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经纶 杜小军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浅析明代香料的进口贸易
宋经纶杜小军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内容摘要】香料在人们心中与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它们的芳香代表了愉悦、美味和精致的生活。由于人们对其巨大的需求,历来为古今中外的商人所青睐,在世界贸易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考察明代香料的需求市场,重点分析明代进口贸易对香料的供应,详述香料进口贸易的几种方式,以及香料对明代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进口贸易香料需求
明代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得到了明显改变。明中后期,社会风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奢靡之风不仅盛行于富商豪强,而且逐渐渗透到社会普通民众。而香料在当时作为一种奢侈品,象征着享受,显示着地位,迎合了人们的炫耀心理,因此尤其受到追捧。士大夫们追求一种雅致的生活状态,焚香、煮茗成为会客交际时必备,平民百姓特别是市民也争相效仿。这些变化改变着整个社会形态,也使明朝的香料需求急剧增大。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出现。明前期是社会经济的复苏时期,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经过恢复调整,商品经济经过逐渐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景象。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与城镇逐渐在全国发展了起来。
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崛起,促使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大大增加了商人阶层和城市手工业者的经济收入。城市的繁荣、繁重的赋税徭役促使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进入产生雇佣关系的手工业作坊,或加入了商人队伍。商业促进手工业不断发展,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城市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使得城市手工业者不断增多。这些手工业者、商人及大批家眷构成了市民群体的一大部分。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香料等奢侈品的消费需求逐渐渐长。他们凭借自身的财富,过去受到鄙视的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逐本营利成为风气,造成了社会上的繁荣现象。他们富裕奢侈的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奢侈性消费具有很大的引导性。
(二)生活观念变化与香料需求的扩大。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之外,内心的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们的生活。明初,整个社会风尚淳朴,生活尚检。明太祖以身作则,讲究节俭。明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
商业城市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在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改善经商方式、提高手工技艺、延长生产时间等以增加收入,普通百姓的收入也能达到了相对较高水平。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同,工商业的获利周期也比纯粹的农业短的很多。经济实力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借贷消费蓬勃发展,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弥漫着奢侈消费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因此,明代中后期,以暴发户商人的奢侈消费为引导,整个社会风气呈现一片奢侈的面貌。
明代中后期由于统治者的集权统治与新兴市民阶层思想解放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人们开始注意现世利益,要求个性的自由发展。如泰州学派认为只需顺应人的本来之性,便可达到人格完美。这种对人性的解放的追求,体现在文学和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文人士大夫过着一种焚香、煮茗、交际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就是这种追求的一种体现。香料消费需求增加,人们注重生活享受,关注精神需求,属于奢侈生活的一个表现。这种雅致奢侈的生活方式,逐渐地流出文人圈,在包括商贾、工匠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尤其是城镇居民中影响流行开来。这些不断壮大香料消费的群体,刺激明代香料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拓展香料来源,保证市场供需平衡,成为明代商人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特别在明朝前期,海禁特别严厉,境外香料的输入主要是通过官方的朝贡贸易形式实现的。朝贡贸易输入的香料一般只用于宫廷的使用与赏赐,而民间对香料的大量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巨额利润的刺激,促使走私香料的贸易蓬勃兴起,通过不断的发展,加之明朝海禁政策的松懈,到了明代中后期,私人海外香料贸易已经占据进口贸易的主导地位。
(一)通过朝贡贸易输入香料。明朝时期朝贡贸易达到鼎盛。朱元璋初登上帝位,即向海外各国遣使,并且一年多次出使邻国,外国使团也随之不断来中国进行朝贡贸易。到永乐年间,朝贡贸易发展达到顶峰。明成祖对外遣使,特别是郑和下西洋,不仅出使东南亚各国,足迹更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此之后,各国来华使节不断,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使节及贸易团体,与其进行朝贡贸易的频繁程度达到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顶峰,极大促进了香料贸易的繁荣。
