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视野下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适应与重构——以哈尼族矻扎扎节为例

2016-04-11 12:27:24王长生
思想战线 2016年4期
关键词:哈尼族

王 钧,王长生



生态平衡视野下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适应与重构
——以哈尼族矻扎扎节为例

王钧,王长生①

摘要:当今文化已呈多元并存、碰撞和互渗互补的格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冲突由文化整合,逐渐走向文化共生和文化再造。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维系着人与社会结构的生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营造各种有利因素,以保持文化的多内容、多层面、多维度的能量流动,在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同时,促进文化有机系统的良性循环。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生态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通过与时俱进的文化适应与重构,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拓展出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延续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节庆体育;哈尼族;文化平衡;矻扎扎节;磨秋

在人类社会中,节庆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的交叉点。在某种意义上,节庆是社会的缩影,特别是少数民族节庆。在大多数少数民族节庆中体现的是民族的宗教性、组织性、文化性。节庆中的民族体育活动,维系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满足着民众的心理需求,整合着族群意识,此时民族凝聚力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民族地区开展节庆活动时,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的冲击下能够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生命力。从本质上看,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

哈尼族的矻扎扎节也称为磨秋节,磨秋作为哈尼族主要传统节日的重要节庆活动,并不是以一种独立的、单纯的体育形式简单存在,它承载着哈尼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思想、信仰以及价值观念,影响着族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哈尼族矻扎扎节的节日文化表征

节日期间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两种生活在时间秩序上循环往替,但在形式上双方又相互排斥。涂尔干由“神圣”与“世俗”的相对概念,引出两个相互对立的精神与文化世界:一种世界是重复着孤单乏味的日常生活的人俗世界,另一种世界则是与非正常力量发生关系的神圣事物的异世界。*[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45~46页。对于哈尼人而言,矻扎扎节不仅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它更是一种原始宗教的信仰,影响着哈尼人的方方面面。矻扎扎在哈尼语中和热南札札、苦札、忆札、惹札等都是太阳回归的意思。因为节日的举行时间大多为农历的五月或六月,因此又被译为六月年或六月节,节日一般为3~6天。因为节日的安排需要根据各地稻谷秧苗返青的时间,挑选农事活动相对清闲的时候过节。矻扎扎是哈尼族的农业祭祀活动,是哈尼族最为古老、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有的也译作苦扎扎节,因为过节时间在插秧以后收获之前的青黄不接时,有苦日子时过节之意。

因为打磨秋是矻扎扎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所以也称为磨秋节。打磨秋时,横杆两端骑坐或爬上相等的人,轮流以脚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转,转动时状似推磨,又如秋千上下升降,故称为磨秋。*崔乐泉:《铜鼓上的磨秋图》,《体育文史》1993年第6期。磨秋,一般分为旋转秋千、磨秋千和荡秋千。由于打磨秋不仅仅是一项民族体育活动,还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所以矻扎扎的仪式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首先,按照哈尼族的规矩,做磨秋杆的木头必须是小伙子们在黑夜里砍好,在黎明前扛回来。同时要翻新祭祀房——秋房,翻新过的秋房要由“咪古”(哈尼族的祭司)进行祭祀,杀牛祭祀天神,分享圣餐。第二天,寨门墙上挂满了竹筒,竹筒里插有松枝、秧苗、花椒枝,祀求稻谷饱满,天黑前,要把竹筒取回家,寓意丰收到家。当听到磨秋场高处土坎上的牛皮鼓响起时,迎接天神的仪式开启了。这时的磨秋插满青草,旁边的人端着摆满饭菜的竹簸箕祭秋,然后“咪古”口中念念有词,将磨秋顺时针转3圈,指向东方,迎接天神的降临。完成祭祀以后,把酒洒在磨秋上进行祭秋,祈求天神保佑来年哈尼人的庄稼五谷丰登,山寨人畜平安。最后由德高望重的哈尼长老象征性的上秋甩了几圈以后,小伙子们就可以开始打磨秋。整个矻扎扎节活动中女性不能触摸磨秋,只能打甩秋或者坐轮秋。

