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学收益最大化的经济分析及其实现路径

2016-04-11 03:12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最大化效用收益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能给求学者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回报。倘若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教育对于求学者个人及其家庭而言,则是非理性行为。而现在的大学生,仍然存在普遍的无理性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如缺乏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求学积极性和责任感不强,还有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何以为生”的功利性学习,而忽略对“为何而生”的深入思考,具体表现为考前“临时抱佛脚”、为了考证而考证、作业(论文)抄袭作假、存侥幸心理逃课等,严格来说,此类投机取巧、免费搭便车的大学生行为都是非理性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大学生的行为均为低效或无效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必然会造成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损失。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大学生的求学行为进行阐述和分析,探索实现大学生求学收益最大化的可行路径。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一)概念界定

1.教育个人成本

目前关于教育个人成本的主流观点一致认为,教育个人成本也称私人教育成本,是指学生家庭或本人因接受教育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必须“放弃的收入”,也有学者进一步将其分为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间接成本。[1]257但是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学生可能失去的利息收入以及增添的精神成本,本文认为,完整的教育个人成本必然离不开这两部分:一是学生个人及其家庭接受教育所支付的全部显性成本;二是学生因求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和失去的利息收入以及因求学而感受到的精神压力等隐性成本。系统而全面地界定教育个人成本,将直接关乎求学收益分析。

2.大学生求学收益

由于本文将研究主体限定为大学生群体,并从广义上理解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以及函授生等),因此这里着重阐述教育的私人收益,也称教育个人收益。教育私人收益又可分为个人投资性收益和个人消费性收益,所谓教育的个人投资性收益是指教育产品和服务能为学生个人、家庭带来的货币性收入,教育的个人消费性收益则指教育产品和服务能为学生个人、家庭带来非货币的效用或满足。[2]本文将大学生求学收益界定为两部分的组合:一是学生因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劳动市场获取的实际工资与前期所支付的教育费用的差额,这一部分的净收益可以操作计量;二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因接受高等教育而养成的良好兴趣爱好、精神满足、智力增长、品位提升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可见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理想工作和可观收入,求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追求,而这种收益难以或无法以货币来衡量。

3.求学收益最大化

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并将其称之为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往往根据能否实现收益最大化来做决策,大学生也不例外收益成为其求学的基本动力之一。首先,货币化收益(与上述“个人投资性收益”一致)可从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来看:从绝对量来看,他们前期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并在后期得到补偿,也就是在未来获得货币化收益,而且随着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大学毕业生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显而易见;从相对量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报酬流高于非大学生的工资报酬流,而且二者之间的工资报酬流差异总额大于其求学成本差异总额。其次,非货币化收益(与上述“个人消费性收益”一致)则表现为:投资多的人其收益增长速度显著快于投资少的人。大学生只有实现两方面的收益最大化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求学收益最大化。

(二)理论框架

通过梳理与比较,认为以下五个基本理论和分析是深入研究大学生求学收益问题的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研究,舒尔茨最早发现因教育、培训、迁移和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给个体带来的知识与技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产生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3]贝克尔进行了一系列补充并形成一套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对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收益率进行了研究;[4]还有学者进一步建立了收益率方程用于衡量教育的个人回报率,如明瑟收入函数、[5]223-239教育内部收益率。[6]91总而言之,人力资本理论有力支持了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形式,并能为个人带来收益、促进经济增长。

2.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的概念源于社会学,布迪厄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网络和关系而带来实在或潜在资源的总和;[7]241-258林南又进一步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在社会网络关系中的有形或无形资源,并能为拥有者带来收益和回报。[8]74为了与文化资本区分开来,本文提出以具体位置、个人行动和社会网络为来源的“社会关系资本”,并将其视为大学生的一种潜在资本。

3.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的概念也源于社会学,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具有三种形态,即身体化形态、客观化形态和制度化形态,[9]241-258这样的理解难免会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重复;科尔曼在详尽分析了文化因素的作用之后,指出文化对于转化自然、物质资源、劳动和资本等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可以把这些文化因素抽象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10]302但还是未能与社会资本严格区分开来。究竟什么是文化资本?本文将其界定为具有衍生收益潜能且产权明晰的文化资产。

当然,大学生要想未来有所收获,仅靠哪一种资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积累多元化的资本。本文基于以上三个理论构建一个“‘三维’资本+教育个人成本”的核心体系,综合称为“四本”说(人力资本、社会关系资本、文化资本、教育个人成本)。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

