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力帆光彩学校 熊敏杰
课堂教学艺术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江西省瑞金市力帆光彩学校 熊敏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发展、探索、创造的辽阔空间,使其充分施展能力,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教育艺术。关于具体教学艺术方法,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首先,用爱心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
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无私的爱,是一种伟大的爱,创造的爱。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做到“四带进”、“三允许”,即: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带进课堂。允许想、允许说、允许做。在我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是可造之才。学生在老师温馨慈爱的情感沐浴下,深刻体会到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轻松感、成就感,充分体验到了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鼓励,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幸福感。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良田沃土。
其次,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经常对学生这样说:“世界上的事只有我们没有想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在学生中树立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你行、我行、我们都行”。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信心,便拥有了决心、耐心、勤奋、意志和不屈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斗志,其潜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潜质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永远得不到成功。成人犹如此,何况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们?家中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垂青,班里得不到同学的信任,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家里,学校他们没有任何“市场”,正的方面没辙,歪面有戏。于是,他们故意扰乱课堂纪律,制造事端,以引起老师及同学对他们的注意。
蓉同学总喜欢标新立异,上课大声说笑,和老师顶嘴。体育课,她和男生站一队,全班哄笑,她若无其事地走到老师身边用手搭着他的肩,笑嘻嘻地说:“要不我跟你站一起吧!”每次考试都是30分以下,是老师心中的问题生,同学眼里的刺头,她自己更是失去了信心。通过了解知道蓉同学自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是典型的缺少家庭温暖、父母关爱的心理障碍生。据此我制订专题教育方案,安排班长和她的同桌采取“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帮助她重新树立学习信心。一年下来,她有了全新的变化,各科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最后,进行质疑讨论,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独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缺少的不是语言能力,而是怀疑批判思想。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怀疑批判的精神,那么它只能停滞不前,更无人类文明进步可言。例如:在讲不完整应用题补充条件时,上课伊始,我未做任何说明,就出示了一道不完整的应用题,让学生试做。做了一会儿,一名学生马上提出:这道题缺少一个条件,不能做。这一质疑激发了大家的探究兴趣,找到了探究方向。在教师的参与下,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明白了要想做这道题,必须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得出必须根据所给条件和所求问题给应用题补充合适的条件这一结论。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机会,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可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从质疑问难开始的。教师肩负着铸造人类灵魂,铸造人类精英,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教会学生创新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超越”正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不只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更重要的还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在于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做人。这才是真正理想的教育。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一生追求真善美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