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华
失衡与适应: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郑国华①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已经跟不上社会骤变的节奏,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逐利者的工具;民族传统体育意义逐渐匮乏;体育成为奢华生活攀比的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重物质轻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西式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有文化冲突的问题,也有管理者主观选择的问题。要做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可以通过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意义与时代意义,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来实现。同时,在发展道路选择上,要让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失衡;文化适应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塑造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根本,是因为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在场。然而,在当今奥林匹克现代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制度模版进行改造、改编的浪潮下,在现实世界正发生的一切对我国多民族文化所造成的撕裂、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频频失衡。从全国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面临着严峻问题。文化商业化、文化工具化,特别是过渡开发利用和片面性的文化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的直接动因。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长足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奴化”“奢华”“西化”“去思想化”“去历史化”等发展失衡的特点。他们恶性循环,逐渐引领社会潮流,直接危害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里的体育和休闲讲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髓”。*何平香,张秋芬等:《中西方休闲观念比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把身体放逐到自然中去,遵循自然法则,自然而然为之,从而达到一种身体和心灵的怡然自得。而反观当今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其形式和文化内涵逐渐异化,完全与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观背道而驰。
第一,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了逐利者的工具。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整天面临压力、挑战和紧张的工作氛围。人们本应该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逃离高强度、高密度的生存空间,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到更广阔的天地极力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并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得到积极有效的放松和净化。但事实是,人们极大的物质欲望同样膨胀在心灵的深处,浮躁、盲目追求时尚及随波逐流,牵制着很多人跟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异化的脚步亦步亦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群体购买的体育是在健身房里痛苦地折磨着自己肌肉隆起的躯体,虔诚的高尔夫信徒们围着一个小小的硬橡胶球在原野上相互吹捧,而狂热的微信一族则不倦地在手机上刷屏,关注着自己晒在朋友圈里的运动轨迹。从健身房到户外运动场,到处充斥着躯体的折磨与金钱的较量。这种体育的文化生态已经严重失衡。它体现为一种强制性的体育和在他人眼中的体育,而不是民族传统体育对自己内心诉求的一种自然回应,不是一种内化到心灵深处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舞龙、舞狮和端午龙舟竞赛、自行车骑行、踏青、冬泳等等,都演变成了今天的黄金大奖赛,时尚的房车旅行,游戏性质的撕名牌、彩色跑,还有带着亚文化色彩的“光猪跑”等等。每一个能够成为现象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做给人家看”的成分越来越重。我们看到的是各类群体在拼命地工作,同样也在拼命地体育。打着民族传统的旗号,为体育而体育,或者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了逐利者利用的工具,这都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的一种表现。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意义逐渐匮乏,成为奢华生活攀比的手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一种追求个人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文化慰藉的“真实的需要”,是一种内心的达观外化到体育运动中的生活方式。它与金钱无关。但现实我们看到的各类群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慢慢地脱离了体育的本质,成为了一种攀比奢华生活方式的象征。名牌户外装备、名牌运动器材、金牌服务等“名牌效应”,成为引领高收入群体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标杆。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追风,成为贵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拥趸,借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这种功利主义的体育,远比理性的体育更可怕。后者只是过分的克制、压抑下为体育而体育,或者为他人而体育的行为;而前者则是对自己心灵空虚的放纵,是物欲、金钱、面子推动下的行为。其本质与体育无关,而是文化失衡,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精神的虚无”和“生活无意义”。其实,真正能享受民族传统体育的人,只需要具有丰富的心灵。“采菊东篱下”都能“悠然见南山”,这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的精神境界。传统体育本身也就应该这样地怡然自得!体育的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更不应该被世俗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归自然、回归本心、回归传统,那么这时你便能够领略到体育生活方式的自然之趣。
第三,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重物质轻文化。翻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温文尔雅的射礼、投壶,劳心娱体的围棋、弹棋,翩跹飞舞的秋千,坐忘行气、导引服食源远流长而久盛不哀。*郑国华:《理解的艺术——从中西体育文化比较的视角评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态度。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消费和贵族体育运动来实现,内心的怡然更需要长时间的文化修养。树立积极向上和有文化品味的体育观,是获得高质量体育生活的关键。但在现实社会中,惟物质论的思想仍充斥着很多人的头脑,甚至产生病态的、非理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行为,特别是体育的消费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消费被“物化”和“符号化”。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通过消费的手段来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份与身价。消费的实质已经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被“物化”和“符号化”。并且以所谓的“珍、稀、贵、奇”而津津乐道,“炫富”“显摆”心理明显,盲目消费现象突出,认为能够享受物质财富的消费就是最大的幸福。然后,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也更多地表现为享受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忽视了身心怡然的文化追求,扭曲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本质。如各地上百万元奖励下的龙舟大奖赛、龙狮争霸赛等等,这类民族传统体育人在追求体育的表象下,失去的确是文化的本真,其只能是披着华丽的民族传统体育外衣止于门外,不得体育要义。