该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由于理性的消费者总是以获取最大效用和满足程度为目标,但是又会受到两种相反力量(有限的收入、尽可能多地消费或拥有商品)的激励与制约,因此消费者需要把有限的收入合理用于不同的商品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11]468-470将效用理论引入教育服务中,意味着求学本是消费的过程,求学者个人及其家庭可以获得消费性收益,也追求这种收益最大化。

5.成本——收益分析

此分析方法依照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前提,以货币单位为基础估算和衡量投入与产出,一般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或内含报酬率法进行估计。[12]274-284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教育收益问题已十分普遍,这里把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看作教育投资者,以期获得最大的货币化收益。本文以上述各大理论为基础,围绕大学生求学收益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三、大学生求学收益最大化的路径分析

(一)立足长远,找准角色定位

鉴于教育自身特有的功能与价值,对于受教育主体——学生而言,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角色定位问题。显然,大学生既是教育投资者、未来的生产者,也是教育受益者、服务消费者。

1.作为教育投资者、未来生产者的大学生

(1)等人力资本量曲线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读期间的学习性投入(知识储备、获取各种等级证书、辅修或选修双学位、获得奖学金等)[13][14]和社会性投入(社团参与、担任学生干部、成为党员、与专业相关的在校实习经历等)[15]是他们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回报和形成差异的决定因素,这种差异完全可以由他们的人力资本差异以及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参与的差异来解释。[16][17]基于此,假定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使用学习性投入和社会性投入两种要素,这时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任意一个组合都对应着某个人力资本存量,这些投入组合与它们所积累的最大人力资本之间构成函数关系:人力资本存量=f(学习性投入,社会性投入)。一个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得到积累相同人力资本存量所需的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这些组合恰好在平面坐标系上形成一条曲线,即为大学生的等人力资本量曲线(图1)。

对于既有学习性投入又有社会性投入的大学生而言,等人力资本量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同一大学生拥有无数条等人力资本量曲线,其中每一条都代表一个人力资本存量,且距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大,即Q3>Q2>Q1。第二,同一大学生的任意两条等人力资本量曲线不相交,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投入组合所能积累的最大人力资本存量只有一个,因而也就只有一条曲线通过此点。第三,大学生等人力资本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增加一种投入,另外一种投入会相应减少。第四,大学生等人力资本量曲线凸向原点,表明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而且越来越平缓,这意味着随着大学生不断等量增加一种投入,另一种投入的减少量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它们的替代能力越来越弱。

图1 等人力资本量无差异曲线

(2)等成本线与投入最优组合分析

大学生求学期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费用等成本进行学习性投入和社会性投入,可以得到两种投入的不同数量组合,在学习性投入——社会性投入构成的坐标平面中形成一条等成本线AB(图2)。其中,A点表示全部成本用于投入学习性行为的最大值,B点表示全部成本用于投入社会性行为的最大值。作为教育投资者、未来生产者的大学生,要想追求求学收益最大化,必须找到学习性投入与社会性投入的最优组合。为了实现最优,需要在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本产量最大化或者人力资本产量既定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化,这里我们仅对前一种情况进行阐述。如已知在大学生求学的短短几年内,投入成本是有限的,可近似地看作成本既定,E点则是等人力资本量无差异曲线与在等成本线AB的切点,所以E点是大学生关键行为选择(学习性投入、社会性投入)的最优均衡点。

由此可见,由于个人花费的成本与投入组合不同,大学生最终的最优组合也不尽相同,但是每名大学生都有一个最优均衡点(依据理想模型)。故而,大学生个体应当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合理分配学习性投入和社会性投入,充分发挥内在能力的有效“信号”作用,以期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力争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中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绝不能单一投入某一个方面,如单纯强调书本学习忽视社会实践,或者单纯重视社会参与而忽视理论学习,这都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利益。

