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计算中的“粗心”原因剖析

2016-04-12 00:52:14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恒湖小学谭金凤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粗心计算题数学教师

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恒湖小学 谭金凤

学生计算中的“粗心”原因剖析

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恒湖小学 谭金凤

计算能力是最基础的数学能力之一。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同一类型的习题总会屡屡出错,如果将小学生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原因统统归咎于“粗心”,这是很不合理的。本文作者认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错误出现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作者联系教学实践,将“粗心”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剖析,同时探究纠正计算错误产生的对策。

一、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差等自身因素造成的,因为在面对某一道书写计算题时,如果学生头脑里想的不是解题思路或者是解题流程,而是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不能集中注意力,此时小学生很可能将数字、符号看错,粗心程度有所增加,计算错误的概率也就随着提高。其实,注意力的培养应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工作,但是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求成心理过于迫切。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一解题技能而强加训练,可是此时小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题时一边玩乐一边书写,不能将与计算相关的信息准确送至大脑中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数据计算或者是书写方面出现错误也是极为常见的。

例如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了“15+3(x+2)=27”这一小学数学方程计算题,教师却发现多种答案,有的小学生甚至计算出分数“3/10”的错误答案,对其原因进行解析,是因为这类小学生忽视了“括号”的存在;而有的学生即使计算出x=2的正确结果,但书写也是极为不规范的,有的学生将“x”与“2”直接书写在一起,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写出“2”的答案。对于学生的粗心现象,教师不应该视而不见,而应积极与这样的同学进行交谈,告诉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学习造成的危害,同时向他们讲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些学习心态的重要性。总之,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病症”,也是致使计算频频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此时数学教师应该悉心对学生进行指点,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生树立“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快乐”的心态,学生养成在计算结束时及时地对结果进行检验的习惯,那么他们也就领悟到验算存在的意义,同时扎实地掌握了与检验相关的技能,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二、基础知识、技能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小学生是贪玩的,他们在学习计算知识时态度不端正,尤其是对于计算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极为肤浅。例如有的三年级小学生对“算法口诀”记忆得模糊不清;有的学生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不能自行地完成20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不能正确地将分数、小数进行转化,使这些简易的算法不能为自己服务。

小学生对计算定理不理解,具体体现在对数学教师的解题过程进行照搬模仿,而没有真正理解做题的原理是什么。例如某一小学生在对“12+(3×2)-7=?”的计算题进行计算时,顺利得出11的正确答案,而问起解题原理时,他却很迷茫。总之,如果小学教师一味追求教学的进度,只重视对小学生解题技能的培养与强化,这样学生就成为做计算题的“工具”,再加上数学教师过于重视对解题技能进行讲解,而不组织学生对计算原理进行探究与挖掘,那么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只知道怎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在面对复杂的计算题型时他们没有参照的模板,犯错、出错的概率可想而知了。此外,学生在小学期间解题技能处于较低的层次,教师并没有参照新课标的相关标准,将计算教学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这样“计算与应用”的两个教学理念模糊不清,有时候甚至本末倒置,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基本的算数原理就进行“题海战术”,那么此时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先计算括号内,在计算括号外”等这些最为基本的算数原理都没有扎实的掌握,那么在解题过程中衍生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是必然的。

三、学习习惯方面的因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自身没有认识到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的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还在与其他人津津乐道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还有的学生一边看电视一遍做题,此时他们注意力被分散也是必然的;学生学习习惯的不端正还表现在当他们遇到难解的数学计算题时,立即翻阅课本,对相似例题的解题步骤进行模仿,以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如果小学生不能认真地对题型进行思考,不去静下心对课堂出现的知识进行回顾,那么他们就不能清楚地理解解题的规则与原理,这样在考试中没有书本的辅助,计算题他们就不知从何入手。除此以外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不端正还表现在书写草率、做完计算题不会将结果带入原式中进行校准检验,此时他们的马虎、粗心极易造成计算题出错的。

四、探究纠正计算“粗心”的可行对策

1.对计算定理深入的理解,扎实的掌握与计算相关的方法,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由此可见与计算题相关的技能的教学并非是重点,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对计算定理理解与掌握的深浅程度。总之,数学概念与计算算理、计算法则等基础知识扎实的掌握以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三六十五”“四九四十五”这类低级的错误。

2.加强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主要手段。

这主要是锻炼与强化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要能对一些简易的加减乘除算式脱口而出,这样有助于“数感”的培养,这样他们面对复杂的计算题时,做题的速率以及准确率也会有保障。提高口算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看算、听算、游戏算等。

3.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师首先从作业着手,对作业的格式以及清晰度有明确的要求,对于那些字迹工整、准确率高的学生给予嘉奖;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相应的鼓励。除此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计算竞赛活动,这些数学活动可以是“评比计算小能手”、“口算大赛”或者是“计算接力赛”等,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指引下参与计算活动,充实自己的解题技巧。

其实,纠正小学生“粗心”的错误并不难,教师只要立足于教学实际,依据销售的身心发育规律把握好数学教学的进度,将与计算相关的概念、原则等相关知识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分层次的传授给学生,此时学生对算理等知识扎实的掌握之后,就会举一反三,正确地解答计算问题,此时数学教学质量也处于极高的水平。当然,教师应该专注于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涯的有序运行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粗心计算题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两步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浅析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粗心”的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