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心理视域中的数学教学

2016-04-11 12:37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曹丽红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应心理评价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曹丽红

成功心理视域中的数学教学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曹丽红

一、“成功心理”理论的内涵阐释

“成功心理”源于成功心理学,成功心理学是关于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它致力于发现和促进那些能使个体和社会成功的因素,关注对成功的生活与职业的贡献,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成功心理首先应该是健康的心理,它要求人的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处于一种相对完美的状态,体现在一个人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明辨是非,有一个比较好的自我满意度,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具有相当的挫折承受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在遇到困难或者不愉快时可以运用适当的技巧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二、达成“成功”的策略

1.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中融入心育的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应该包括认知、情意和行为等。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目标时,要把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自知能力、自律能力、交往能力等心理教育目标融入其中,目标设定基本要求:科学、合理,符合数学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

2.利用数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进行问题设计

数学教材具有较丰富的内涵和寓意,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发挥教材本身的心育内容和心育功能,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渗透,就能达到心育目的。备课时,教师应在钻研新课标、教学用书(教科书、教参等)和熟悉学生,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明确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的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问题。

融合心理教育的数学问题设计要做到:①问题要围绕本节课内容设计,可以是复习旧课而直接为本节课内容服务的问题;②开始运用此法教学,要尽量注意问题不宜过难,要尽力切合学生实际能力,让学生能够回答,享受成功的欢乐,提高投入学习的兴趣;③有些问题来自于学生的预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从“疑”字入手,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收集信息,而且筛选信息,评价信息,应用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其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数学教学的过程富含心理教育的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要根据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目标和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通过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优化课堂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课堂中有了民主、合作的氛围,教师学生就会精神振奋,积极投入。教师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应有偏见,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教师应特别注意不应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失败者的心态,时时处处都要培育成功者的心态,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甚至惩罚。“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然而,几经努力仍然失败后,学生就会失去自信心。此时,教师要以真诚信赖和热情鼓励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就能激发起获取成功的愿望,就能全力以赴地选择争取成功的行为。

4.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成功学习的心理

阅读: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回答问题,掌握知识点。也可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材中的问题,总结归纳出重点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向学生推荐相关数学史料,数学名人传、数学杂志、数学名题趣题及数学思想方法等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质疑:根据具体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置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解决。

探究:根据具体的数学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创造力,使其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反思:通过反思,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用写数学日记等方式来反思听课、解题中的问题,纠正不良习惯。

三、“成功心理”理论关照下的数学教学

1.以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最关注、最渴望解决、最想了解的问题,或提出与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或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直问直答的低级认知提问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辨疑提问等技巧,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提问、辩论和讨论等。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最初的教学时,教师给予学生第一次表现机会是让学生对于代数解法和算术解法的优越性,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观点。第二次表现的机会是通过提供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阐述对问题的解释,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第三次表现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学生自编题,同桌之间互相评价,使学生全面参与这三次表现机会,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问题为切入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2.以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数学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心理训练过程,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进行充分的心理体验,积累正反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以鼓励为原则,实施建设性的心理暗示

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实现机会。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准确而精彩时,教师可以让大家给他鼓掌或提出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错误时,教师应给予“高一格”的评价,指出错误的原因,说明再努力一下就可以答好。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质疑升华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4.形成支持学生成功的激励机制

人是需要鼓励的,特别是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老师要为他们提供积极前进、争取成功的动力。形成支持学生成功的激励机制有以下方式:(1)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这种评价活动中能够发现自己、激励自己,教师应丰富原有的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群体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2)为了使大多数有进步的学生能够受到鼓励,教师应扩展鼓励性评价的范围,设立各种奖项,如学习进步奖、习惯进步奖等。这样平时靠边站的学生,当发现自己的名字上了光荣榜,某一方面的进步得到了老师同学的承认和赞许时,他们心中会升腾一种多么激昂的情绪。

“成功心理”理论是学科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数学教学的回归与守望,只要我们立足数学教学的本质,就一定会焕发勃勃生机,迎来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教师应心理评价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心理感受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