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张庄初级中学 滕官网
浅谈如何利用初中数学语言进行教学
江苏省盐城市张庄初级中学 滕官网
初中数学一定要结合数学语言开展教学,教师要把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渗透在平时的讲解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收这些知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探究
有人说数学课程的标志性符号是数字,其实不然,数学语言才是表达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但是教材中的数学符号和语言都是经过高度抽象的,所以,要想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教师要先注意以下三点内容:
初中数学语言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东西多而杂,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把数学知识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不管是学习什么语言,它都需要用最普通的语言进行翻译,例如语文中的古诗文以及英语,都要翻译成普通话,才能让学生接收这一种语言,数学语言也是如此,必须翻译成普通语言才能进行教学,而且运用普通的语言更能让学生主动接收新知识。首先,教师要对数学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清楚地阐述书中的概念、定义、术语以及符号的精准含义,并且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把书中的数学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能把数学课本中的内容转换成更加生动、普通、具体化的语言,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形成一个全局思想,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想到该用的知识点,才能把脑子里的知识运用起来。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把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数学思维,而且加深学生对这一个知识点的印象。
如在讲解“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就要注意相关概念和术语的阐述。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首先,教师要强调同类项的概念,教师说道:“同类项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所含字母要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要相同,才能称之为同类项。”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例如,合并下列式子的同类项:-3x+2y-5x-7y,主要是分三步进行运算,首先是运用加法交换律得到:(-3x)+(-5x)+(+2y)+(-7y),再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合并得到:(-8x)+(-5y),最终得到:-8x-5y。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强调了合并同类项和加法交换律,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个用法,并且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
数学符号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具有绝对的准确性,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中涉及的符号语言都是经过无数次演练和修改才得到的符号,它的准确性毋庸置疑;数学符号语言也具有通用性,学生在刚刚接触数学时,也就接触到了最基本的数学语言——数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是罗马数字,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都是用这种数字,通用性可见一斑;数学符号语言有高度的概括性,也就让其有了抽象性和间接性,两者相互补充,在抽象化的基础上又有间接性的形式化,让数学符号语言充满了魅力。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和习题演练还是在考试时,都会遇到数学符号语言,这些语言往往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掌握这些符号语言,从而在做题的过程中节约时间,并且能用最准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这些符号语言的写法,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而不要为了图省事,写出一些不规范的符号,从而让学生产生误会,导致对符号语言出现错误认知。
如在《全等三角形》中涉及很多表达关系和位置的图形语言。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可知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可能这句话比较抽象,结合书中的图示就能明白全等三角形是如何重合的,而重合的边和角又各自叫什么。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四个基本方法: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简称SSS);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条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应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把文字和符号表示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对应关系。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的图形语言,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就接触到了图形语言,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这种语言。学生学习新的图形语言到熟练掌握图形语言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进行细心的引导,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图形语言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衍生的语言,但是很多学生把其视为很困难的知识,那是因为学生没能理解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以及普通语言的对应关系,所以教师要把图形语言运用起来,加快使用图形语言的步伐,让学生能意识到图形语言的作用,它是用来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要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它的重要性,并且把应该注意的问题告诉学生,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如果单单只靠定义是不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节内容的,必须结合图形语言才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操作:在一张纸上滴上一滴墨水,沿着这张纸的中线进行对折,然后重新展开,就可以看到纸上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墨水形状,而且它们沿着中线对折,可以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的定义,而中线就是对称轴,墨水的每一个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学生通过这样的图形演示,就能掌握轴对称的定义了。
总之,初中数学一定要结合数学语言开展教学,教师要把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渗透在平时的讲解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收这些知识,利用数学语言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1]郑毓信.语言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4(03).
[2]侯维民.“数学精神”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4(03).
[3]武锡环,李祥兆.中学生数学归纳推理的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03).
[4]张顺燕.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4(01)
[5]郑毓信.“数感”“符号感”与其他——《课程标准》大家谈[J].数学教育学报,2002(03).