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功
(泰山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等。这既是对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引导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的继续深化,也是对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积极响应。《指导意见》的出台,在国家层面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走向作出了明确指示,使近两年来围绕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各种讨论、困惑、质疑有了一个趋向认识统一的政策依据,它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到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只用了三年[1]。截至2015年3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53所,其中本科1219所,各种形式的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600多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用较少的办学资源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然而,受国家政策导向、政府经费拨付、办学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困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来长远发展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发展?如何建立转型发展的有效机制?成为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要么是高等专科师范院校,要么是行业高职高专院校,要么是民办院校或公办院校所办的独立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后,尽管这些院校大都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但实际的办学实践则偏离了办学定位,大多数院校仅仅是在传统教育的躯壳外披上了一层应用型办学外衣,并未将“应用型”真正内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自觉行为[2]。由于长期沿袭学术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办学定位与办学实践严重偏离,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千校一面”、同质化办学倾向日趋严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一是重学轻术的传统理念作祟。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扭转,甚至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阻力[3];把建设学术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不清晰明显。二是强烈的发展诉求和自身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本科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显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10年左右[4]。自身资源和条件严重不足与强烈发展诉求的双重作用,迫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办学上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发展,并偏离应用型培养目标,从而造成新建本科院校尽管不断强调“特色办学”,但事实上却难以形成“办学特色”。
十几年来,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招生数量迅速增长,但这些专业、专业群与地方产业、产业群的契合度不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错位。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显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排名靠后,说明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严重不适应。比较而言,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特征鲜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相对较高;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直接面向人才市场,容易与地方需求接轨;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由于长期受到师范办学惯性的影响,应用性特征不明显,与地方需求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一是办学资金投入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升本前的多数专业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但又相对成熟,是各校不愿放弃的专业,这在教师教育类专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办学投入不足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性问题,致使学校在新上专业上存在争上投入少、见效快的专业,追求“短平快”,并不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专业建设的第一考虑因素,缺乏对区域经济和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照搬老牌大学的专业,从而造成新上本科专业不少,但与地方产业的吻合却存在不少的偏差。二是专业课程体系应用性不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注意到课程设置的地方性和应用性问题,但缺少革命性的变革。首先,因人设课现象依然存在,并未真正做到因需设课;其次,即使课程体系作了调整,但授课内容仍然保持典型的学科、学术结构,甚至陈旧老套;再次,实践教学环节仍显薄弱,要么学时、学分过低,要么规定的学时、学分难以落实。三是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真正落实开放办学,但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过于封闭,缺乏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交流,虽有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意识,但在具体落实上往往不到位,喊得多做得少,合作往往流于形式。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仍然局限于学校、课堂,学校与企业间缺乏针对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深度合作,真正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在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能付诸实施,以至于出现许多新入职的本科毕业生需要长达一至两年时间培训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现象。
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过积极引进与加强培养,使教师总数快速增长,但仍然赶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张与专业的增长,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未达到1 ∶18的合格标准,师资结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比例过大;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来源单一,90%以上的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严重缺乏具有企业、行业一线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再就是专业间师资队伍严重不平衡,传统专业师资过剩,而新上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之所以如此,一是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处于本科院校的末端,又多处于非省会城市,其区位条件与学术氛围都无法与老本科院校相比,对高水平师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受资金短缺的制约,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不够。尤其在 “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上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学校已有教师向“双师型”转变的力度又远远不够,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师资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与结构问题的凸显,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后劲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竟是新生的院校类型,在政策导向和资源分配方面,国家与地方政府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倾斜力度不够,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一是在办学经费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本科院校均按生拨款,统一拨一基数,其余按专项划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招生规模与争取专项的实力上均不占优势,所获经费就少;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建校而征地、因迎评而改善条件,往往举债办学。二是评估、评优、立项上。无论是水平评估,还是合格评估,全国本科院校一把尺子,未能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原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占优势;评优、评奖、立项等,所有本科一个标准,甚至与“985”、“211”院校比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能争得一席之地,实属不易。三是在师资引进上。教师准入条件由省人事部门统一控制,高水平的引不来,企业、行业、地方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又不引进。四是在职称评聘上。在评审标准方面,主要考察、论文、专著等,应用成果及教学成果未得以足够重视。五是在专业设置上。政府主管部门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上专业难有突破。政府政策导向和资源分配的现有制度安排,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行为上,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不是利好态势。在办学没有明确标准又缺乏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追随老本科院校及学术型大学的做法,使人才培养既投入不足又缺乏特色,从而面临若干发展困境。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面对新常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审时度势,在对发展困境保持清醒认识的前提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时作出战略性调整,尽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按照“分类指导、重点建设、全面推进”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重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重点要抓住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改革,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升级版的应用型大学。