2.作为教育受益者、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

(1)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个特定的大学生求学时,对教育服务消费组合的偏好或满足程度也可以借用消费者效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为方便起见,同样假定大学生只消费两种教育服务,例如一个大学生既想学习博雅通识课程,又想学习专业技能课程。此时,任意一个教育消费组合(博雅/通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可构成大学生的偏好对象,把这些具有相同满足程度的组合点(A、B、C……)连接到一起,就形成一条大学生的效用无差异曲线。采用相同方式可以得到其他一系列效用无差异曲线(图3)。它们通常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同一大学生拥有无数条效用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着他们消费教育服务组合可以获得的一个效用水平,且距离原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即U3>U2>U1。第二,同一大学生的任意两条效用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这是由消费者对较多两种物品的偏好大于较少两种物品决定的。第三,大学生效用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随着一种教育服务消费数量的增加,减少另一种教育服务消费的数量,大学生也可以获得原来相同程度的满足,换言之,两种教育服务之间的消费有替代作用。第四,大学生效用无差异曲线始终凸向原点,符合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图3 效用无差异曲线

(2)预算约束线与效用最优均衡分析

大学生选择也会受到支付能力(相当于一般消费者的收入)的制约,此时他们消费两种教育服务的组合点(博雅/通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恰好构成一条直线AB,即大学生教育服务消费的预算约束线(图4)。其中,A点对应着大学生将全部费用用于支付博雅/通识课程可以得到的最大数量,此时没有专业技能课程服务;同样地,B点对应着大学生将全部费用用于支付专业技能课程而得到的最大数量,此时没有博雅/通识课程服务。为了确定教育服务的最优数量组合,理性的大学生在既定支付能力预算约束条件下寻求最大化的效用满足。当大学生选择在E点进行教育服务消费时,预算约束线和效用无差异曲线相切,正好处于均衡状态。

图4 教育服务消费的效用最优均衡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有必要对多种教育服务进行有效组合,避免学习资源的浪费、学生个体单向度发展等。除了获得当前消费收益之外,教育的个人消费性收益还包括健康、心理、行为、情感和认知等在内的非货币化收益。已有研究表明,教育能为消费者带来显著的个人(间接)非货币化收益,[18][19]而且在受教育年限相同的前提下,个体能力较低、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能获得更高的非货币化收益。[20]因此,对于受教育层级较高但自身能力平常或家庭背景较差的大学生而言,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服务方式及组合,实现个人教育非货币收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实现求学收益最大化。

(二)主动作为,践行“四本”说

大学生应主动开发和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不做被动学习者,积极践行“四本”说,形成“高人力资本,高社会关系资本,高文化资本,低教育个人成本——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求学收益最大化”的良性循环(图5),只有当大学生尤其是寒门子弟能依靠自身努力积累并盘活各种资本,实现向上层流动、晋升时,真正的“读书有用”、“知识改变命运”时代才会到来。具体包括如下四个层面:

图5 大学生求学收益最大化的良性运行系统

1.积累人力资本

对于大学生来说,求学的过程本身就是早期人力资本积累或形成的过程,有必要通过合理规划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通过认真学习来提高专业技能素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加实践性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找准自身关键行为(学习性投入、社会性投入)的最优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收入和生活质量。人力资本影响大学生求学收益不仅在学界已达成共识,在现实实践也通过了检验,如耶鲁大学毕业生张磊成功创建“高瓴资本”集团(M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他强调说“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金融知识,还有给予我的精神”。

尽管如此,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年工资收入低于熟练农民工的年收入等现象,引发了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导致“读书无用”的原因仅是教育无效或者人力资本贬损吗?显然,上述现象是经济、政治、观念、制度以及新生代自立意识不强、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此断定“读书无用”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误读。事实上,从形成人力资本,再到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均需要一定过程和条件:从微观来说,学生在求学期间的第一步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即教育资源,第二步是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思考、反复试错和训练形成个体知识体系,即个体知识资产,第三步是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形成个体资本,即个体智慧资本,只有完成以上三步并顺利实现“教育资源→个体知识资产→个体智慧资本”的两次转化,才能体现读书的价值、形成人力资本;从宏观来说,多个个体的人力资本还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加速经济增长,但是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物质条件、产权制度条件和起码的人均文化水平都具备的前提下,将教育培训投资完全转变为实践性知识与技能并使拥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充分就业时才能最终促成人力资本创造经济价值。因此,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大学生,应该正确解读人力资本理论,努力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以此实现求学收益的最大化。

2.开发社会关系资本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社会关系资本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大学生除了进行学习性投入之外,还必须合理增加社会性投入。

