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河西在西北边镇的地位

2016-04-11 16:46毛雨辰
社科纵横 2016年2期
关键词:蒙元关西河西

毛雨辰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明代河西在西北边镇的地位

毛雨辰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内容摘要】甘肃镇是明代西北四大军事重镇之一,是明朝北部防务的重要军事体系。明代河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政治、军事、外交的需要,决定了明代河西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明廷对河西给予异乎寻常的关注和煞费苦心地经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明代河西重要地位的确立,促进了河西功能的发挥,推动了河西的军政建设和经济发展,这正是明朝经营河西战略成功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明代河西地位

*本文为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明代河西边备研究”(批准号:XZ2014—07);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明代河西御边理念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A-137)。

在明代,河西的地域范围比前期有很大变化。河西归属汉以后,西汉在河西设置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即汉“河西四郡”。蒙古入主中原后,始建甘肃行省,包括“今宁夏和内蒙古西部,青海东北部及甘肃省河西地区。”[1]明朝立国后,虽然废除了甘肃行省,但基本承袭了原甘肃行省地域区划,除去宁夏以外,其余仍归甘肃管辖。在明朝通常以甘肃指河西,或以河西指甘肃。甘肃镇行政治所的变化,是明代军事形势变化的需要。陕西行都司由陕西西安迁至甘肃庄浪,再迁至河西甘州,这无疑与明朝统治者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河西地位的不断提高紧密相关。

一、明代河西地位的确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蒙元残余势力逃遁漠北,这正是明太祖预期的结果。他在征服蒙元的战争中,受命大将徐达驱赶蒙元出塞后,“不必穷兵追之,但其出塞后,固守疆圉,防其侵扰耳。”[2](P564)明太祖认为“中国居内,夷狄居外”这是最为合理的“中心论”格局。为落实太祖“固守封疆”的战略目标,明朝沿北部长城一线,设置了九大军事重镇,试图组成一道固若金汤的军事防线,以阻击蒙元残部的侵扰。其中延绥、甘肃、宁夏、固原就是明朝先后设立在西北的军镇。随着蒙古势力的变化和调整,明廷对西北四镇的战略也作出相应地变动。譬如:在洪武时期建置的陕西镇曾总制陕甘青一些地区,但随后陕西地处腹地,当蒙元势力衰落后,所受威胁相应降低,原设在西安的陕西行都司治所迁至甘肃庄浪。成化时河套失守,陕西镇战略地位空前上升。再后因固原镇地位日显提高,明朝又在固原设立了建置最高的三边总制机构。很明显,明代边镇的地位是随着边防形势以及敌我力量对比而变化的。

河西在明代地处边陲最西,其地势独特,史载“夹以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3]河西三面受敌,易攻难守,这种险恶的形势,必须高度重视。否则,一旦“甘、凉失守,则关中亦难保其不危。”[4](P526)这种唇亡齿寒的危害,自然会引起明朝格外关注。河西在历史上原本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史记载的有羌、藏、回、党项、鲜卑等十多个民族。从西汉开始,各中原王朝不断向河西迁徙汉人,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民族融合,但是民族传承的特质却根深蒂固,尤其河西经历了漫长的西夏、蒙古两个异族王朝统治的长期过程,古代河西对中原统治的向心力极弱。这种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意识,严重影响河西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元明之际,中西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虽然已失去昔日繁华,但是海上之路始开,河西仍是中原通往西方的主要通道。保证河西的稳定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势必是明朝政治和外交的需要。这些特殊的政治、军事、外交因素决定了明代河西重要的地位,这种认识,明朝的统治者是异常清醒的。所以,在明朝占领河西后,太祖即对河西明确了“北拒蒙古,南捍诸番,俾不得相合”[5](P8549)的战略目标,设置卫所,建立边镇,敕封总兵镇守。明代各朝,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对甘肃镇的既定战略方针不变,河西的地位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二、明代对河西的经营