第四,民族传统体育的“西化”。我国现代留存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大部分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但她也是不断涌入的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冲突、融合而受到西方文化气候、土壤改造的体育。西方传统文化孕育着的西方体育文化,追求个体人格精神的展现和自由主义的精神取向,他们主张通过放肆纵欲来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意识。西方现代体育在20世纪初,就像雪崩一样以不可抵挡的强势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着撕裂性的改造。当今我国留存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不能说是全盘西化的产物,但也基本上在竞赛规则、文化方式上全部向西方看齐了。我们大量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秋千、风筝、毽球、跳绳、掰手腕、掷陀螺、滚铁环、踏青,以及所有华人喜爱的武术及体育娱乐项目,现在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了。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西方的台球、网球、高尔夫球、攀岩、骑行、户外运动、赛车、游艇等等。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也以西方为标准进行改编,我们的竞技龙舟、竞技武术、竞技龙狮等等,处处弥漫的是西方文化的影子。我们可以问问自己,除了这些被西式改造、改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我们还剩下了什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西化”是体育文化生态失衡的最直接体现。
二、文化适应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我国居民是突然进入到体育成为高尚生活方式的时代。面对这个新的时代,我们有些惊慌和惶恐,我们不知道怎么玩了。于是我们向西方学,“以洋为尊”“以洋为美”“惟洋是从”。这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异化和文化生态失衡的根源。那么,如何矫治这种变异的体育观呢?我们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倡导文化先行,做好文化适应。什么是文化适应?这本身是一个文化人类学的术语,由Redfield在1936年提出。Redfield认为:“两个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发生的持续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的文化经历了从失衡到适应性改变的文化现象。”*Robert Redfield,Ralph Linton and Melville J.Herskovits,“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38,no.1(Jan-Mar.1936),pp.149~152.后来这一概念得到不断发展,并用来解释文化的冲突现象,以及用来揭示在群体文化失衡状态下的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适应性改变过程。如,Adler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从文化失衡到文化适应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文化的接触阶段(contact)、文化的崩溃阶段(disintegration)、文化的重组阶段(reintegration)、文化的自治阶段(autonomy)和文化的独立阶段(independence)”。*Adler,Peter S.,“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e Shock”,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vol.15,no.4 (January 1975),pp.13~23.因此,谈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当然也离不开这五个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持续地与外来体育文化的接触下,发生了文化崩溃。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正处于文化崩溃和文化重组的中间阶段。所以,在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重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要做到让民族传统体育有文化,防范体育过度功利主义和物化;其次,让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传统文化的精神,丰富传统体育的意义;最后,在我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做到文化自觉,避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盘西化”。
第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要表现为体育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宋岩:《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2014年10月13日,http://www.gov.cn/xinwen/2014-10/13/content_2764226.htm,2014年10月13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正心、诚意、修身、养性”“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等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组的阶段,如果我们在主观选择上偏向将这些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情感的表达,并在我们的现代体育活动中呈现,则可以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根源上防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缺失。当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有了文化,我们就不会出现西方体育过度强调自我的情况,为了提高竞技成绩,无所不用其极,从而导致人格异化的价值观;不会出现看台上那缠着缀满铁丁的拳头正击打对手裸露的头颅,而看台下狂热的赌徒正在嘶喊着“打呀,杀呀!”的残暴的体育观。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表达,可以是一种体育人的修养,使其在金钱和权利的诱惑面前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这样,我们就不会出现“全运会的塌方式腐败”,更不会出现假球、黑哨、体育赌博行为的发生;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表达,可以是一种体育人的情操,使其在纷扰的世界里有一个“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沉稳心态。这样,我们就不会去攀比奢华的体育方式,不会那么奴颜婢膝,惟洋是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表达还可以是一种体育人的精神境界,使其在荣誉和利益面前保持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气度。这样,我们在荣誉面前不争,在利益面前不贪,甘为人梯,乐于贡献。从而,真正做到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而慰藉自身的躯体和心灵。
第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是要求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于“以人为本”,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之性。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里,我们讲求的是人的个性的自然和谐,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相互统一,身体显现的生命与内在精神的完美契合。从而在劳心娱体的过程中修身养性,坐忘行气的过程中陶冶性情、锤炼人格。在民族传统文化的语境里,“体育”一词和“休闲”本难区分,概指人们在农耕劳作之余,外借于物,象形自然,从而达到强健体魄、祛病防身、缓解压力、天人和谐的行为方式。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孕育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性格和价值取向。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不但能够增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品位,而且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有效途径。如传统儒家文化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中,则可以增加修身正心、健身养性、中庸合和、物极必反等的文化品位,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国家正式纳入全国性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就有120多个,而流传于民间的娱乐休闲、强身健体项目,如秋千、登山踏青、抢花炮、龙舟竞渡、太极拳、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项目就数不胜数。以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储备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将这些传统项目融入到我们现代体育活动中,无疑能改变当前物质及权利诱惑下变得急功近利、奢华攀比的体育运动,让仁义、礼让、和谐的生活理念,返璞归真的悠闲心态,重新回归民族传统体育,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