把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同认识。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这一理念早就进入各高校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中,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不是一个新概念[5]。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办学定位的回归,是因为在办学实践中,希望专业从少变多,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层次从低到高,院校性质从单一变综合,是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前进方向,没有几所院校能够安心地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导致在高等院校中形成恶性竞争态势[6]。办学实践对办学定位的偏离,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的认可度。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办学定位是一个相当迫切和现实的任务,它直接影响到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布局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重大事项。“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具体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是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的逐步融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用性是特色,是优势,是本质特征,是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要避其锋芒,更加注重应用性,强调专精实用;与高职院校相比,要发挥理论优势,更加注重专业基础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同类院校相比,要展开错位竞争,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挖掘特色,把地方社会需求作为学科、专业布局的依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做到“会其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其发展的历史路径决定,更有条件深入地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脉搏,更多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上[7],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倒逼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刻不容缓。定位于应用型高校,本来就是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已有选择,在高校转型发展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是回归办学定位而不是回到高职高专。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坚定不移地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之路,搞好顶层设计,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的创新体系、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紧密结合,是学校发展定位的正确选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正确处理专业和学科的关系。专业是龙头,学科是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重点是专业而不是学科,因为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建设上。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赶超老牌知名高校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一味模仿老牌高校,片面追求高、大、全的专业学科体系结构,就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根据人才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控,建立专业建设进入退出机制,既要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老专业,也要新上社会需要的新兴专业;积极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对接,形成结构优化的专业学科体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专业群建设,凝聚特色,优化结构。要围绕特定专业群进行专业的调整优化,通过“转、停、上”等方式,建立既适合自身发展又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群。同一专业群的各专业间可通过平台建设实现师资、课程、设施、资料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全校而言,不同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不完全相同,但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必须做到的共同要求。这就需要各专业群应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要求,通过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实现全校办学定位的一致性与不同专业群培养目标多样性的统一。
长期以来,对学术型大学办学思路的沿袭,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分偏重于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革命性变革,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理念上由学科导向型转向专业导向型,把教学内容对应到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与职业要求上;二是进一步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一体化;三是积极推进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实施小班化教学。
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实现教师讲授的正是学生所需要的,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学,真正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且还可建立若干课程模块,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从而实现同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方向性。专业群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做到“人尽其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打破学校的自我封闭状态,提高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创新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还要根据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的提高,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通过校企合作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应用型学术研究与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成立专门部门,统筹校企合作,多种形式并存,联合培养人才。适应与企业、社会紧密联系的需要,建立共容共生的组织制度[8]。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必须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壁垒,实现彼此间的渗透,实现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逐步形成开放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对这一趋势给予高度关注。与此相配套,在教学上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作出重大调整,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0世纪60年代,欧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其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型大学,因其鲜明的办学特色而受到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的青睐:一是培养目标明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二是注重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若能充分体现这三方面的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也就真正达到了题中之意。
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三种常见说法:“双证说”、“双职称说”、“双能说”或“双素质说”[9]。“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更倾向于“双能说”或“双素质说”,指的是既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和素质,又具有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素质的教师,可简称“双能”教师。
一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引导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从政策上、待遇上鼓励一线教师到企业及基础教育单位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二是注重师资来源的多元化,不仅从科研院所、高校引进教师,也要从企业、基础教育单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进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其中重点是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制度,职称评聘中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学术”倾向,给予工程实践能力强、应用性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平等晋升机会;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吸引更多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能手进入学校兼职。
教学考核评价包括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考核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考试与测验。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方面,分别设计对教师教学工作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案与标准。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既关注理论,更关注实践;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程序,更关注细节;既关注规则,更关注创新。对于实践、过程、细节、创新的关注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要加强的方面,这是事关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可以走向社会,借鉴第三方评价,通过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创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制度,必将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真正升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到位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二是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强;三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强,作出的贡献大;四是师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五是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机制健全。做到了这五点,就意味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已进入新的境界。
