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青
2014—2015 学年华泾社区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马 青
【摘要】目的 了解华泾社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在校学生健康保健工作。 方法 对华泾社区内 6 所采用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学校的报告缺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5 学年,华泾社区内 6 所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网络报告总人次数为 2,188 人次,因病缺课总天数为 3,638 天,因病缺课率为 4.29‰。前 3 位缺课原因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和意外伤害。小学缺课率高于中学,男生缺课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和初中在 1 月份出现缺课高峰,高中缺课率基本维持稳定。 结论 学校可通过早期预警及时干预预防和控制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以降低缺课率。健康教育可减少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学生;疾病;伤害;缺课
【作者单位】上海市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1。
学校是人群高密度聚集的场所,人口流动频繁,加上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高发年龄阶段,抵抗疾病能力较弱,容易导致传染病在校园内的发生和传播。一旦疫情爆发,将严重威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1]。学校因病缺课监测是学校传染病、慢性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防控工作关口前移的关键措施,目的是能够掌握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发展趋势[2],并及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为了了解华泾社区学生疾病发生情况及因病缺课原因等,按照《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监测方案》的要求,笔者于2014 年 9 月—2015 年 6 月对华泾社区中小学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监测。
1.1 对象
以华泾社区内 6 所中小学校的全部在校学生,共 4,606 人为监测对象。6 所学校中,小学 2 所,学生总人数为 1,237 人;初中 3 所,学生总人数为2,102 人;高中 1 所,学生总人数为 1,267 人。男生 2,533 人,女生 2,073 人。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因病缺课缺勤监测方案》的规定,对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时间为 2014—2015 学年(2014 年 9 月—2015 年 6 月),扣除节假日,共监测 184天。因病缺课是指:因疾病、伤害或不适症状而缺课,不包括办理休学手续者。缺课天数以天为单位计算,请假 1~3 个课时为 0.5天,4~6 个课时为 1天。1 次疾病过程为 1 个病例。实现日报制和零报制,由学校校医组织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逐日登记。通过晨检、全日健康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缺课情况,每天 15 : 00 前上报当日监测的学生缺课情况。监测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腹痛、腹泻、呕吐、皮疹、结膜红肿等。监测疾病种类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结膜炎、意外伤害等。
1.3 评价体系
因病缺课率 (%)=因病缺课人天数/(监测人数×应上课天数)×100%;疾病缺课构成比=该疾病因病缺课人天数/总因病缺课人天数×100%;病程平均缺课天数=该病因病缺课人天数/该病因病缺课人次数。
1.4 数据分析
用 Excel 2003 建立数据库,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基本情况
2014—2015 学年度共监测学生 4,606 人,监测期间因病缺课 2,188 人次,因病缺课天数 3,638 天。小学、初中和高中因病缺课发生比例依次为74.78%、46.48% 和 22.57%,呈下降趋势。小学、初中和高中因病缺课率依次为 7.86‰、3.93‰ 和1.4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 1。
表1 2014—2015 学年华泾社区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2.2 缺课学生的性别构成
经卡方检验男生在缺课人次数、缺课率上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平均缺课天数男生大于女生,经成组 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2 2014—2015 学年华泾社区男女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2.3 缺课病因构成
以缺课人天数计算的学生因病缺课的病因构成比居前 5 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包括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意外伤害、胃肠道疾病及肺炎。平均缺课天数居前 5 位的分别是传染病(包括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皮疹、肺炎和结膜炎。见表 3。
表3 2014—2015 学年华泾社区学生因病缺课病因构成
2.4 缺课症状构成
以缺课人天数计算的学生因病缺课的症状构成比居前 3 位的分别是发热、咳嗽、头痛、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皮疹。平均缺课天数居前 3 位的分别是皮疹、情绪问题及其他症状。见表 4。
2.5 因病缺课时间分布
因病缺课在全学年内均有发生。小学、初中与高中因病缺课率在时间分布上有较大不同,小学因病缺课率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 2014 年 10 月份和2015 年 1 月份两个高峰,初中在 2015 年 1 月份为因病缺课高发期。而高中整个学年因病缺课率基本上较稳定。小学、初中、高中均表现为在学年结束时缺课率下降的趋势。
表4 2014—2015 学年华泾社区学生因病缺课症状构成
通过对华泾社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小学生的因病缺课发生比例、因病缺课率均高于中学生,与其他报道[3]一致。这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善,又缺乏一定的体育锻炼,其身体抵抗力较差有关。也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任务轻,生病后家长很重视,即请假带学生看病或回家休息有关。中学生课业负担重,所患疾病若不是传染病或较重疾病,一般不轻易请假,而是坚持上课。
男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高于女生,因病缺课率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缺课天数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男生活泼好动,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较多,在运动、玩耍时容易受伤的原因有关[4]。提示:男生是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