第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也要加强文化自觉。当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倡导文化先行,从而促进文化适应,更需要我们加强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觉是一种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是个体对国家认同、民族同认外化在体育行为方式上的体现,是一种稳定的爱国、爱家的心理倾向性,更是一种“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的高贵品格。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全盘西化”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心理上已经开始慢慢嫌弃我们的老祖宗,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土得掉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这些东西是“什么玩意”!好像参加了如此“土气”和“下里巴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揭了贫贱的伤疤;以为自己玩的是“阳春白雪”的东西,我们就成了贵族。因此,加强文化自觉,前提还必须提高国民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己文化的坚定信心。这样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主导下不盲目追随和崇拜。加强文化自觉是要我们认知和践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极主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融入我们的体育生活中,这也是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个性、文化利益,并不断促进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产生国际影响和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途径
(一)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意义
“文化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的原始意义不断被抛弃,而赋予的新的意义又不断匮乏。”*Parson,T.,“Durkheim”,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Macmillan and Free Press,1968,p.316.如果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者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缺少意义,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将会自行终止或发生异化,也就是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将失衡。所以保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始意义,丰富现代体育活动的文化意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首先要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意义具体指某事物的价值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546页。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就可以理解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这样“保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保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可是我们知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也会新陈代谢,并且大多时候受人的主观意愿选择决定。特别是统治阶级主流思想对它的改造。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价值和作用”必然带上了不同统治阶级思想的烙印。每当朝代更替,这种思想的烙印又必然因其存在的局限性而被社会淘汰。如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有人为赋予的“时代内容”。当社会向前发展时,“时代内容”也就没有了时效性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从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逐渐匮乏,这是历史规律使然。因此,单纯地谈论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作用”是不成熟的,也是不现实的。那么,这就又要回到问题本身。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发生,是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和作用”的原始发生概莫能外。因此,问题的考察必须从它还没有产生,但又具备了使它能够产生的前提条件开始。我们知道,人最初是从自己的自然个性(需要和能力)出发去进行活动的。但在满足需要的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比如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为了克服各种障碍,人一方面将“是怎样”的自然需要转变成“应当怎样”的价值性需要;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内在的各种能力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外化、延伸为各种工具(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而使障碍得以克服、价值的创造成为可能。这里人类行为(比如传统体育活动)的作用,便是通过克服生存障碍,减弱自然界对自身生存的威胁;行为价值的体现则是自然个性(需要和能力)得到满足。就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说,它的价值与作用,也就是它原始产生的基础,即,克服生存障碍,提高生存能力,从而使人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原始的价值与作用”,即,原始意义,不会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失效,是任何时候人类的刚性需要,是不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就只有保存了原始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才能真正做到文化适应。
(二)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定的内容总是由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形式也总是服务于一定的内容。”*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16页。民族传统体育形式是通过身体运动外化出来的结构,如民族传统体育有步骤的层层展开的活动方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则是通过其形式的理性表达。也就是说,民族传统体育外化的结构,被人感知和体验到的东西就是内容。外化结构是由其结构基本形式与外部附加形式组合而成的。结构基本形式也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是决定事物基本属性的。如果基本属性改变,那么民族传统体育就成彼物而非此物。外部附加形式也就是人为赋予的形式,是在核心形式上依据社会新需求而附加的表现内容。如现在最流行的说法“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就是通过体育来烘托经济。这种时代赋予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它是依据社会需要、人物意愿、环境取舍、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并且它的变化不会影响体育核心形式的文化内容表达。每一项具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都是由核心形式与附加形式组成的,核心形式所表达的文化内容,则被认为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的缺失。那么根据形式与内容的辩证法,即,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甚至改变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的缺失,直接的根源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被人为地改造或者改编,而当改造或者改编后的某项民族传统体育,其核心形式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也必然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质变。要矫治这种文化失衡,则要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注重保存其核心形式。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活动,其核心形式是一个围绕花炮奔跑争抢的过程,当你把这个围绕花炮奔跑争抢的过程都改变了,那它还是抢花炮这个项目吗?或者更明确地说,抢花炮的核心形式改变后,它就有可能变成“击鼓传花”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改编后的“竞技抢花炮”项目又与“击鼓传花”何异?我国武术文化的特点更能说明这一问题。武术的拳种繁多,都是通过它们的核心形式进行区别和表现的。如太极拳:“刚柔相济、动作舒展和顺、速度平衡均匀、架势中正圆满”;长拳:“撑拔舒展、势正招圆、快速有力”;南拳:“稳马硬桥、直项圆胸、节奏铿锵、拳势刚烈”等等。*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6页。如果武术的核心形式改变了,那么中国武术估计就只剩下一个种类了,太极不像太极,南拳不像南拳,成了杂种。