明朝河西战略地位的确立,提高了明朝统治者对河西的重视。朝廷不失时机地推行了一系列实现战略目标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经营措施。第一,在河西中枢设置军政统领机构。先是,在洪武十二年陕西行都司迁到庄浪,后又在洪武二十六年再迁至河西甘州。为彰显朝廷对河西的重视,明太祖敕封十一皇子朱楧为肃王,坐镇甘州行使军政指挥大权。明朝重臣马文升如是评价:“甘、凉地方,诚为西北之重地。汉、唐之末,终不能守,而赵宋未能得。至我朝复入职方,设立都司,屯聚重兵。”[4](P536)这位明代五朝元老认为此是本朝经营河西成功的创举。第二,在河西实施“两个一体”的经营战略。一是军政一体的卫所制度。明太祖在攻取河西之初,便设立卫所以统辖河西军政。而且,有明一世,在河西和青海以东的湟水谷地不设府县,只设卫所。这一权力体制在西北诸镇中是独特的。甘肃一镇设十二卫三所,以治所在甘州的陕西行都司统辖。这种体制,有利于当时河西的协调指挥,有利于河西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河西职能的充分发挥。二是耕战一体的经略方针。驱逐蒙元大规模战争结束后,进驻九边庞大的军队供给和管理成为突出问题。如何统筹解决,明太祖认为:“古人有以兵屯田者,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养而民力不劳,此长治久安之道。”[2](P1545)于是,大规模军屯逐渐在北部卫所全面展开。明代前期,河西自然条件相对其他三镇较好,开垦农田面积大,农作物收成好,河西许多卫所能够自给。军屯加民屯还有商屯,所开垦农田之多可想而知。农田开垦需要水利,因此,明代屯田有力地促进了河西农业和水利的快速发展。第三,在河西建立军民联防的军事防卫体系。明代河西防卫工事突出以形为势、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内外结合、多式多样的特点。当地军民创造了“墙、壕、墩、堡”等各种工事,或以土夯实,或以石累筑,或以砖砌建,或以木阻挡,或以水断淹。总之,凡能利用之材尽行启用。正为一些史家考察:“与东部的崇山峻岭不一样,西部的长城大多坐落于戈壁大漠之中,由于缺少砖石材料,这里的长城基本上都用黄土夹以芦苇和柳条夯制而成。”[6]可见,西部军民为防御蒙敌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虽然这些工事的防御作用有限,但对当时蒙古骑兵长驱直入造成的障碍却很大。第四,设立“关西七卫”以屏蔽河西。明朝在河西嘉峪关以西至西域哈密,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七个羁縻卫所,史称“关西七卫”。关西七卫是明朝安抚怀柔政策的结果,七卫长官和属下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实行自治,明廷只是颁赐诰命、印信和官服,以及不时发给一些赏赐。明朝设立关西七卫的目的是多重性的,不仅防御蒙元的侵扰,而且防备东察哈台势力的扩张,既安抚稳定西域的局势,又减轻河西承受的边患压力。对河西而言,关西七卫是屏蔽边境的外围防线;对内地而言,关西七卫和河西是防御蒙元入侵的双保险。在明前期,关西七卫的积极作用不应被忽视。第五,在河西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河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成份繁多,民族关系复杂。为实现太祖“北征南抚”的战略目标,明朝对河西及周边各少数民族极尽统驭权术。朝廷或征讨或安抚,或恫吓或恩惠,或威慑或利诱,恩威兼施,但主体以安抚笼络为主,旨在稳定局势,隔断蒙藏南北联合,以形成全力抗拒蒙古势力的统一战线。在发动政治攻势的同时,明朝在河西及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通贡互市。其中“茶马互市”即是朝廷以经济手段给予政治、军事攻势的有效补充。针对西番等少数民族“番人吃肉、无茶则死”的生活习性,明朝加大茶马贸易的力度。“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以经贸给力,增强西北少数民族对明朝的依托,借以进行有效控制。

三、明代河西所起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有明一世“西陲晏然,终明一世也无番寇之患。”[5](P8589)这个“西陲晏然”的评价,是对明代河西作用的肯定。而“终明一世也无番寇之患”又是对河西落实“北拒蒙古,南捍诸番,俾不得相合”战略目标完胜的表褒。在明代西北诸镇抗击蒙元侵扰的历史中,朝廷因认识的差异,因经营的失误,发生过河套失守、陕西流寇蜂起等重大事件,但对明朝经营甘青湟少数民族的成功却有共识。

