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倩 廖桂芳
(1.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 402247;2.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管理专业化: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戴倩1廖桂芳2
(1.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402247;2.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根本性问题。高职院校维系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怎样的路径和应对策略,理论上需要探究,实践上更需要反思。本文由问题意识引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对管理专业化的必然依赖路径,在剖析了专业化的内涵、特征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管理专业化的实现路径从理念、技术、程序到人员专业化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化路径依赖高职院校
教育部下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提升管理水平是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发挥管理工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对于增强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实力,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从系统分析看,学校这个系统可以区分为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两个最基本的子系统[1]。管理系统和技术系统之间有不同,也有交叉,两个系统的边界比较模糊,边界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由此,注定了不同系统里人的立场、观点、做法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会导致冲突,会引发摩擦,也可能产生异化。不同系统的主体之间的立场不同,导致了实践中的各种误会、困难和问题,需要沟通,需要对话。不可否认,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要使命的组织,技术系统的这种价值立场锁定了管理的服务定位。但事实是,学校管理在资源配置和策略优选上有强势话语权,学校成为多利益的统一体,某种意义上是政治联合体,学校的管理工作日益复杂,运作逻辑不断创新,这种创新就对专业化提出了诉求。这不是管理的“神话”,这是学校管理的服务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学校管理系统自信和提升的表征。由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技术系统的发展,而且包括管理系统的发展。教学、科研有自己的理念和逻辑,管理也有自己的价值和路径,而专业化则是高职院校管理的价值,也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须“依赖”的路径。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诺斯(North.D)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轨迹”概念,认为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就是说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路径依赖意味着“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一种轨迹开始发展,改变发展道路的成本非常高。尽管存在着其他的道路选择,但已建立的制度会阻碍对初始选择的改变。”[2]可见,路径依赖只是对现存事实的一种解释,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种惯性,低效的制度也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如何打破“锁定”(lock-in),如何避免陷入恶性的路径依赖,正是制度变革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路径依赖给我们的大学管理这样的启示:不同的管理路径会产生不同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某种初始管理制度选定以后,具有报酬递增的效果,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其他相关管理制度安排会向同样方向配合,导致有利于高职院校改革深化的制度变迁。这是一种良性的路径依赖。另一种情况是某种管理的轨迹形成以后,初始制度的效率降低,甚至开始阻碍高职院校运行,那些与这种制度共荣的局部组织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尽力维护它。此时,高职院校改革陷入无效制度,进入了“锁定”状态,这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掉的正是这些无效、低效的管理制度,消除“锁定”状态,探求理性的制度路径,即专业化管理。
回望学校管理的现实图景,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更激发了对管理专业化的探究。我国学校管理,按照类型来分有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3];按对象来分,包括对人、财、物的管理;按手段和方式来分,可分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学术管理等。我们平时所称的“管理”,一般指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有问题的,目标不是在“管理绩效”上,而是在管理“人”上,即怎样把“人给管住,管得如一潭死水”,忽视了管理的对象是作为创新主体的知识工作者。人事、干部和分配、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年年都在喊创新,但“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小社会”的本质现象依然突出。院、系之间,依旧沿袭着行政管理的“倒金字塔”关系,始终未能体现学校管理中心在下的规律和特征。其结果是学校下属单位过多依赖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责任机制不能到位。比如,在教师管理中,教师职称评聘主要不是由专家或学术机构进行学术评价,而实质还是行政部门说了算,不是够水平就行,而是有编制才行;反过来则是,只要有指标和名额,没有水平和业绩也行,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职位的聘任上,实行的是行政干部任用体制,讲究的是资历而不是才能,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只进不愿出,没有淘汰机制。
上述问题的存续不是偶然的,要维系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多种力量之间的平衡,这都为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诉求。专业化(Specialization)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理念和方向,简单的说就是把学校管理作为一种具有专业性、学科性和科学性的对象进行研究和实践,运行中有专业标志,有自己的解释逻辑和话语范式,也有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管理实证。管理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各种教育策略的最优选择,而管理专业化的实质,就是资源、效率和效益的整合模式和过程。即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通过理念到技术、到管理人员等多个层面的整体互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提高管理的总体绩效,真正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以推动学校这艘“巨轮”的平稳进发。由此学校管理的专业化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专业性。作为学校管理概念的教育管理,已成一门学科,学科的基本内涵就是专业性,即把学校管理行为和组织现象作为一门学问来对待,从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视角进行审视。二是实践性。管理工作本身是实践行为,它的问题来源于学校组织内部和外部,专业化在动态的运作中体现,也进一步改进新的实践。三是艺术性。如果说管理是技术又是艺术的话,那么学校管理不仅具有技术性,更具有艺术性。四是人本性。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理念,也是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的具体化。学校的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学生管理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任何专业化管理也是为了人,为了师生的和谐与全面发展。
以上分析可见,管理专业化成为高职院校维系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选择,这种路径就是对原来低效制度、非专业化做法“锁定”的解除。
第一,从理念上,需要建构专业化的观点和立场,加快专业化的意识更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管理就不会高效。这里特别强调三点:一是“谁”需要专业化理念。是教师、学生,还是管理者?如何形成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对话和沟通?二是“谁”具有对管理专业化的话语权。如果专业化的话语权只掌握在研究者手中,而没有达成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共识,这种话语权就会缺乏支持系统和组织依赖,这种理念就会丧失实践可能。三是管理专业化的实施究竟对“谁”有利。学校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制衡。故管理专业化不是只对“谁”有利,应该是对不同的利益群体都有正效益,都会产生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叠加。
第二,从专业化的过程分析,需要解决技术和程序的问题,加快专业化的“器物”层面的转变。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学校组织与企业组织、政府组织相比较会更加复杂,复杂的根源在于学校是一种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专业性标准比较严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进行管理,在技术和程序上都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人文性和艺术性。比如,在管理程序上,民主、透明和信息均衡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民主”简单地说就是让大家多提意见,管理者多听取各种意见,尽量作到信息公开、透明和对称。决策是管理的重点和中心,尤其是重大的决策问题,应多渠道、全方位的征求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的意见。还有就是在管理的技术手段上,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来配设,体现信息化、现代化和实效性。管理技术既包括信息技术、工作技术,也包括心理学技术、文职技术等,没有这些知识、技术、实践理论的积累,管理的专业化就只是空壳。
第三,从专业化的实施主体分析,需要解决管理人员的专业化问题,加快专业化的“人”的层面的发展。关于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在国际上有六大标准[4]:一要有专门知识;二要有较长时期的职业训练;三要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四要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五要有组织,如行会组织、学会组织等,有行业约束机制;六要终身学习。至于如何促进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最简单的思路就是解决上面提到的诸多现实问题,各个击破,比如把好管理人员的“人口关”,提高学历层次,坚持选拔标准;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待遇;开好“出口关”,创设更多的发展机会;鼓励创新,支持革新;注重绩效评估,打破平均主义等。学校要建立长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支持管理人员学业务、学技术,把握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和谐的管理文化和组织学习文化。唯有如此,管理人员才能真正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注重绩效,以人为本,管理也才有希望真正实现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2]Levi,Margraret.“A Modal,a method,and a Map:Rational Choice in Coi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28).
[3]吴松.我们离现代大学制度有多远[J].中国大学教育,2013(1).
[4]白宏大.教育管理走向专业化[J].人民教育,2014(24).
*作者简介:戴倩(1974—),女,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廖桂芳(1957—),女,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2-0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