高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高等教育质量可以归纳为三重境界[10]:第一重是模仿境界,主要以外在有形的物质标准来衡量,学校的文化底蕴及精神状态较少受到关注,其内部结构尚未融合成有机整体;第二重是升级境界,上升到融入地方文化生态境界,能够自觉肩负起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任务,其社会声望和办学水平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第三重境界是自主境界,其教育体系和运作方式完全是在客观环境中自然生成,在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有机整体,外部因素难以使之发生改变,其稳定性和恒久性是最高的。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十几年来的发展,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无疑都是在模仿中探索,其教育质量属于第一重的模仿境界。升级版应用型大学的打造,就是力图通过对学校的多元重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使教育质量进入第二重的升级境界。至于第三重的自由境界,是努力方向,是长远目标,是理想的境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立足于学校所处地方的社会实际需要,将学校的人才及科研优势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所服务的对象定位在所处地方,方能使其在众多高校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正如1904年查尔斯·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理念”所推崇的“州立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学校的办学思路真正转向服务地方,将植根于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贯穿学校发展的始终。无论在专业的设置与专业结构的优化上,还是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上都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教学的组织上,深入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密切协作;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培训各类技术人才,并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已是国内外大学的普遍认识,高校科研有两个转化方向,一是转化为教学内容,二是转化为生产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宗旨,理应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型科研为教学服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开展基础性研究的能力不足,工作难度较大,应重点开展与地方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如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及至市场推广等,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研究工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可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丰富教学内容,尤其是当应用型科研与教学深度结合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科研素养的增强,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将应用型科研服务教学,有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有利于“真题真做”,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文指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一方面说明不是所有的本科院校都适宜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何为具备条件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打造升级版的应用型大学,必须与地方社会紧密结合,建立联系纽带,方能融入地方文化生态,肩负起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任务,这就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真正走出“象牙塔”,真正解决与社会的脱节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建立一个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中介机构,广泛邀请社会各界精英参与学校的办学,发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让高校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可通过该机构发挥社会的作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可通过内部研究机构的设立,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不断开展面向社会的调研,既可正确认识自身、规划自身,也可由内而外地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对编制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学校发展规划等重要任务的完成,既可明确发展方向、锻炼队伍,也可极大地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风潮。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新创业。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也将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
在此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应在转型发展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融入自身发展的各项改革之中,在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配齐配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四年一贯制、层层递进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由逐步喜欢到乐意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创业的意识与能力。
大学以培养人为其历史使命。潘懋元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务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体属性仍然是使人(自然的人)成为人(社会的人)[11]。正是因为人的发展与成长的需要,才使高等教育具有育人这一独特功能,高等教育活动虽然具有多重目标,但育人是其核心目标[12]。大学,担当着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即其天职与使命,这就是改善人的内在素质,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培养人们的一种在市场化趋势逼迫下有勇气拒绝的能力[13]。深化综合改革,破解办学困境,回归育人为中心的本质,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确的选择与应该保持的品格。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稳定的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其核心就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没有精神的大学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个人躯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打造应用型大学的升级版,必须重塑大学精神,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首先,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反思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行为,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其次,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大学充分体现学术自由、独立批判的精神;再次,要把弘扬传统文化(包括地域文化)与重塑大学精神相结合,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后,要密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重新塑造大学精神的落脚点是使学生自觉地践行励志笃学、知行合一,并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数量上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推进我国快速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发展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显然,从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方向必然是应用型发展模式,与当前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部分普通本科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厘清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必须加快深化综合改革,革除弊痛,优化结构,全面创新,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张庆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3):24-30.
[2]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障碍和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7-10.
[3]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2012,(8):194-198.
[4]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12):1-6.
[5]何家理.新升本高校转型回归办学定位而不是回到高职院校[J].继续教育研究,2014,(9):10-12.
[6]袁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7-12.
[7]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N].福建日报,2013-11-25(11).
[8]刘献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8):1-9.
[9]沈嘉.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能力教师建设与管理的微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6-27.
[10]袁礼.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及三重境界[J].山东高等教育,2015,(9):11-16.
[11]陈桂生.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0-78.
[12]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6):1-7.
[13]何中华.大学文化建设刍论[J].山东高等教育,2015,(4):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