从疾病种类分析,学生因病缺课的病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占病因构成比的 32.98%,其次为传染病(包括水痘、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学校是大量易感人群聚集的地方,尤其在冬春季节,天气较冷,教室内门窗关闭,造成通风状况差,一旦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很容易造成爆发流行。这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5]。虽然这类疾病造成的缺课天数不多,但患病学生人数较多,导致因病缺课率较高。另外,此次监测发现,伤害目前成为第 3 位引起缺课的原因,伤害多为活动时的跌伤、碰撞伤,还有机械损伤、交通事故、烧烫伤等。伤害发生后危害较大[6],学校和家庭都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从缺课主要症状分析,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皮疹等为引起缺课的主要症状。校医对于疑似传染病的积极应对在减少校内传染病发生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要加强对校医的培训,同时校医还应对任课教师开展培训,使教师掌握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症状,特别是疑似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有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监测发现“其他”选项填报较多,提示:对保健老师应做好培训,填报时尽量归入各症状种类,以减少缺课信息的流失。面对学生多种症状时,部分保健老师仅将主要症状上报系统而漏报其他症状,或仅上报学生疾病而未报症状信息,这些将是今后对保健老师的培训重点。
本年度的监测还发现,有学生因情绪问题缺课,主要为初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巨大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发展失去了平衡,感受着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中,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以顺利解决,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及行为偏差,乃至精神疾病。提示应在初中学生中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及疏导工作。
学生因病缺课的高峰期与感冒的高发时段高度一致,特别是 1 月有个明显的高峰,提示有发生流感的可能性。因此,在冬春季节应特别注意学校学生流感的预防,加强教室通风,增加学生户外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必要时可进行群体流感疫苗的接种。
综上所述,今后的学校卫生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学校类型、学生性别以及疾病的季节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疾病预防,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建议社区、学校和家庭三方应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体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宗雯琦, 戴月, 潘炜, 等. 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84-85.
[2] 曾乔颖, 沈丽琴, 解颖桐, 等. 幼儿园因病缺课的现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27-29.
[3] 董玉婷, 张琴, 孙思飞, 等. 上海市嘉定区2011— 2012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14, 26(12):675-677.
[4] 吴晓琳. 2013—2014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5, 31(24):3470-3472.
[5] 张璐艳, 刘仲华, 沈珍宝. 长风社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监测分析[J]. 上海医药, 2014, 35(6):44-46.
[6] 周月芳, 罗春燕, 陆茜. 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1):1369-1372.
Analysis on I llness-induced Absenteeism Among Students in Huajing C ommunity During the 201 4-2015 Academic Year
Ma Qing. Huajing Community Health Care Center, Shanghai, 2002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eases causing absenteeism among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jing Community,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appropriate health care work for the students at schools. Methods The absence reports from 6 schools in Huajing Community that used the Shanghai Students’ Health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System Network were analyzed. Results From 2014 to 2015,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person-times of the students’ absence due to illness reported by the direct network was 2 188; the total absent days were 3 638 days with the rate of 4.29‰. The top 3 main reasons for the absence were respiratory disease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ccident injuries in succession. The rate of the absence due to illness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difference of absenteeism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 and males’ absenteeism was higher than females’. The peaks of absent appeared in January at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but remained stabl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Co nclusion The key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ate of illness absenteeism are early detection and warning, and timely response through surveillance system to prevent and control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system.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 injuries.
【Key words】Students; Illness; Injury; Absenteeism
【收稿日期】2016-02-05。
【作者简介】马青(1986—),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社区传染病和学校卫生的管理工作,qingqing841227@163.com。
DOI编码:10.16117/j.cnki.31-1974/r.2016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