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机制”保障评价改革──专访成都市政府总督学、教育局党组成员陈蕾

2016-04-12 00:34:08杨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成都市机制改革

本刊记者_杨军

“四个机制”保障评价改革──专访成都市政府总督学、教育局党组成员陈蕾

本刊记者_杨军

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吕信伟在报告中着重谈到了“四个机制”保障评价改革顺利推进。简言之,包括“领导挂帅,协同推进”的决策机制、“教育智库深度参与,行政和专业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专业引领,管办评分离”的战略合作机制以及“诊断、改进、考核三结合”的结果运用机制。

四大机制如何运行,尤其行政和专业如何形成有效互动,是保障评价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抓手。为此,本刊记者对成都市评价改革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人陈蕾总督学进行了书面采访。

本刊记者:陈总督学,您好。评价改革意味着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我们看到,成都教育推进评价改革提出了四个机制保障。目前评价改革实际也对学校素质教育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可否请陈督学谈一谈四大机制提出的背景?

陈蕾: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的呈现、结果使用都作出了非常明确的政策要求。“结果呈现。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要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结果使用。要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还要求要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对于在办学中存在困难的学校,要给予帮助和扶持。对于存在违规行为且在规定时间内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学校,要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各类评优奖励资格、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逐步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上述要求,建立了成都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四个机制,以此保障评价改革顺利推进。

本刊记者:在四大机制中,“教育智库的深度参与、行政和专业的双向互动”,这个提法和做法在之前还很少见,作为这次行政管理的负责人,请陈总督学谈谈具体的运行情况?如何互动?行政和专业的界限如何确立?

陈蕾: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充分依靠专业机构。《意见》要求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教研部门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专业评价、监测机构。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评价队伍。成都市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即由专施“督政、督学、监测评价”的教育督导机构牵头,负责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改进提升等督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结果运用的改进提升。教科院监测评估研究所具体负责评价指标细化、分析解读、运用指导等相关专业工作,实现了行政和专业双向互动协同推进。

本刊记者:在这次改革中,成都市也引进了第三方评价机构,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公室,可否具体谈谈引进情况。第三方评价出现对评价改革的意义。

陈蕾:《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引入市场机制,将委托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2014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正式委托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组织专业力量选择部分实验区重点开展点对点指导。成都市及时抓住机遇,于2015年2月10日,成都市教育局与中国教育学会签署了《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合作框架协议》,就实验目标、合作内容、专业指导、技术服务等达成合作意向,为深入推进实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引入第三方评价,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政策的成功尝试。

本刊记者:另外,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学校有一些自主的评价方法,如双流东洲小学的“阳光少年”评选,感觉很好。也就是说,在统一推进评价改革过程中,如何看待这些自主评价方法。评价系统的共性和差异如何平衡?

陈蕾:学校自主开展的评价主要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

区别: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直接考查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即评价的对象是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的对象是个体、是评价学生个人,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联系:二者目的相同,评价指标相近,评价方式方法相辅相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发展奠基,也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奠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起到导向、引领和督促的作用。

本刊记者:如何将评价改革推向纵深,请陈督学继续谈一下目前改革中仍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评价的展望,正如《成都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提到的“绿色发展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陈蕾:目前,升学评价和质量综合评价双轨并行,如何协调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另外,还有极其少数的区(市)县单纯用学生考试成绩给学校排队。严禁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排名,这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落实,作为负面清单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加大督导检查考核力度。

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定期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机制,指导学校建立教育质量内控机制。建立运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对区(市)县和学校进行考核评价的机制、反馈改进机制,在关键质量监控点和薄弱环节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及时干预与纠偏。

要将评价改革推向纵深,还需深入贯彻落实《意见》,配合实施国家、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国家实验区任务,形成市、县、校三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控机制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督导评估范围,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评价考核县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

具体工作:一是将经实践检验的“四个机制”进一步完善定型,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固化;二是研究确定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对区(市)县、学校教育工作考核评价的项目和权重;三是推进市、县两级定期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四是带领区(市)县督导部门指导学校建立教育质量内控机制;五是加大对改进提升的督导力度,使之常规化;六是建立举报机制,查处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给学校排名。

猜你喜欢
成都市机制改革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