明正统以前,即洪永熙宣时期各朝帝王励精图治,对北部边防采取积极稳妥的御敌之策。经营措施到位,东西联防体系健全,各镇配合紧凑,全国社会稳定和谐。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河西作用发挥的最佳阶段。第一,保证了河西的安宁。在朝廷和地方重视下,河西军民团结协作,建立起始自庄浪至于嘉峪关的墙、壕、墩、堡、驿纵横相连的完整的长城防卫工事,形成以关西七卫拱卫河西,河西作关西七卫后盾,内外呼应、军民联防的防御格局。明代河西创建的这种防御体系,形成极大的威慑力量,是明代前期边患甚少的主要原因。第二,加强了河西的民族团结。明代河西是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史载,明代从西域而来的“各色人种”,他们“一入嘉峪关,便受到河西地方官民热情而周到的接待。他们的‘一切饮食道途之资,皆取之有司’,当地官民为了体现朝廷‘招怀远人’之意,便以昂贵的代价送往迎来。”[7]河西民众尚礼的风貌可见。关西七卫衰败后,沙州卫喃哥部二百余户共一千二百三十余人来归,赤斤卫部众“内徙肃州南山住牧”。可见,明代中后期从西域迁往河西的少数民族为数不少,河西地方和民众都予以安置并和睦相处。第三,加快河西农牧水利开发。明代在河西大兴屯田,从内地大量移民,因此,内地农业技术促进了屯田的发展。在明中前期,河西仅军屯田亩达到“三百五十万亩左右的屯地”[8],可以佐证于此者,如史料“河西事体重且大者,莫过于屯田一事。”[9]除屯田以外,马政和茶马贸易兴旺也是促进河西农牧业开发的重要因素。史载,在明代河西以茶易马,“岁以万计,加之寺监所牧,足给边用。”[10]显然,如此众多的马匹,对河西农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而农田的开发和牧业的兴旺又促进了河西水利的发展。明代河西地方为满足农牧业的需要,修建了众多的渠、坝等水利设施。如甘州卫的大满渠、小满渠,肃州卫的红水坝、山丹卫的暖泉渠、高台所的纳凌渠、黑泉渠都是规模较大的渠坝。这些大大小小的渠坝构成了纵横交织的水利网络,滋养河西一方的民众。

四、结语

历史的实践和历史的经验表明,明代河西重要的地位,在朝廷的重视和打造下不断得到提高,为保证河西战略目标实现,明朝统治者又实施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经营措施。其认识明确、目标鲜明、措施得当,河西地方和民众落实具体到位,这些都是河西职能和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河西的发展变化表明,河西的兴衰与明朝的大局息息相关。在明代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河西作用则发挥明显。在明代中期,统治阶级走向腐败,河西则日渐失去往昔的辉煌。在明代后期,统治阶级吏治腐败,政息人亡,河西则边患日甚、民不聊生,其作用亦名存实亡。

参考文献:

[1]高荣.河西通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400.

[2]明太祖实录(卷32)[M].上海:上海书店,1985.

[3]程道生.九边图考[M].民国八年石印本:51.

[4]马文升.为预防虏患以保重地事疏.皇明经世文编(卷63)[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张廷玉.明史(卷330)[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杨辛,章启群.关于长城的美学思考[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96:2.

[7]西北史研究.第一辑(下册)[M].甘肃:兰州大学,1997:356.

[8]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298.

[9]钟赓起著.张志纯校点.甘州府志[M].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513.

[10]明孝宗实录(卷194)转引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313.

*作者简介:毛雨辰(1978—),女,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明清史、西北边疆史的教学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2-0141-03

猜你喜欢
蒙元关西河西
日本关西大学藏罗振玉致内藤湖南信三十九封考释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蒙元京畿区位论
正史与造作——以蒙元时代为例
升级版河西之战
河西行(组诗)
比出一番新天地——我这样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中远关西涂料金山新厂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