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言
迈向全球化的中国人类学
主持人言
栏目主持人:何明①
作为全球化孕育而成的学科,人类学带有拂之不去的全球化基因。
在西方的学术脉络中,全球化贯穿于人类学整个历程。学科的创建者泰勒等人,借助海外探险者、传教士、远航船员等人的记述,拟构人类的文化进化历史与解释人类的文化现象。结构—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利用与海外殖民相关的基金或应殖民地官员之邀赴海外调查,奠定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规范和学科特有的“民族志”(ethnography)学术范式,并将学科研究对象定位于“他者”和“异文化”。此后,尽管英国人类学家与殖民地的关系遭受“东方学”和反思人类学的诘难,但到海外调查研究“他者”的社会文化成人类学的“成年礼”,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类学工作者必修的“不二法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及政治经济学派提出了把“地方”或“本土”与“全球”关联起来思考的范式之后,更是几乎可以将当今世界的所有论题都纳入全球化的视角下讨论。
然而,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与本土化却选择了相反的路径。20世纪初期,古老的文明古国遭遇内忧外患,救亡图存成为知识分子及各个领域精英人物的首要责任和议题,走向世界理解“异文化”想必在彼时无异于无法解除燃眉之急的无用之学,由此,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由“异域”“他者”回到“祖国”回到“家乡”。之后,中国进入几乎与世界隔绝的“闭关锁国”状态和计划经济体制,全球化的视野被彻底遮蔽,市场经济被扔进资产阶级的“垃圾箱”而无人敢偷窃,人类学不得不转入国内少数民族调查研究,或许在当时学者的心中,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聊补“异文化”研究的“无米之炊”。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开始渐渐推开面向世界的窗扉,90年代初邓小平的“南行讲话”才让中国真正敞开大门,海外的商品、资金、设备、技术及市场经济和思想文化纷纷涌入,而中国人亦走出国门去闯荡世界。时至今日,全球化渗透到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欧洲的经济危机转瞬之间影响无数工厂的生存和工人的生计,国际橡胶期货价格的波动牵动着西南边陲少数民族村民的神经……;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铺满各国超市和商场的“中国制造”商品琳琅满目;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商人、劳工奔向世界各地以至于几乎“无处无中国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向中国,不仅大都市攒动着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群,出现了“非洲村”“韩国村”等聚居着外籍人士的社区,即使在偏僻小镇,人们对于金发碧眼的异族也习以为常。中国在拥抱世界,世界也在拥抱中国。然而,除了阅读与介绍国外特别是西方的人类学理论之外,中国的人类学似乎缺乏足够的拥抱世界的热情、信心和勇气。在国内研究中,多数民族志作品把所研究的社区或社会想象为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单元,罔顾其与政治经济体系甚至世界体系之间的密切关联而进行“画地为牢”的解释,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化关照的民族志寥若晨星;在国外研究上,与中国的全球化社会实践相比,人类学不仅没有做到学术应有的“超前性”,而且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近期才有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团队的“海外民族志”和云南大学民族学团队的“东南亚民族志”系列化成果面世,而且未能得到国内同行的应有支持和响应,反而招致“不是人类学的研究而是政治学研究”“跨境民族研究的延伸”“山外民族志”等无端指责,其隐喻无非是否定至少是轻视人类学的全球化关照。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互渗互动必定日益密切和不断深化,并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如果中国的人类学不滞后于全球化实践太多,那就需要树立全球意识、迈向全球化!
① 主持人简介:何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 昆明,6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