中国奉行“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各国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通过官方朝贡形式不断来中国进行贸易。明初,东南亚各国运来的朝贡物品,绝大多数是香料,且数量极大。郑和出使西洋,进一步推动了大量的香料输入中国。郑和的船只至东南亚各国,经常以本国之丝绸、瓷器等与当地交换香料回国。东南亚国家也经常搭乘郑和的船只来华进贡,其中香料在贡品中占主要地位。在《明实录》所载的诸番国朝贡中,有近60次明确记载了诸国贡品,有胡椒、檀香等香料。
(二)通过走私贸易输入香料。私人贸易在明初就偶有出现,政府实行海禁政策时,民间贸易只能以走私进行。尽管朝廷颁布禁令,严禁私人海外贸易,由于需求巨大,利润丰厚,所以屡禁不止。正德、嘉靖年间,私人海外贸易更进入了鼎盛时期,私人走私贸易中香料是其中最主要物品。
私人走私贸易的形式多样。有的中国海商冒充明朝使臣,进行海外贸易。有些官员也利用职权便利,出海经商,甚至冒充贡使出海,在海外进行贸易。景泰四年(1453年),明廷派往占城的使团集体走私,数量巨大。负责缉查的沿海官军也时有私自交易之举。
除了国内商人出海贸易外,海外贸易商亦不时的进行香料出口贸易,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有些海外私商,也冒充使臣来华朝贡。如洪武七年(1374 年),暹罗商人沙里拨自称贡使,船遇风漂至海南,把苏木、降香、泥罗绵等物来献。最后明朝廷认为他们是“私商假冒,故不受理”。这种海外商人冒充入贡的记载频频出现在明代各种史籍中。福建滨海居民,在进贡贸易使团登陆时,先行与之贸易。朝廷不得不颁布各种禁令,禁止这种现象,从这一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香料贸易之繁荣,香料需求之巨大。
(三)通过合法贸易输入香料。明朝后期,政府面对民间巨大的贸易需求,逐渐允许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进行民间贸易,贸易的合法化使得香料贸易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尽管税收很重,但贸易量急剧增加,香料种类也不断增多。
进口香料的数量急剧增加。荷兰学者范·勒尔估计每年运到中国的胡椒数量是五万袋,重两千吨,约占印度尼西亚胡椒总产量的六分之五。苏木的进口数量,每年船运量达两百到三百吨。马鲁古群岛也有华商的商业活动,主要是运去丝绸、衣料等,转手购得沉香、肉豆寇等特产,运回中国。到明朝后期,葡萄牙商人利用其殖民地优势及便利的贸易路线,充当起了海外香料贸易的主力军,从印度和东南亚等地运来大量的香料。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马六甲这个交通枢纽,以此为据点向东南亚和中国扩张。嘉靖元年(1522年),葡萄牙商船到达福建,开始运来了大量东南亚出产的胡椒、沉香、苏木、檀香等香料,投入中国市场。
总之,政府主导进行的朝贡贸易,获得的香料大部分用于宫廷生活。民间所需的香料,主要还是通过民间走私贸易所得。朝贡贸易这种官方主导的香料贸易,香料获取的种类、数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相比较,民间贸易,由于贸易需求巨大,参与贸易人数众多,成为香料进口的主要方式。
香料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最重要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在明代,香料不仅作为调味用于食物制作加工,还用于酿酒、佐茶等领域,丰富发展了饮食文化的内涵。香料用于食物调味,自古就有,明代作为调味之香料种类有增无减,如胡椒、茴香、桂、藿香等。特别是胡椒,明代胡椒食用开始普遍化,不仅广泛用于宫廷贵族等上层社会,下层平民生活中亦普遍食用。
明代对胡椒的大量广泛使用,是明代香料使用普遍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明代生活奢侈化的一个表现。唐代,胡椒主要用作珍贵药物,饮食领域只有在肉食中才用作调料。在宋代,胡椒依然是一种珍品。明代前期,胡椒依然是比较昂贵的。《瀛涯胜览》说胡椒被运到中国后,以每斤10-20两的价格出售,足见胡椒在明代前期依然是奢侈品,而在中后期,胡椒从“珍品”逐渐变成了“常物”,被普通民众广泛地使用。
茶在明代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饮用的饮料,明代制茶有加入香料。香料也用于酿酒。香料在各种食品中的使用,不仅是追求食品本身的香、味,更重要的是达到食品的保健功能。
至于宴饮环境亦少不了香料,需焚香以助兴。明代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饮食固然比较简单,如果是宴会,特别是明代晚期,却十分铺陈奢侈,除了表现在食物精美昂贵,饮宴环境也是大肆铺张。一些宴饮上有各种表演,许多人家会设置香炉焚香,以助气氛,总之,檀香、麝香、乳香、胡椒等珍贵的香料品种广泛地进入明人的日常生活。
香料使用的普及使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得到交流。中国在吸收外来饮食文化时,是在结合中国原有的饮食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并加以发展变化。如中国从东南亚地区传入的辣椒等香料,极大地丰富了明朝社会饮食文化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清]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平书局,1956.
[2]韩大成.明代社会经济初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3]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英]安德鲁·多比(Andrew Dalby).危险的味道:香料的历史[M].百苑文艺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宋经纶(1986—),男,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主要研究世界近现代史;杜小军(1970—),男,博士,山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2-01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