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6-04-12 04:05:52□韩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品质公安院校

□韩 燚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太原 030021)

【教育教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韩 燚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太原 030021)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美德和力量,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致力于使人类更幸福的生活和发展。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构建适合于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通过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问题的积极防治来建立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积极心理学;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十一世纪来临之时,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强劲的思潮——积极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am正式提出的,“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与力量的科学,对积极的个体特征、积极的主观体验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1]积极心理学主张改变以前过分关注问题人群,而忽视了普通人对心理学的需求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人格、积极情绪、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三个方向。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认识、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称为积极心理健康。

警察这个职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比其他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对民警的执法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现实工作中,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基层警力办案经费都严重不足。社会大环境中,改革在攻坚克难的阶段,社会矛盾凸显出来,不少人对公安工作不了解甚至是仇视,所以对民警的工作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甚至是阻碍。这些都导致了民警的身心压力非常大,有心理问题的民警占到非常高的一个比例。如何去解决这些民警的心理问题,使我们的公安干警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是摆在我们公安行业心理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公安院校的学生就是未来的民警。适合公安工作需要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公安院校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让他们能够在学校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会积极健康地面对问题与压力,是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去探讨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年轻的预备警官们正是青年初期,许多的心理品质还处于形成阶段,可塑性好,其学习的积极性高,接受能力强,所以在大学阶段进行培养和训练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积极心理学就给出了培养和训练的方向。

一、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针对人类的优秀品质建立了一个概念体系,其中之一是美德,用以定义美德的心理因素——性格力量,包括正直、勇敢、毅力等。这是警察职业应具有的积极品质,也是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的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潜能和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2]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应该发掘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个学生成长、完善。

(一)教师应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师依然要起到主导作用。现行的心理健康课程,几乎都是对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总结和答疑,学生形成的知识体系也是以各种问题为导向构成的。教师应首先转变这种问题导向的理念,建立起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的认知以及积极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感,培养他们勇敢、坚强、自信、乐观的积极人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在发展、成长的个体,应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互相学习,发掘对方的积极品质。教师不仅要积极看待学生的成长,多使用鼓励、赞赏的词语,还应该认识到公安院校学生培养的特点,比如对于学生勇敢、坚强等积极人格培养的要求就高于普通高校。

(二)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健康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自我的心理成长。自助式的教育方式[2]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使其获得远比教师讲授深刻得多的心理体验。在公安院校中,研究的专题主要有勇气的培养、积极心态的建立、积极抗压减压、自我情绪调控、积极沟通、自信心的培养、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等。除了自助式的心理研究,自助式的理念应该贯穿到整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学生作为主体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学生在寻求同学帮助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辅导者,在为他人辅导的过程中,积极体验自身的提高。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给予肯定、鼓励,表现出对对方的接纳、赞赏,给予对方积极的心理影响。

心理行为训练是增强学生积极体验的有效方式。根据警务实战所需的心理素质,设置专门的情景和训练内容,学生可以体验立体的、强烈的刺激,感受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情景中,情绪体验被激活,让学生去感受、感动甚至是震撼,不仅使他们深化或反思自己现有的行为模式,还使其不断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学生相互沟通、学习,应用团体动力强化好的认知模式和行为应对模式,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美德,最终形成公安实战所需的、良好的、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积极防治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幸福快乐地生活、学习;二是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消除心理问题。这两方面都做得好,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但我们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注重心理问题的消除,几乎所有高校的心理健康体系都是以此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而对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并没有重视,甚至是忽视的。积极心理学指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积极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要走上警察这个工作岗位的公安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积极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应该积极预防,预防依赖于个体的内部潜能和积极心理品质。Seligeman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将“预防”定为了主席的使命,可见积极心理学对于预防的重视。[3]

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如果学生内心的力量不足,缺乏积极的心理品质,就会陷入心理困扰中不能自拔。如果我们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学生就能够摆脱困境,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得到解决,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也会降低甚至消失。以后再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学会了用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品质去面对,达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的目的。这些可以缓解心理疾病的积极心理力量是理性、勇气、乐观、人际关系技巧﹑洞察力﹑诚实等。[2]通过对以上这些积极品质的发掘,使学生自身内部具备较为完善的塑造功能,做到有效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是积极预防的重要方面。人格可以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4]它们是人格连续状态的两个极点,所有人的人格都处于这两者之间。具有“乐观型解释风格”倾向的人认为外部的原因导致了挫折和失败、并且挫折和失败是暂时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成功,这是自己可控并且可复制的;而“悲观型解释风格”倾向的人看法正与此相反,认为是内部原因导致了挫折和失败,并且是不可避免的,成功是由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是偶然发生的。可见,人格形成的直接因素是个体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认知的改变,导致人格倾向的改变。在预防工作中,应该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去改变认知,进而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倾向的人格,而不是去抱怨外部无法改变的现实。