然而,我们经常看见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其实,这个变是指你所看到的附加形式的变化。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活动,传统时期,没有仪仗队游炮,没有开闭幕式仪式过程。如今,为了增加活动的可观赏性和娱乐性,增加了这些形式。同样,传统时期它有复杂的祭庙仪式,如今,由于它不符合社会需要,剔除了这个形式。这个增加和剔除的形式都是指附加形式,是不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是不会引发事物质变的。而可能引发事物质变的,或者说影响、改变内容的是核心形式的变化。如,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抛绣球”活动,改编后剔除了它围绕绣球“奔跑、躲闪、投接”等的核心形式,而变成绣球砸着谁,谁就是新郎的庸俗的婚俗表演,从而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因此,在我们提倡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时,强调要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每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来保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形式呢?首先,我们应该认识核心形式。某项民族传统体育,它存在的根本是它固有的特殊性,这个呈现出来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殊性,就是其核心形式。其次,利用核心形式。在整理改造或开发利用某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可以依据需要改变其附加形式,但不能改变其核心形式。可以利用它的核心形式来呈现不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风情,也正是这种民族传统体育各个项目之间的特殊性才具有吸引力,如果民族传统体育都走向了“普同”,那有何文化特色与魅力可言!
(三)融合民族性与时代性,让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程来看,“它们都经历了一个纵向传承的历时性运动与横向展开的共时性运动的统一”。*熊晓正:《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哲学思考》,《体育文史》2000年第6期。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历时性运动与共时性运动的统一,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客观要求,则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缺少民族性,则使体育缺少特色,不能表现不同民族和地区体育文化的现存状态;缺少时代性,则使体育缺少根基,不能表现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郑国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第178页。然而,在现实的操作中,人们往往容易实现时代性的一面,却很难兼顾民族性的一面。这里就涉及一个取舍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性’不是简单的改变它的活动方式,而是‘转换活动意义’”。*转变活动意义是指,转变时代赋予它的社会意义,并不指原始意义的改变。郑国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第238页。试想当活动方式改变之后,民族传统体育就“普同”了,没有民族性可言,也就谈不上文化适应。印度的瑜伽、日本的柔道、英国的板球、美国的橄榄球、韩国的跆拳道等等,无不注重在保存其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融合民族性与时代性,从而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另外,文化发展的规律证明,文化自然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个“新陈代谢”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作用下,文化结构内部各新旧要素(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的自动调节,就是使文化生态不断创新以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同样符合这个规律,那么它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检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部结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自然会被替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构诸要素的交换过程,并不直接等同于生物界的优胜劣汰,它是在保存完整民族传统体育结构的基础上,其内部要素的“置换”。这种“置换”,等同于普利高津(Llya Prigogine,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提出的非平衡系统的耗散结构模型。该模型解释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无序到有序,并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根本上矫治了民族传统体育结构内部文化失衡的过程。*郑国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第286页。而外部文化失衡的矫治,则要依靠管理者的主观选择,也就是我们说的管理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控制手段,始终是让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段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便是由于传统文化在服务于现代社会中出现了障碍,产生了价值认同的盲点。文化生命力的强弱,体现在文化被时代所接受的程度,也体现在社会对它价值索取的大小。换种说法,任何文化形态必须服务于社会才具有存在价值,才具有生命力。社会能够给民族传统体育提供生存的土壤,这土壤可能贫瘠,可能肥沃,也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突然消失,关键在于你对这块土壤的主观选择和培育。而脱离于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要么表现为其根基养分的缺失,使民族传统体育枯萎;要么表现为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不合拍,使其在发展的途中迷失道路。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也只有通过服务于社会,来寻求自身的价值,做到文化适应,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 陈斌)
作者简介:①郑国华,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体育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8)。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778X(2016)04-0033-06
Imbalance and Adapt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ulture
ZHENG Guohu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s not been 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rhythm of sudden social changes, and their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imbalance has appeared accordingly. To be specific,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ve become a profit-seeking tool, their significance has gradually become deficient, they have become a means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for a life of luxury, they value physical aspects more than cultural ones, and they are being westernized. Their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imbalance may have resulted from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ir managers' subjective choices. To achieve the cultural adaptability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t is necessary to merge their original significance with their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their ethnic features with their contemporary features, and preserve their central forms. Meanwhile, only by serving the society can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realize their own development.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ecology,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mbalance, cultural ada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