磨秋在磨秋场停放的时间为12天,中间不能移动,更不能让磨秋受到破坏。时间一到,磨秋被小心地安放入秋房,途中磨秋损坏或者掉落都会被视作不吉利。磨秋每年都要做新的,用过的磨秋放入秋房保存后就不再使用。这就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宗教与世俗的间隔,使磨秋活动本身具有了神圣的内涵。在矻扎扎节日活动中,磨秋的秋杆象征着天神降临人间时乘坐的白马,磨秋的秋桩稳固象征族人安居乐业。由于“节”概念文化的特殊性,其天然具备了神圣性的一面。在经过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节日的吸收与沉淀,节日的概念成为融汇不同文化及历史时期的民俗活动、古今传说、宗教信念的集结点,成为显示当地特色、民族风土的绝佳载体,同时也彰显了当地风俗与民族特点的流变。

因此,不同地域民族的传统节日能从多种角度反映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内涵信仰和民族心理素质等要素。矻扎扎节作为哈尼族祭天、乞求天神保佑的重要宗教祭祀节日,为哈尼先民祈求神灵保佑、降福祛恶的同时,也是哈尼族人重要的精神安慰。这种节庆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代相传,逐步演变、完善。

二、哈尼族矻扎扎节中节庆体育文化的适应

哈尼族节庆体育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本民族在社会演进过程中创造并世代传承的历史沉淀,是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稳定是相对的,变迁或变化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哈尼族节庆体育文化也随着发展的脚步与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相适应。

(一)地理环境的适应

1955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Julian H.Steward)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理论》中,把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原理引入文化研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物质条件,地理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体育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化特质都与文化生成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地理环境不是影响体育文化变迁的惟一因素,但是地理环境为其设定了方向,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其他因素的渗入,最终形成了变迁。*马广海:《文化人类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0~391页。

云南哈尼族祖先原并不是本地的山地农耕民族,而是由北方的游牧民族南迁而来。《哈尼族简史》记载:哀牢山区墨江、红河、元阳、绿春一带的哈尼族传说其先民原游牧于北方遥远的“努美阿玛”平原,后逐渐向南迁徙,中途曾一度在名叫“谷哈”的湖滨平原停留过,然后又分别南下至景东、新平、镇沅、景谷和建水、石屏、蒙自,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哈尼族先民在“努美阿玛”平原上游牧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了骑马、射箭、摔跤等具有浓郁游牧民族特征的体育活动,在南迁至现在的哀牢山和蒙乐山中间的山岳地带以后,又形成了与现在的生存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秋千、打陀螺、斗鸡等民族体育表现形式。*编写组:《哈尼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页。曾经的骑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项目在多山岭、多峡谷的山区,其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如:“骑马”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赛程一般都很短。在矻扎扎节庆活动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的活动如:打秋千、摔跤、歌舞等,都是对活动场地要求相对不高的项目,这就是节庆体育文化对地理环境充分适应的一种表现。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重要的价值取向,合理利用地理环境与适度改造自然区域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在提倡物质能量守恒的同时,达到文化生态的和谐统一。

(二)社会发展的适应

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出现,势必会引起传统文化的不适应。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王智慧:《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体育科学》2012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后,哈尼族的生产方式由原来的以农业、狩猎、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以农业、商业及旅游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原有的哈尼族节庆体育祭祀文化背景,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化。很多有着浓烈生产气息的节庆体育活动正在消失。如今矻扎扎节庆体育活动只保留了秋千和摔跤,而“撵山”这类传统节庆狩猎活动已很难看到。“撵山”对于当时哈尼族人能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中生活有着存在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背景,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撵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功能,加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狩猎的法律、法规,使得“撵山”这种传统体育活动在逐渐衰退,几近消失。哈尼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国家制度法规的发展中,既要保证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又要与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相适应,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必定会发生变化,因此引起了节庆中体育文化的变迁。

(三)节庆体育活动的现代化适应

传统节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原来哈尼族节庆体育活动只是作为祭祀、休闲娱乐的方式,一直与世隔绝,文化保留了大量的原始风貌,文化的功能更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功能与个人发展的效用上。随着西方思潮和新兴文化的引进,国人有意无意地将物质发展水平与文化优劣相挂钩,少数民族文化自卑感日渐强烈,以致一些民众先入为主地出现无意识批判民族文化的观念。矻扎扎节中节庆体育文化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思想的现代化适应。打磨秋原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哈尼人与神灵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媒介,有着整套庄严的祭祀流程,体现的是哈尼人原始信仰的精神力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哈尼族节庆体育活动逐渐由原始的娱神向休闲体育的娱人模式转变;其次,形式上的适应。磨秋原本是矻扎扎节的标志,如今它从宗教信仰中逐渐剥离出来,以一种单一的体育活动形式成为哈尼民族的符号树立在磨秋场上,作为一种旅游体验项目,少了许多宗教的禁忌。最后,器材的适应。磨秋的制作本来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现如今的节日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标准与程序逐渐淡化,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运用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具和材料。

