角题了“八大山人写”五字款,八大二字连缀,山人二字连缀,字形亦像“哭之”,亦像“笑之”,我想八大正是想利用这类哭类笑二字,来表现对现实哭不得,笑不得以及亡国隐痛的情感的吧!有时甚至在画上题写“九月十三日”,这一天正是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的日子,他用此来寓亡国之痛。

除了《鹌鹑游鱼图》中鹌鹑“白眼向人”[4]之外,八大另一作品《孔雀竹石图》中的两只孔雀也是如此,据说这一作品的形成是因为朱耷很痛恨没有气节的官僚,在得知官僚宋荦家中有孔雀、名花后,便有感而发,作此《孔雀竹石图》。画中题诗曰:“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5]图中虽然名花锦屏,但所作墨竹只有竹叶而无竹节,漫画式的两只孔雀居危石之上,白眼向人,看上去有几分滑稽,三根孔雀尾巴好似清朝官员的顶戴花翎,真是极尽夸张变形之能事。朱耷正是用这种滑稽可笑的画面来讽刺那些没气节的官僚。对于这幅画,谢稚柳这样评价说:“画上的孔雀象征奴才,诗中的‘三耳’ 源于《孔丛子》里臧三耳的典故,臧是奴才,好打听、告密,所以比常人多了一只耳朵。画中孔雀形象正是头顶花翎的清政府官员。孔雀尾巴上仅有三根尾毛,正影射那些官员是奴才。当时康熙二下江南巡察,不少官员乘机讨好,原本五更上朝,但势利的大臣二更就坐等。”[6]对于这幅画作,林树中是这样评价的:“这幅画里的孔雀, 不是给人以美感, 而是赋予了作者愤怒、蔑视的感情,上面的危崖有欲倾之势, 而孔雀所踏的石头, 下面重心不稳, 有随时欲倒的危险。”[6]由此可见,八大正是通过画面中的一些小细节来暗讽当时爱拍马屁的官员。不管朱耷在这里是特指某位官员,还是泛指这一类官员,《孔雀竹石图》都是一幅辛辣的现实讽刺画,虽然画面表现的内容并不多,却有着深刻的寓意。

关于八大师从的问题,饶宇朴题《个山小像》曰:“个山子每事取诸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2],由此可见八大山人的师法不仅限一家,而是取诸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八大山人的取物造型,在写意画史上有独特的建树。继承了明代沈周、陈淳、徐渭以来的文人花鸟写意画风以及林良、吕纪等宫廷花鸟写意画风,特别是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风,形成了个性强烈的风格。八大因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故其所作之鱼多为无名之鱼,鸟常为无名之鸟,八大山人是要缘物寄情的,而他画面的形象便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八大的花鸟作品中相同的地方可数出几处,其中最醒目的便是画面中或鱼或鸟等动物的“白眼向人”状。《荷石水禽图》中,几支疏荷或斜倚或高挂,水塘边几块危立的湖石上,站立着两只水鸭,一只伸长脖子仰望,一只蜷缩着颈木立,造型夸张,翻着白眼。荷叶画法奔放纵逸,墨色浓淡分明,画简而神具,自有一股奇倔不平之气逼入人心,愤世嫉俗之情溢于画外。与此作品有相同情感流露的还有他1691年画的《游鱼图轴》,1694年画的《鱼图轴》、《山水花鸟册——鹌鹑》,以及他70岁以后的作品《安晚帖》、《荷鸭图轴》(1696年)等。这类花鸟题材中,以神情奇特怪诞的水鸟和鱼最引人注目,所作鱼鸟,给人倔强冷艳的形象,并且眼部描写全都用夸张的手法,眼珠皆向上方,作翻白眼之态。1690年之后的作品都是朱耷晚年的画作,也是其绘画水平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后的佳作,这些山水花鸟作品,画风简练雄奇,笔势阔大痛快,意趣冷傲而不可亲近。可以说中国的文人画到了八大,在笔墨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妙悟者不在多言,八大做到了削尽繁冗,返朴归真。诚如荆浩《笔法记》中所说:“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隐迹立形,备仪不俗”[7]。如此精湛的笔墨,一点一划,旨在表露心意,是意境惨淡经营所得。并且他的画意境空阔,余味无穷,给人一种画外有画、画外有情之感,即“意在象外”,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叭叭鸟图轴》是八大的又一件代表作,此件作品由左右两联构成。叭叭鸟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此图轴画家以极其简略的笔墨表现了八哥的不同姿态。左联中两只叭叭鸟立在一块危石之上,高处的一只伸长脖子,仰望天空,翻着眼皮,瞪着人,一副傲然之态;低处的这只则扭脖回首,把头埋进自己的身体里,仿佛想闭目养神一会儿。远景部分画家仅仅是用几笔皴法随手挥洒了一下,逸气却在画面中油然而生,如果画家仅仅是描绘了近处的两只叭叭鸟,而没有远景的寥寥几笔作为衬托,画面会给人一种下沉、非常空的感觉,正是远景的寥寥几笔给画面增添了无尽的意味。右联的画面中画家依然描绘了八哥,他以精湛的笔墨,寥寥数笔将高低枝头上的两只八哥描绘得淋漓尽致。高处的一只在枝上闭目竚立,任凭低处的那只对其瞪目鸣叫,俨然一副不被外界干扰的尊者形象。虽然右联部分作者只绘作了两只枝头上的八哥,并没有远景的表现,但是画面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完整,我想这正是画家笔墨的精到之处,让观者有增之一笔则嫌繁,去之一笔则嫌缺的感受。左、右两联中的八哥表现的都是一动一静、一高一低,可谓是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整幅画轴画家没有题诗,也没有落款,但有作者印,意也就充足了,再加上画家精湛的笔墨,整张画面笔情恣纵,逸气横生。

