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16-04-11 08:51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曹陈一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圆片式子规律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 曹陈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曹陈一

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现代核心素养的合格公民,是当前教育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什么是核心素养?

一、把握本质,创设教学情境

何谓知识的本质?数学的思想不是靠讲解让学生理解的,而是靠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感悟的。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他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这样子的:首先让学生一起来说说生活中的分配现象,例句: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然后出示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学生试着模仿说下半句——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出示小明是我的朋友,小华也是我的朋友,让学生试着能不能合并成一句话来说一说,那就是:小明和小华是我的朋友。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描述方式,所以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来说一说,而这样生活中常见的分配现象,恰恰对应了数学中的乘法分配律。因此老师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在新课的教学前就唤起了学生的已有认知,为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教学,比起教师仅仅通过例题的教学并通过举例说明来告诉学生这个运算法则,学生更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更能够洞察乘法分配律与生活中一些分配现象的联系,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与熟练运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立足四基,体验数学思想

例如,在加法交换律的例题教学中,要求跳绳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式为:28+17=45(人),或者17+28=45(人)。老师追问:既然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式子连接起来?学生自然而然就写出等式28+17=17+28。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式子,它们有什么联系?学生会发现,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都是加法运算并且数字相同,不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老师引导学生举例,你能试着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27+23和23+27。老师并不急于在两者之间写上等号,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我们来计算一下这左右两边的算式,看看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当计算结果相同时,可以用等号连接这两个式子。当举了多个例子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你能不能用喜欢的符号和字母来表示这样的关系呢?学生各自尝试,各抒己见之后,自然而然得出a+b=b+a的算式。看似短暂的教学过程,但是在这里,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举例—归纳,在进一步认识了加法运算律的特征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数学思想的渗透,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扎实有效的、有前瞻性的。

反观有位年轻教师的教学,在得出28+17=17+28的式子之后,让学生直接照样子写几个等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仅仅是照样子模仿,既没有计算,也没有验证等号两边的式子结果是否相同。紧接着,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例子,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的规律,有一位学生说出a+b=b+a,老师表扬学生:“说得真好,看来我们都学会了。”而后的加法结合律也采用了类似的教学环节,过程看似简洁明了,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仅仅是靠单纯的模仿得到运算律,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加法运算律中数的位置、数的运算顺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在之后的练习中,学生错误百出,老师又花大量的时间去纠正,这样的教学真是得不偿失啊!

三、尊重教育,提升教学理念

史宁中教授也曾提出:教师不必过度关注讲课的技巧,以及课讲得是否精彩,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的、能否很好地接受学习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的转变。比如,张春莉教授讲座中的一个案例:认识分数的教学中,一位老师提供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其中的1/4。大部分同学都涂出了圆片的1/4,而有一位同学给圆片都涂上了颜色。当老师呈现这份都涂满颜色的纸片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而老师却继续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圆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时有学生陆陆续续地举起小手。有位学生回答,我发现了这个同学涂了4个1/4。原来这个学生,用4种不同方向的斜线涂了这个圆片。每种方向的斜线都表示了这个圆片的1/4。看来不是这位学生涂错了,而是这位学生太“聪明”了,一下子看出了这个圆片中有4个1/4。老师借此时机,让所有同学都理解了原来4个1/4就是1个整体。教师重视了这份看似错误的教学素材,站在了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使得课堂反而更多了一份数学味。

四、深度学习,升华教学效果

美国大卫·库伯(D.Kolb)教授就曾提出“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最近听了一节课,印象极为深刻。教师以变魔术为主线,带领学生寻找规律,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教师让学生从一堆牌中抽出一张,切牌一次,然后猜出学生抽的是什么牌。几经尝试,每次都能猜对,学生参与的兴趣非常浓厚。然后,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而引入了规律的教学。老师亮出所有的牌,让学生观察牌的特征,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在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又不失时宜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在此环节各抒己见,对规律中不清晰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对规律的掌握,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如何验证呢?一起来玩一玩刚才老师玩的魔术。当学生顺利地再现老师玩过的魔术时,学生对牌的排列规律有了更为充分的完整认识。按理说,课的教学到这里已经非常充分了。但老师不满足于此,让学生一起来创新,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玩法。学生在本课教学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规律,并运用了规律,还创新了规律。从而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整堂课的教学,老师充分激活教材情境,提供好玩的材料给学生玩。老师借助魔术表演,给学生确立了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挑战,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升华了教学效果。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思维的经验与实践的经验。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猜你喜欢
圆片式子规律
用一样的数字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活用根表示系数巧求多参数式子的取值范围
用圆片摆数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三九变九三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