首先,大学生要积极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和社交网络,因为联系人的地位显著影响着行动者地位的获得。[2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朋友圈,开启“互联网+社交”的新时代;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会等,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并维持与老师的良好关系,因为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还可能拥有一些就业信息或推荐权;建立并维持与同窗或师兄师姐的密切关系,师兄师姐们的学习和求职经验十分宝贵,此外,他们也会拥有一定的就业信息或人选推荐权;建立并保持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通过实习或兼职建立的社会关系可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从而将这种社会关系转化为社会关系资本。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实习经历的积累以及人际关系的强化有利于就业能力的提高,且显著促进由学校向工作的顺利转移。[22]

其次,大学生还需要充分利用好家庭的社会资源,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父母以及亲属相对拥有更为强大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较高的父母社会地位和职业层次、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等都很可能会给大学生工作带来帮助。社会关系资本可以弥补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局限,帮助大学生少走弯路直接就业。因此,大学生在学期间也应培育社会网络,积累社会关系资本。

3.补充文化资本

大学生在积累人力资本、开发社会关系资本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补充文化资本,进而形成完整的“三维”资本。在求学期间,大学生尝试以下具体做法是可行的选择:第一,认同、分享大学和城市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资本。因为大学和城市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作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总是以大学和城市文化符号的形式存在着,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直接主体,共享大学和城市文化资本自然有利于自身发展,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大学文化资本(精神文化资本、物质文化资本、制度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正向效应。[23]40-45第二,提升自身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通过接受教育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可以带来教育的个人消费性收益,可见这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可以创造价值。第三,熟悉文化名人,争取与他们建立直接或间接联系。因为文化资本还具有辐射作用,发挥好“文化名人效应”,将会给个人带来很多潜在的“利益”。

4.降低教育个人成本

理性的大学生及其家庭在追求求学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斤斤计较”成本问题,降低教育个人成本是绝大多数学生及家庭的明智选择。一方面,大学生应该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科学规划自己的时间,适当勤工助学以分担家庭教育支付成本,争取奖学金补偿教育支出。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求学期间难免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精神压力,这就要求学生个体要善于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进行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进而降低个人精神成本。

四、结语与不足

对于求学者个人及其家庭来说,接受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所获得的收益不仅包括可计量的个人投资性收益,也包括可观的个人消费性收益。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大学生和家庭都应尽最大努力追求求学收益最大化,因此要准确定位,学会分享、合作共赢,努力做一名“学业达人”——一个理性豁达、善于规划、有修养、善于积累并盘活资本的人,实现教育个人消费性收益的最大化,并为未来取得教育个人投资性收益最大化做好准备;也要想方设法促使大学生求学收益最大化的良性系统(“四本”说→核心竞争力→大学生求学收益)得以有效运行,以期实现双重收益的最大化。

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文化资本、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以及成本——收益分析法为基本依据,尝试探讨了大学生求学收益问题,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实地调查数据支持,尤其在成本——收益分析过程中,并没有实际匡算大学生求学成本和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的收入,只是运用其中的思想构建一般性理论模型,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善。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钱智勇.对教育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T.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7.

[4]G.S.Becker.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5),9-49.

[5]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gs.[M].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72.

[6]George Psacharopoulos,Maureen Woodhall.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ublished for theWorld Bank,1985.

[7][9]P.Bourdieu,John G Richardson.The Forms of Capital[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6.

[8][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James S.Coleman.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12][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M].梁小民,梁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14]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15]黄敬宝.什么样的大学生具有就业竞争优势——2009年北京大学生就业影响因子分析[J].学术论坛,2010,(10).

[16]H.Li,L.Meng,X.Shi,B.Wu,etc.Does Attending Elite Colleges Pay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2,40(1),78-88.

[17]杨钋,马玉洁.关键大学行为与主观收入预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

[18]John Gibson.Unobservable Family Effects and the Apparent External Benefits of Education[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1,20(3),225-233.

[19]李锋亮,李拉.高等教育非货币化收益与溢出效益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

[20]张秋山,张宁宁.教育非货币收益异质性:基于个体能力与家庭背景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21]Lin Nan,W.M.Ensel,J.C.Vaughn.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 of Ties: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1,46(4),393-405.

[22]G.Mason,G.Williams,S.Cranmer.Employability Skills Initiatives in Higher Education:What Effects Do They Have on Graduate Labor Market Outcomes?[J].Education Economics,2009,17(1),1-30.

[23]须圆.大学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择业意向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猜你喜欢
最大化效用收益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