3 “白眼向人”所传达出的画家情感

甲申之变不仅给八大带来了灾难,也深刻地影响着他日后的绘画风格。他的艺术向内探索的结果,使他悲愤凄凉的心灵像一面寒气逼人的镜子,在极生动的形象、极精湛的笔墨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鱼鸟典型的“白眼向人”之态即是他传达内心孤愤、伤寂之感的方式之 一。除此之外,我认为画家这种艺术表现更传达出朱耷对清朝统治的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的无奈之情,为此在作品中表露其无声的反抗。这不禁让我想到宋末元初的画家郑思肖,八大自己在《题画墨梅》中也说道:“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8]诗中便提到南宋遗民郑思肖,思肖画兰花从来不画泥土,都作露根兰花,别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9]因此兰花露了根,由此可见,此时朱耷的心境与当时郑思肖的内心情感是相同的,他们都是遗民,都对现状极其不满,因而都借用绘画作品来表达内心的不满、愤懑之情。据说他一生从来没有为清朝的权贵作过一花一草,但如果是贫民求画,则无不应酬,由此可见,八大的遗民情结不仅仅是在其画作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表现出其遗民情怀,从这个小故事也可看出画家孤寂却善良的内心。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八大的作品,大多是他1690年之后的画作,花鸟画也是这一时期最多,且画中鱼鸟几乎都呈翻白眼之态。如果说这只是朱耷在特定时间绘画的特别风格,那么他完全可以在明刚灭亡后就画此种风格的作品,以表达他内心的愤慨、哀伤之情,不必等到他晚年时才来作这些表露心声。因此,我认为八大作品中的“白眼向人”是他孤傲冷峻的性格和在经历了那么多沧桑后所形成的他的鱼鸟画法的典型特征。因为明朝的灭亡对八大的刺激太大,性格特征和内心的伤怀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到作品中,也就是说,八大作品中表现的这一鲜明特征,与他一生的坎坷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他的这些经历和他复杂的精神内涵,造就了其艺术作品这一典型特征。这既有画家藐视权贵的心理,也有着其对清政府的强烈不满,并通过作品来抒发他的亡国之痛,以及对现实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之情。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朱耷的艺术较之常人有更加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通过其所画鱼、鸟的“白眼向人”可以感受得到。纵观八大所绘的花鸟画,往往在画面上只作一只鸟、一条鱼或者一朵花,他作画时并不是盘算着画面内容的多少,也不是对象的大小,而是着眼于画面的布置与画面所传达出的韵味。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虽不求章法完整,却能得其完整。他的艺术成就,能取诸家之长,却又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就如大写意,徐渭是奔放而能收,八大则是严整而能收,既不同于前人,又为时人所不及,实属难得,我想八大的绘画艺术之所以能受到后人非常高的评价,这就是关键。

[1]萧鸿鸣.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84.

[2]费泳.艺术中国·绘画卷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88.

[3]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198.

[4]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440.

[5]杨生博,王刚编著.艺术美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6.

[6]史宏云.八大山人花鸟画的怪诞意象[J].文艺研究,2009(12):156-157.

[7]中国画研究院主编.水墨研究丛书3[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1.

[8]王仁秀.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特殊表现及成因研究[D]. 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11.

[9]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23.

(编辑:刘彩霞)

Theory of Zhu Da’s Special Artistic Performance in th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

SONG Zhi-mi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China)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 in Qing Dynasty carried on the freehand style of pictures in Chinese ink in Ming Dynasty. Many schools appeared such as Yang Zhou school and Hai school ,of which many representatives had different drawing styles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lingering charm of Chinese ink. Ba Da Shan Ren, Zhu Da, an artist in Qing Dynasty, stood out, because h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lingering charm of Chinese ink on the basis of Xu Wei, a master in Ming Dynasty. In Zhu Da’s many paintings, the images of fish, birds and water bieds were often used, which were described with the eyes having no black. These images were called “Bai yan xiang ren ” in Chinese, which special significance will be discussed from my point of view in my passage.

Ba Da;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bai yan xiang ren”; significance

2015-12-25

宋志敏(1991—),女,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

J212.05

A

2095-8978(2016)02-0068-03

猜你喜欢
朱耷白眼八大山人
买醋还是去看白眼?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墨点无多泪点多 浅谈朱耷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回望传承——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6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
“白眼”等十二则
中西文化之另类比较研究
八大山人的不堪与狂傲
遭白眼的第一名
朱耷名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