从历史形态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要融入当下,提炼精华、创新形式,打碎原始的意识形态后有选择地继承,这就意味着原始到现代文明的真正跨越。矻扎扎节在当地政府适时地引导下,找出民族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内容并将其进行范式的转换,融入现代文化体系,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时由于民族节庆旅游的开发,在新的文化横向交流中,加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丰富其文化的形式,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再创造,使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能结合时代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价值。

(四)哈尼族节庆体育的文化认同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提出:节日的各种特殊行为仪式,类似于一种“过渡性仪式”,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稳定下来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与等级关系等,在这段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建立一个短暂的“无差别的文化共同体”。也正是借助节日中的非常规仪式活动,例如歌舞狂欢、身体活动、酒精刺激等超常规行为,节日成为促进社会结构转入边缘状态的常用手段。*Victor Witter Turner,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6,pp.69.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认同表现,是社会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的显示,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的特定价值、信念的共同本质接近的一种方式,是对民族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把握,其对于异文化要素会出现排斥,并具有压抑感。*童昭岗,孙麒麟等:《人文体育》,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第121~123页。哈尼族矻扎扎节中节庆体育文化的认同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溯源于生产力发展。人类的文化成就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智慧的哈尼族人民运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了丰富的财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矻扎扎节日隆重的活动与哈尼人生产节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在娱乐方式、生活习惯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创造与使用,凸显出人类的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传统节庆带来丰厚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为民族节庆体育兴盛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二、溯源于民族风情。民族节庆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而参与民族节庆体育活动的人,永远是社会关系中物质文化的产物。在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人作为对象,参与活动的行为构建,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下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与思维情感的经历。矻扎扎节日活动中的风俗习惯,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固定关系形成制约,在参与节庆体育活动时,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演化出特定的行为。因此,少数民族节庆体育的行为过程,就是人按社会的条件和可能,在特有的体育形式下进行活动的过程。

第三、溯源于民族灵魂。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能感觉到大家是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一个民族总有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带着强烈的感情,这就是民族的标志。*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哈尼族矻扎扎中的节庆体育活动有着严格的宗教仪式文化,民族的心理素质在宗教的信仰中得以体现,民族的物质文化思想观念综合发酵于民族体育文化上,支撑着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节庆体育活动既是矻扎扎节文化的中介和目标,又是哈尼人思想观念和宗教礼仪活动的社会功能载体。从原始宗教对哈尼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来看,少数民族节庆体育展现的是民族灵魂。

三、生态平衡视野下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重构

文化重构是一个文化价值系统的动态重构的过程,强调文化模式的铸造与社会经验的突生性质。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其重构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彻底的变革来实现的,需要保持文化类型的规整。由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其传承过程的本质就是文化基因的复制与重组,在文化的适应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传承,又要有所创新,形成各知识代之间连续性的沟通,在新陈代谢中不断发展。个性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叉复制是文化的再生产的核心过程。

哈尼族矻扎扎节中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中做出选择,传统的农耕祭祀文化在适应的过程中重构,形成文化的创新与组合。

(一)社会发展下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生态的平衡

用于描述当今社会和文化变迁最常用的术语应该就是“现代化”一词了。但关于现代化概念的确切涵义,却因为领域的不同、学者的不同以及角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见解。现代化通常是指,传统农业社会或发展中的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转变的历史过程,也被描述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全球性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社会试图达到西方工业社会常见的特征。为此,目前人们认为现代化这一概念在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暗示了文化的进化。*李银兵:《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14年第9期。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抵制少数民族体育现代化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我们既不能抵制现代体育文化,又不能丢弃少数民族体育,而是要促使少数民族体育向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转型。鉴于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只有通过开放自身的生存环境,借鉴现代体育的科学管理经验,将哈尼族磨秋这类节庆体育活动,在其节庆祭祀的背景下进行科学的技术改良和改造,使其自身的文化价值不断延伸,并为世人所接受,才能保证其与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发展。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由环境的封闭到开放,由自然性向规范性,由自发性向组织性的转变,这些都是社会发展适应初级阶段的表现。