(二)积极治疗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心理治疗中,所有有效的疗法具有共性,治疗师们运用所共通的“技巧”和“深度策略”提高了心理治疗的疗效。seligman指出,技巧是指关注、和睦关系、信任、权威形象、真诚和言语技巧等,积极治疗的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深度策略是指塑造力量、叙述和灌注希望,其内涵就是帮助来访者增强积极的人格力量,而不局限于对其缺陷的修复。[5]这些技巧和深度策略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它所发挥的功效比现今使用的治疗方法效果都好。

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消除了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就会自然产生,但心理学家Alice等人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如此,即使消极情绪消失了,积极情绪也不会自动产生,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自我的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的认知组织系统富有弹性,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个体在面对困难时便会有更多的行为选择。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大脑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幸福、快乐。所以,对于积极情绪的培养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Fredrickson提出了将行为—认知疗法和积极情绪理论相结合,通过指导来访者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来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提升主观幸福感,消除抑郁症状。[6]

传统的谈话类型的心理疗法都是通过谈论来访者所处的困境而使他们直面困难,继而得到解决。积极心理疗法有效地扩展了治疗师的手段。心理治疗不只是谈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也帮助人们增加自己的积极活动。如优势强化疗法(strengthscentered therapy, ST)就是充分发掘来访者美德和品格的优势来促进其心理健康,通过对其积极人格特征的强化来解决心理问题。[7]而生活质量疗法(Quality of life therapy,QOLT)的核心是通过咨询让来访者习得能够改善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并且帮助来访者厘清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确定生活的目标、希望等,并且付诸实施。还有主导疗法、希望疗法等很多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提出来的有效方法。

积极心理学的疗法和技巧在公安院校心理辅导中应大力推广应用,因为在高校咨询中,大多数都是成长性咨询,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咨询辅导的目标。积极治疗的理念恰恰符合这个需要。在咨询和辅导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成为和来访者关系平等的咨询师,要和来访者建立信任、共情的关系。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咨询师要发掘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因素,培养积极情绪,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帮助其自我成长。在咨询辅导的语言上也应该多用积极、鼓励、赞赏性的言语,多强调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多强调其进步。

三、建立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形成积极人格以及产生更多积极体验的过程中,外在环境会发生重要的影响。易于形成积极人格并且可以得到更多积极体验的环境称之为积极环境。研究发现,生活环境会对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形成产生影响,心理防御的机制决定了人在面对困难时采用何种应对策略。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会启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升华、幽默、利他、预期等,比消极的应对策略,如逃避、对抗等有效得多。而积极的环境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育人工程的一部分,和学校的其他工作是一个整体。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应该渗透到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整合学生、家庭、学校的各种积极要素,构建一个积极的、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心理咨询和辅导是有益补充,学校管理及学生活动也发挥重要作用。

公安院校多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对学生的管理较其他高校而言更为严格,很多学生入学后不适应。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引导学生从积极的层面去理解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半军事化的管理,让学生看到这种管理的必要和优势。学校也应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开放的平台,如我校每年都会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更多积极的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

我校在每年5月份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开展专家讲座、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活动、心理电影讲评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作为活动的主导,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开展学生心理社团的活动,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进行的项目,并组织实施,这样既符合学生的需求,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方面探讨和研究心理健康及健康教育问题,这已经成为研究心理健康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它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视野,为创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我们相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1]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

[2]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9.

[3]Martin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M].New York:Free Press,2002,p.3.

[4]Peterson C,Steen T A.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M]//Snyder C R,Lopez S J.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248-250.

[5]Alan Carr.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M].New York:Brunner-Rout ledge.2004.Headpage.

[6]Fredrickson.B.L.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Prevention and Treatment.2000,3.http://jouinal8.apa.org/prevention/volume3/toe—mar07-00.html.

[7]Wong YJ.Strength centered Therapy:Asocital constructionist,virtues-based psychotherapy[J].Psychother Theory Res Pract Train,2006,43(2):133-146.

(责任编辑:黄美珍)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HAN Yi

(ShanxiPoliceAcademy,Taiyuan030021,China)

Positive psychology studies the virtue and power of human, cares about person’s positive quality and potentials and devotes to making human happier in living and develop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which is applicable for students of police colleges could be built with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and perfe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could be constructed through cultivating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preventing mental problems positivel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ll show a new situation so long as we hold positive ori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students of police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2016-03-01

韩 燚(1979-),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

D631.15

A

1671-685X(2016)02-0094-03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心理品质公安院校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心理与健康(2021年1期)2021-07-22 07:46:43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创新科技(2015年9期)2015-12-15 07:04:09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