(二)文化生态平衡发展下的多产业整合与协同发展

产业整合概念源于“经济整合”。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整合协同是信息时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赖茂生,闫慧等:《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与协同理论和实践研究》,《情报科学》2009年第1期。这种方式使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巨大改变。这一特征在矻扎扎节中尤为明显,因为节庆的影响力,歌舞、饮食等相关文化产品的交叉及其相互的依赖度不断增大,人们从节庆中深层次地认识哈尼梯田祭祀文化,领略民族体育活动的魅力。地方政府依托节日平台,不断向外界营销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个体、组织、企业之间信息的相互表达和分享。社会化的发展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整合或融合,地理集聚与文化整合都是民族文化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选择。区域文化产业联盟是具有共同规范与有机联系的文化共同体,在情感或心理上容易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有利于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区域一体化命运共同体。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红河、元阳、绿春等县以梯田文化为主线,形成了哈尼文化旅游产业共同体。通过共同的节庆活动明确民族身份的归属,在强化区域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时,多地区协同培育整合文化资源形成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矻扎扎节中民族体育与文化旅游的动态组合和深度衔接,造就了区域文化产品的新组合与传统的旅游观光产品,形成了多业态融合优势互补的格局,这些具体实践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最终造就了区域文化的软实力。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文化生态平衡

文化的涵化,又叫做“文化移入”,指的是不同文化群体直接接触时造成其中一个群体或两个群体原来的文化形式发生大规模的变化现象。*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随着民族价值意识的“西方化”,原本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就成了落后的标志,磨秋这类民族节庆体育活动逐渐失去原有的社会地位。我国长期“重竞技轻大众”的体育思想,虽然不会像西方体育那样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化,但是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现代体育无法比拟的。尽管文化涵化是一种普遍的趋势,但像矻扎扎节这种民族文化浓郁、特点鲜明的节庆,能让参与者充分感受到当地民族的风俗、情感、文化,近距离触摸到最真实的民族文化原始魅力。节庆中,在本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民族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增添新的内容与形式,大力推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科学的通过民族节庆来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无疑是少数民族体育继承与创新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语

当今,文化全球化是不能回避的历史趋势,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能消极地对待文化全球化。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应该主动的融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在与其周边文化的融合、交流与冲突中,不但需要整合其他文化资源的优势,同时要注重民族自身文化精髓的传播,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在文化的功能与样式上不断与时俱进。不同介质、不同种类的民族文化,以独特的存在方式维系着人与社会结构的生态平衡,在这种看似错综复杂的民族文化现象背后,潜藏的是一个逻辑紧密、结构井然的文化有机系统。我们应对文化发展问题时,不能只关注其社会属性而忽视其自然属性。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生态发展,实质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延伸,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文化的创新为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生存的空间,而正是这种文化的不断适应与重构,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

(责任编辑 陈斌)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资源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14BTY082)

作者简介:王钧,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红河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王长生,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778X(2016)04-0039-05

Adap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Festival Sport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Bal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Hani People’s Qizhazha Festival

WANG Jun,WANG Chang Sheng

Abstract:Today’s culture has presented the pattern of multiple coexistence, collision, and mutual infiltra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led cultural conflicts to move gradually from cultural integration to cultural symbiosis an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he festival sports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maintains the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man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a unique way.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create various favorable factors to maintain the rich contents of culture and its multi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energy flow. While expanding the living space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s, we should promote the virtuous circle of the cultural organic system.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festival sports culture represents the vitality and creativity of ethnic cultures.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can expand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ports 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continuous inheritance and continu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festival sports, the Hani people, cultural balance, Qizhazha festival, Moqiu

猜你喜欢
哈尼族
ABCG2、SLC2A9、SLC17A3和PRKG2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哈尼族人群痛风的关系
哈尼族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以红河县为例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云南画报(2020年11期)2020-12-14 07:17:36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心声歌刊(2018年3期)2018-07-23 06:59:32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1
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分析
网络传播背景下滇南哈尼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
哈尼族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